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式和三角履帶式多功能集材機通過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0 06:35
機械化生產是林業(yè)現代化發(fā)展的重要標志,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解放勞動力、增加作業(yè)文明程度,F代林業(yè)生產以林場為基本單位,要求作業(yè)設備一機多用,以提高機械使用率。因此,有必要研制一款適應林業(yè)現代化發(fā)展的多功能集材機。在我國林區(qū),作業(yè)地點分散、坡度大、道路崎嶇、林內障礙物復雜,對集材設備的通過性有較高要求。對比分析輪式和三角履帶式多功能集材機的通過性可以為集材設備的改進升級提供參考,并為集材機的選型以及工人安全高效作業(yè)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①進行林區(qū)工況調研,計算并選取多功能集材機的主參數,提出優(yōu)化改進方案,并使用SolidWorks建立多功能集材機虛擬樣機模型。②分析輪式和三角履帶式多功能集材機在松軟土路和松軟雪地運行時,所產生的相關的土壤力學性能參數。通過樣機測量,獲得影響多功能集材機通過性的幾何參數,并分析其發(fā)生間隙失效時的極限條件。③首先,使用Matlab對多功能集材機爬坡性能進行理論分析;然后,利用Adams進行運動仿真,并獲得整機受力情況;最后,依據理論分析和運動仿真結果,利用樣機進行試驗。④首先,對多功能集材機越障過程進行力學分析,計算理論參考值;其次,在R...
【文章來源】:東北林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作業(yè)區(qū)調研??
??表2-8部分樹種新伐木材密度表??樹種名稱?密度kg.m-3?樹種名稱?密度kg'm_3 ̄??黃菠蘿?720?胡桃楸?H50 ̄??楊木?850?水曲柳?1200??紅松?880?樺木?1200??冷杉?910?榆木?1300??雪杉?1000?桉樹(3-5?年)?370-510??桉樹(6-8?年)?450-650?桉樹(12-15?年)?650-950??2.2.2額定牽引力??林區(qū)進行集材作業(yè)時受力分析如圖2-2所示。圖2-2中:a為坡度,根據工作坡度??的調查數據,。?=?30°;?%為坡對集材機的支持力;q為集材機重力;為原條重??力;&為集材機自身產生的摩擦力;巧,為原條所產生的摩擦力。??圖2-2集材機受力分析圖??集材機行駛所受的阻力為:??原條移動所產生的阻力為:??=?7^/^,土?G^sinarsl^gCl-^X/^.cosaftsina)?(2-6)??集材機的牽引力£需要克服所有阻力[44],因此,集材機牽引力為:??F,?=?=?(Gmin?+?cos???±?sin?〇:)?+?吵(1?-?cos?a?土?sin?a)?(2-7)??將相關參數代入公式(2-7),計算可得輪式和三角履帶式多功能集材機額定牽引??力分別為?42.37kN、49.94kN。??2.2.3額定功率與速度范圍??在機械設計計算中,實際功率等于牽引力與速度的乘積,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必然??要有功率損耗,集材機理論功率,為:??pry?、??P,= ̄^ ̄?(2-8)??3.6卩??為使集材機在林區(qū)復雜的工況下具有良好的通過性,
合理控制其裝載力矩[45]。根??據與裝載機械有關的國家標準和設計要求,額定裝載量為:??G-,KrGmm?(2-11)??公式(2-11)中:心為安全系數,取心=0.35。將安全系數與多功能集材機最小??工作質量帶入公式(2-11)中,計算可得輪式和三角履帶式多功能集材機額定裝載量分??別為:1155kg、1225kg。??根據GB/T?10175中定義的安裝鏟斗和料叉的輪式和履帶式裝載機額定工作載荷的??確定方法以及防傾翻驗證方法,計算多功能集材機滿載時的裝載高度,力矩分析如圖2-??3所示。??fk?n??Qio?nc0??^??一卜-?>??圖2-3力矩分析簡圖??為保證作業(yè)安全,取駕駛員視線最高點作為集材機固定臂高度,且現有裝載機械最??大舉升角度為40°,則舉升高度為:??H=k.GH.l2.tan0+?(2-12)??Gz??公式(2-12)中:A為穩(wěn)定系數,。?=?0.5;?為后橋負載;/2為有效力矩,輪式??。玻剑玻埃,三角履帶式取/2=2.6w;?/z。為固定臂高度,。?=?1.8w;?0為舉升角度,??取0?=?40°。將相關參數代入公式(2-12)中,計算可得輪式和三角履帶式多功能集材機??在額定裝載量下最大舉升高度分別為3.00m、3.36m。??2.3多功能集材機建模與樣機試制??2.3.1整機結構尺寸??多功能集材機由前置工作裝置、駕駛艙模塊、發(fā)動機箱模塊、集材裝置和行走系統(tǒng)??5個模塊組成。前置工作裝置由前置工作頭和工作懸架組成,其主要完成舉升、卸載、??清林等工作;駕駛艙主要由座椅和各操作系統(tǒng)組成,是車輛的控制中心;發(fā)動機箱主要??包括發(fā)動機和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三角履帶式集材機的設計與分析[J]. 張廣暉,王立海,許明賢,郝泉齡. 林產工業(yè). 2019(09)
