石林喀斯特石牙坡地土壤抗蝕性特征及評價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S157
【圖文】:
置為24°3&-24°58',海拔約為1700m至1950m。截至2014年底,石林縣國土面積逡逑1680.09km2,年末常住人口邋25.6萬,城鎮(zhèn)人口邋9.86萬,約占總?cè)丝诘模常福担玻ィl(xiāng)逡逑村人口邋15.74萬,約占總?cè)丝诘模叮保矗福,人口密度152人/km2邋(如圖2.1)。逡逑A長逡逑0ii54邋r邋rJ逡逑圖例邐11邋,km逡逑?縣級行政中心?邋鄉(xiāng)、?居民地O邋村級居民地逡逑= ̄=_鐵路邐邐公路邐★采樣地點逡逑圖2.1石林縣域概況圖逡逑Fig邋2.1邋Diagram邋of邋Stone邋Forest邋County逡逑8逡逑
現(xiàn)為:坡耕地C邋(86.44%)邋<石牙坡地B邋(90.12%)邋<石牙坡地A邋(93.37%)。整逡逑體來說,各大團聚體顆粒重量百分數(shù)隨粒級的減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再下降,逡逑而后上升的分布態(tài)勢(圖3.3)。逡逑從表3-4和圖3.3知,在干篩法條件下三類石牙出露各異的樣地土壤團聚體各逡逑粒徑含量以5-0.25mm所占比例最大,其中以5-2mm團聚體占比最大,達到逡逑24.17-39.66%,均值含量:坡耕地C邋(27.77%)〈石牙坡地B邋(30.19%)〈石牙坡地逡逑A邋(35.89%),其次是l-2mm團聚體占比為12.67-24.67%,均值含量:坡耕地C逡逑(17.57%)邋<石牙坡地B邋(18.19%)邋<石牙坡地A邋(20.26%)。說明在干篩條件下,逡逑各粒徑含量差異明顯,以大粒徑團聚體為主,大團聚體以l-5mm粒徑為主,團聚逡逑體含量占比大40.84-62.66%,平均值為50.28%,占到總團聚體含量的一半以上。逡逑有關(guān)研宄認為大團聚體l-5mm是較為理想的土壤結(jié)構(gòu)體
上述四個式子中,Y,,邋Y2,邋Y3,邋Y4為水穩(wěn)性指數(shù),;Xh邋X2,邋X3,邋X4分別為團逡逑聚狀況、團聚度、分散率、分散系數(shù)。逡逑從上式及圖3.5中可看出,土壤水穩(wěn)性指數(shù)與團聚狀況,團聚度及分散率擬合逡逑程度較好,而與分散系數(shù)擬合效果不佳。其中,土壤水穩(wěn)性指數(shù)隨團聚狀況和團逡逑聚度數(shù)值增大而增大,呈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說明團聚狀況越好且團聚度越高的土壤顆逡逑粒,其抗擊水流分散作用力及土粒崩解強度的能力就越強,反之則弱。然而,水逡逑穩(wěn)性指數(shù)隨分散率的增大呈遞減趨勢,負相關(guān)性顯著,說明土壤分散率越高,水逡逑30逡逑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LI Qiang;LIU Guobin;ZHANG Zheng;TUO Dengfeng;XU Mingxiang;;Effect of Root Architecture on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Erodibility of Topsoils during Concentrated Flow in Hilly Loess Plateau[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5年06期
2 沈芳宇;王永東;李生宇;徐新文;趙容懷;賈萌萌;;塔里木沙漠公路防護林土壤團聚體特征[J];干旱區(qū)研究;2015年05期
3 劉廣路;范少輝;蔡春菊;張昌順;官鳳英;;不同混交模式毛竹林下土壤抗侵蝕性研究[J];水土保持通報;2015年04期
4 談?wù)?萬福緒;張波;;盱眙火山巖丘陵區(qū)不同林地土壤抗蝕性評價[J];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02期
5 吳胡強;張雅坤;張金池;張水鋒;邵永昌;莊家堯;;上舍流域兩種林地土壤結(jié)構(gòu)與抗蝕性[J];水土保持通報;2015年01期
6 胡陽;鄧艷;蔣忠誠;馬祖陸;羅為群;朱鑫;;典型巖溶山區(qū)植被恢復(fù)對土壤團聚體分布及穩(wěn)定性的影響[J];水土保持通報;2015年01期
7 陳芳;王碩;吳新亮;蔡崇法;;不同侵蝕程度下地帶性土壤的結(jié)構(gòu)及滲透性能分析[J];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14年22期
8 李陽芳;宋維峰;和弦;和俊;彭永剛;趙子蛟;;元陽梯田區(qū)不同土地利用類型表層土壤抗蝕性研究[J];生態(tài)科學;2014年05期
9 王佩將;戴全厚;丁貴杰;程富東;;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復(fù)過程中的土壤抗蝕性變化[J];土壤學報;2014年04期
10 蔣麗偉;唐夫凱;崔明;方健梅;;典型巖溶區(qū)不同退耕模式土壤抗蝕性差異及其評價[J];林業(yè)資源管理;2014年03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史曉梅;紫色土丘陵區(qū)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土壤抗蝕性特征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2 逯海葉;地表土壤抗剪強度影響因素的研究[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3 夏艷華;黃土抗侵蝕能力與抗剪強度的關(guān)系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03年
本文編號:27659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xlw/2765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