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柔性夾持的青菜頭收獲機設計與試驗
發(fā)布時間:2023-08-25 18:58
為解決西南丘陵山地青菜頭機械化收獲問題,結合青菜頭生物特性和農(nóng)藝要求,設計了一種具有柔性夾持功能的小型青菜頭收獲機。闡述了整機結構與工作原理,并對樣機關鍵部件進行了結構設計和理論分析,柔性夾持裝置初始間隙為60 mm,最大允許通過青菜頭直徑為150 mm,分析得到夾持輸送帶速度為0.37 m/s、所需最大夾持力為38.04 N;對割臺架的仿地形能力和結構動力特性進行了分析,可得該結構允許地形起伏度為50 mm,在安裝割刀位置振幅最大,前5階固有頻率為115.63~783.60 Hz,遠大于發(fā)動機和地形產(chǎn)生的激勵頻率,因此不會發(fā)生共振現(xiàn)象。田間試驗結果表明,切割及夾持輸送機構運行平穩(wěn)、振動小、切割有力、夾持力度適中;切割成功率為89.5%,青菜頭損傷率為10.8%,實際工作效率為0.035 hm2/h,各項性能指標基本滿足設計和農(nóng)藝技術要求。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0引言
1整機結構與工作原理
1.1青菜頭農(nóng)藝模式及生物學特性
1.2整機結構
1.3工作原理
1.4整機主要技術參數(shù)
2關鍵部件設計
2.1柔性夾持裝置
2.1.1裝置組成及設計原理
2.1.2青菜頭運動及受力分析
2.2往復切割裝置
2.2.1青菜頭塊莖切割過程力學分析
2.2.2裝置組成及設計
2.3割臺架
2.3.1割臺架仿地形結構設計
2.3.2割臺架模態(tài)分析
3田間試驗與分析
3.1試驗材料與條件
3.2試驗方法
3.3結果分析
4結論
本文編號:3843133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0引言
1整機結構與工作原理
1.1青菜頭農(nóng)藝模式及生物學特性
1.2整機結構
1.3工作原理
1.4整機主要技術參數(shù)
2關鍵部件設計
2.1柔性夾持裝置
2.1.1裝置組成及設計原理
2.1.2青菜頭運動及受力分析
2.2往復切割裝置
2.2.1青菜頭塊莖切割過程力學分析
2.2.2裝置組成及設計
2.3割臺架
2.3.1割臺架仿地形結構設計
2.3.2割臺架模態(tài)分析
3田間試驗與分析
3.1試驗材料與條件
3.2試驗方法
3.3結果分析
4結論
本文編號:38431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gclw/384313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