[2]三角履帶輪式森林消防車設計與分析[J]. 張廣暉,許明賢,孟慶凱,王立海. 消防科學與技術. 2019(07)
[3]豐田4驅SUV汽車跨越臺階壕溝能力對比分析[J]. 劉文虎. 甘肅高師學報. 2019(02)
[4]一種三角履帶式果園動力底盤的設計與研究[J]. 王鋒,楊玲,謝守勇,馬楊,張健,段廷億. 農機化研究. 2019(05)
[5]基于履帶式底盤的改進型森林消防車通過性[J]. 孫術發(fā),任春龍,李濤,陳建偉,馬文良,儲江偉.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8(17)
[6]橡膠履帶輪靜態(tài)接地壓力測試與建模[J]. 趙子涵,穆希輝,郭浩亮,呂凱,杜峰坡.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8(03)
[7]三角履帶爬壁機器人越障動力學建模與仿真[J]. 王瑞,高榮慧,翟華. 機械設計與制造. 2017(S1)
[8]間伐材伐區(qū)用小型抓木機的設計與分析[J]. 楊春梅,趙洪元,宋文龍,朱曉亮,馬巖. 林業(yè)工程學報. 2017(03)
[9]三角履帶輪移動載荷對地面受力響應仿真研究[J]. 張金錚,王琪,金琦淳,張鵬. 計算機仿真. 2016(12)
[10]間伐伐區(qū)小型集材機的設計[J]. 戰(zhàn)麗,朱曉亮,馬巖,任長清,楊春梅,張寬. 林業(yè)工程學報. 2016(03)
博士論文
[1]多功能輪式集材機關鍵參數優(yōu)選與作業(yè)裝置設計及試驗研究[D]. 楊德嶺.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桉樹人工林的清林裝置設計與研究[D]. 許明賢.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9
[2]小型山地履帶底盤行駛性能仿真分析及試驗研究[D]. 張拓.重慶理工大學 2019
[3]山地履帶拖拉機坡地轉向動態(tài)穩(wěn)定性理論研究[D]. 潘冠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5
[4]集材機可更換三角形履帶主參數優(yōu)選及動力學仿真分析[D]. 侯捷建.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5
[5]履帶車輛差速轉向載荷比受軟土地面條件影響的實驗研究[D]. 王洪濤.東北農業(yè)大學 2014
[6]油茶果采摘機三角橡膠履帶輪底盤的設計與力學分析[D]. 蔡崗礎.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2014
[7]基于地面力學的履帶式機器人牽引特性研究[D]. 薛福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3
[8]履帶式林木聯合采育機越障底盤的研究與設計[D]. 余東威.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2
[9]東北人工林小型集材拖拉機絞盤機的設計與實驗研究[D]. 潘明旭.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2
[10]微型履帶山地拖拉機穩(wěn)定性能研究[D]. 張戰(zhàn)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221879
【文章來源】:東北林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作業(yè)區(qū)調研??
??表2-8部分樹種新伐木材密度表??樹種名稱?密度kg.m-3?樹種名稱?密度kg'm_3 ̄??黃菠蘿?720?胡桃楸?H50 ̄??楊木?850?水曲柳?1200??紅松?880?樺木?1200??冷杉?910?榆木?1300??雪杉?1000?桉樹(3-5?年)?370-510??桉樹(6-8?年)?450-650?桉樹(12-15?年)?650-950??2.2.2額定牽引力??林區(qū)進行集材作業(yè)時受力分析如圖2-2所示。圖2-2中:a為坡度,根據工作坡度??的調查數據,。?=?30°;?%為坡對集材機的支持力;q為集材機重力;為原條重??力;&為集材機自身產生的摩擦力;巧,為原條所產生的摩擦力。??圖2-2集材機受力分析圖??集材機行駛所受的阻力為:??原條移動所產生的阻力為:??=?7^/^,土?G^sinarsl^gCl-^X/^.cosaftsina)?(2-6)??集材機的牽引力£需要克服所有阻力[44],因此,集材機牽引力為:??F,?=?=?(Gmin?+?cos???±?sin?〇:)?+?吵(1?-?cos?a?土?sin?a)?(2-7)??將相關參數代入公式(2-7),計算可得輪式和三角履帶式多功能集材機額定牽引??力分別為?42.37kN、49.94kN。??2.2.3額定功率與速度范圍??在機械設計計算中,實際功率等于牽引力與速度的乘積,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必然??要有功率損耗,集材機理論功率,為:??pry?、??P,= ̄^ ̄?(2-8)??3.6卩??為使集材機在林區(qū)復雜的工況下具有良好的通過性,
