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M-4型藜麥覆膜精量播種機設計與試驗
發(fā)布時間:2021-08-29 20:06
針對目前國內缺乏藜麥專用播種機械的現狀,設計了一種藜麥覆膜精量播種機。根據藜麥覆膜精量種植農藝要求采用滴灌管淺埋開溝技術,使用滑刀式開溝器在兩側種行間開出寬45 mm、深20mm的淺溝用于埋設滴灌管;采用隨動仿形覆膜裝置將地膜鋪設于整平裝置整平后的地表上;設計了翼勺式取種器,確定了種勺結構和側孔、容種腔的長度,以實現藜麥精量取種;采用滾筒式穴播器在地膜上打穴播種,采用覆土裝置將土壤輸送至種行進行覆蓋,完成播種過程。以白藜品種"隴藜1號"為試驗對象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試驗設計方法,試驗分析播種機的作業(yè)速度、側孔長度、充種高度對播種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當播種機作業(yè)速度為1.0 m/s、側孔長度為10 mm、充種高度140 mm時播種機性能指標最佳此時合格指數為85.4%,空穴指數為1.7%漏播指數為5.2%,重播指數為9.4%,播深合格指數為88.1%,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了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要求,滿足藜麥種植的覆膜精量播種要求。
【文章來源】:農業(yè)機械學報. 2020,51(1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9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機械化助推藜麥產業(yè)發(fā)展探討——以天祝藏族自治縣為例[J]. 朱雪慧. 南方農機. 2020(05)
[2]海拔和播期對藜麥主要品質性狀的影響[J]. 環(huán)秀菊,孔治有,張慧,楊俊華,王倩朝,張平,劉俊娜,李莉,劉永江,覃鵬. 西南農業(yè)學報. 2020(02)
[3]藜麥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J]. 吳亞軍. 種子科技. 2019(05)
[4]小粒種子電動播種機作業(yè)質量監(jiān)測系統(tǒng)設計與試驗[J]. 邱兆美,張巍朋,趙博,姬江濤,金鑫,賀智濤. 農業(yè)機械學報. 2019(04)
[5]藜麥覆膜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J]. 魏玉明,黃杰,劉文瑜,楊發(fā)榮. 中國種業(yè). 2018(01)
[6]小粒種子精量播種機研究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 杜佳偉,楊學軍,劉立晶,趙金輝,趙鄭斌. 農業(yè)工程. 2017(06)
[7]藜麥在中國的適應性種植及發(fā)展展望[J]. 李娜娜,丁漢鳳,郝俊杰,宮永超,蒲艷艷,裴艷婷,劉保民,田茜,郭秀秀. 中國農學通報. 2017(10)
[8]膜下滴灌水稻穴直播機研究[J]. 牛琪,王士國,陳學庚. 農業(yè)機械學報. 2016(S1)
[9]同步鋪膜鋪管旱作水稻播種機的設計與試驗[J]. 康建明,王士國,陳學庚,顏利民. 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6(02)
[10]藜麥特性及開發(fā)利用研究進展[J]. 王晨靜,趙習武,陸國權,毛前.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4(02)
本文編號:3371298
【文章來源】:農業(yè)機械學報. 2020,51(1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9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機械化助推藜麥產業(yè)發(fā)展探討——以天祝藏族自治縣為例[J]. 朱雪慧. 南方農機. 2020(05)
[2]海拔和播期對藜麥主要品質性狀的影響[J]. 環(huán)秀菊,孔治有,張慧,楊俊華,王倩朝,張平,劉俊娜,李莉,劉永江,覃鵬. 西南農業(yè)學報. 2020(02)
[3]藜麥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J]. 吳亞軍. 種子科技. 2019(05)
[4]小粒種子電動播種機作業(yè)質量監(jiān)測系統(tǒng)設計與試驗[J]. 邱兆美,張巍朋,趙博,姬江濤,金鑫,賀智濤. 農業(yè)機械學報. 2019(04)
[5]藜麥覆膜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J]. 魏玉明,黃杰,劉文瑜,楊發(fā)榮. 中國種業(yè). 2018(01)
[6]小粒種子精量播種機研究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 杜佳偉,楊學軍,劉立晶,趙金輝,趙鄭斌. 農業(yè)工程. 2017(06)
[7]藜麥在中國的適應性種植及發(fā)展展望[J]. 李娜娜,丁漢鳳,郝俊杰,宮永超,蒲艷艷,裴艷婷,劉保民,田茜,郭秀秀. 中國農學通報. 2017(10)
[8]膜下滴灌水稻穴直播機研究[J]. 牛琪,王士國,陳學庚. 農業(yè)機械學報. 2016(S1)
[9]同步鋪膜鋪管旱作水稻播種機的設計與試驗[J]. 康建明,王士國,陳學庚,顏利民. 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6(02)
[10]藜麥特性及開發(fā)利用研究進展[J]. 王晨靜,趙習武,陸國權,毛前.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4(02)
本文編號:33712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gclw/337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