合理控制其裝載力矩[45]。根??據與裝載機械有關的國家標準和設計要求,額定裝載量為:??G-,KrGmm?(2-11)??公式(2-11)中:心為安全系數,取心=0.35。將安全系數與多功能集材機最小??工作質量帶入公式(2-11)中,計算可得輪式和三角履帶式多功能集材機額定裝載量分??別為:1155kg、1225kg。??根據GB/T?10175中定義的安裝鏟斗和料叉的輪式和履帶式裝載機額定工作載荷的??確定方法以及防傾翻驗證方法,計算多功能集材機滿載時的裝載高度,力矩分析如圖2-??3所示。??fk?n??Qio?nc0??^??一卜-?>??圖2-3力矩分析簡圖??為保證作業(yè)安全,取駕駛員視線最高點作為集材機固定臂高度,且現有裝載機械最??大舉升角度為40°,則舉升高度為:??H=k.GH.l2.tan0+?(2-12)??Gz??公式(2-12)中:A為穩(wěn)定系數,。?=?0.5;?為后橋負載;/2為有效力矩,輪式??。玻剑玻埃,三角履帶式取/2=2.6w;?/z。為固定臂高度,。?=?1.8w;?0為舉升角度,??取0?=?40°。將相關參數代入公式(2-12)中,計算可得輪式和三角履帶式多功能集材機??在額定裝載量下最大舉升高度分別為3.00m、3.36m。??2.3多功能集材機建模與樣機試制??2.3.1整機結構尺寸??多功能集材機由前置工作裝置、駕駛艙模塊、發(fā)動機箱模塊、集材裝置和行走系統(tǒng)??5個模塊組成。前置工作裝置由前置工作頭和工作懸架組成,其主要完成舉升、卸載、??清林等工作;駕駛艙主要由座椅和各操作系統(tǒng)組成,是車輛的控制中心;發(fā)動機箱主要??包括發(fā)動機和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三角履帶式集材機的設計與分析[J]. 張廣暉,王立海,許明賢,郝泉齡. 林產工業(yè). 2019(09)
[2]三角履帶輪式森林消防車設計與分析[J]. 張廣暉,許明賢,孟慶凱,王立海. 消防科學與技術. 2019(07)
[3]豐田4驅SUV汽車跨越臺階壕溝能力對比分析[J]. 劉文虎. 甘肅高師學報. 2019(02)
[4]一種三角履帶式果園動力底盤的設計與研究[J]. 王鋒,楊玲,謝守勇,馬楊,張健,段廷億. 農機化研究. 2019(05)
[5]基于履帶式底盤的改進型森林消防車通過性[J]. 孫術發(fā),任春龍,李濤,陳建偉,馬文良,儲江偉.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8(17)
[6]橡膠履帶輪靜態(tài)接地壓力測試與建模[J]. 趙子涵,穆希輝,郭浩亮,呂凱,杜峰坡.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8(03)
[7]三角履帶爬壁機器人越障動力學建模與仿真[J]. 王瑞,高榮慧,翟華. 機械設計與制造. 2017(S1)
[8]間伐材伐區(qū)用小型抓木機的設計與分析[J]. 楊春梅,趙洪元,宋文龍,朱曉亮,馬巖. 林業(yè)工程學報. 2017(03)
[9]三角履帶輪移動載荷對地面受力響應仿真研究[J]. 張金錚,王琪,金琦淳,張鵬. 計算機仿真. 2016(12)
[10]間伐伐區(qū)小型集材機的設計[J]. 戰(zhàn)麗,朱曉亮,馬巖,任長清,楊春梅,張寬. 林業(yè)工程學報. 2016(03)
博士論文
[1]多功能輪式集材機關鍵參數優(yōu)選與作業(yè)裝置設計及試驗研究[D]. 楊德嶺.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桉樹人工林的清林裝置設計與研究[D]. 許明賢.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9
[2]小型山地履帶底盤行駛性能仿真分析及試驗研究[D]. 張拓.重慶理工大學 2019
[3]山地履帶拖拉機坡地轉向動態(tài)穩(wěn)定性理論研究[D]. 潘冠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5
[4]集材機可更換三角形履帶主參數優(yōu)選及動力學仿真分析[D]. 侯捷建.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5
[5]履帶車輛差速轉向載荷比受軟土地面條件影響的實驗研究[D]. 王洪濤.東北農業(yè)大學 2014
[6]油茶果采摘機三角橡膠履帶輪底盤的設計與力學分析[D]. 蔡崗礎.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2014
[7]基于地面力學的履帶式機器人牽引特性研究[D]. 薛福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3
[8]履帶式林木聯合采育機越障底盤的研究與設計[D]. 余東威.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2
[9]東北人工林小型集材拖拉機絞盤機的設計與實驗研究[D]. 潘明旭.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2
[10]微型履帶山地拖拉機穩(wěn)定性能研究[D]. 張戰(zhàn)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2218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gclw/322187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