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帶式香蕉田間運輸小車的研制
【學位單位】: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6
【中圖分類】:S229.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選題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綜述
1.3.1 國外研究現狀
1.3.2 國內研究現狀
1.4 研究內容與方案
1.4.1 研究內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重點問題解決
1.4.4 研究獨創(chuàng)及新穎之處
1.4.5 技術路線
第二章 香蕉小車的設計及有限元分析
2.1 香蕉小車整體方案設計
2.1.1 工作要求
2.1.2 行走機構確定
2.1.3 整體方案設計
2.2 主要部件的設計和有限元分析
2.2.1 香蕉懸掛系統的設計和分析
2.2.2 履帶行走系統的設計與分析
2.3 香蕉小車轉彎性能
2.3.1 最小轉彎半徑計算
2.3.2 最小轉彎半徑測試
2.4 香蕉小車穩(wěn)定性能
2.4.1 縱向穩(wěn)定性
2.4.2 橫向穩(wěn)定性
2.5 香蕉小車的設計參數
2.6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香蕉小車動力學仿真建模
3.1 Recur Dyn軟件概述
3.1.1 Recur Dyn簡介
3.1.2 Recur Dyn履帶模塊
3.2 香蕉小車動力學模型的建立
3.2.1 車架幾何模型
3.2.2 行走裝置動力學模型
3.2.3 地面動力學模型
3.3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香蕉小車通過性能仿真分析
4.1 平地路面行駛
4.1.1 不同路面平地直線行駛
4.1.2 不同速度平地直線行駛
4.2 轉彎行駛
4.3 爬坡行駛
4.4 越障性能分析
4.4.1 通過垂直障礙物分析
4.4.2 跨越溝壑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香蕉懸掛對小車穩(wěn)定性的影響研究
5.1 香蕉秸稈纖維的形態(tài)結構
5.2 香蕉秸稈力學分析試驗與數據分析
5.2.1 材料與方法
5.2.2 單因素試驗結果與分析
5.2.3 試驗結果與數據分析
5.3 香蕉小車穩(wěn)定性試驗與數據分析
5.3.1 傾角傳感器
5.3.2 材料與方法
5.3.3 單因素試驗結果與分析
5.3.4 正交分析試驗與回歸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錄 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附件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飛,李昱,羅濤;香蕉施用白磷肥效應初探[J];福建果樹;2002年04期
2 古晉;引種香蕉品種及其主要性狀[J];世界熱帶農業(yè)信息;2004年02期
3 劉偉文;曾祥有;張明周;梁展瑩;;特優(yōu)香蕉品種——高腳遁地蕾[J];中國熱帶農業(yè);2006年06期
4 ;農業(yè)部主推的香蕉品種[J];中國熱帶農業(yè);2006年06期
5 葉平生;潘萱;;番禺育出香蕉抗病新品種[J];世界熱帶農業(yè)信息;2007年02期
6 范南虹;;香蕉品種老化問題將有望解決[J];世界熱帶農業(yè)信息;2007年06期
7 蒙春玲;;靈山香蕉高產優(yōu)質栽培技術[J];廣西熱帶農業(yè);2009年01期
8 李國良;姚麗賢;楊苞梅;何兆桓;周昌敏;涂仕華;;香蕉適宜留果梳數試驗研究[J];中國農業(yè)科技導報;2011年02期
9 鄭淑娟;;澳大利亞與印度共同發(fā)展鐵質香蕉品種[J];世界熱帶農業(yè)信息;2012年03期
10 鄭文法;;香蕉N、P、K養(yǎng)分需求規(guī)律初探[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2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寶深;滴灌蕉園養(yǎng)分綜合管理技術研究與應用[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劉德兵;低溫脅迫對香蕉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及冷誘導相關基因的分離[D];華南熱帶農業(yè)大學;2007年
3 匡云波;香蕉葉片糖代謝若干關鍵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低溫脅迫下的表達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2年
4 王春芳;青貯香蕉莖葉營養(yǎng)價值評定及對肉牛品質的影響[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5年
5 徐立;香蕉果皮帶毛和早花突變體的篩選、鑒定及突變機理初步研究[D];華南熱帶農業(yè)大學;2006年
6 張俊芳;香蕉果皮帶毛突變相關基因的分離和功能研究[D];海南大學;2013年
7 劉艷萍;香蕉國際貿易中4種特殊殺菌劑的殘留及風險評估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4年
8 侯俊才;QCM氣敏傳感器研發(fā)與香蕉成熟度檢測方法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年
9 張妙霞;野生香蕉(Musa spp., AB group)抗寒相關基因的克隆與表達分析[D];福建農林大學;2010年
10 劉凱;擬南芥CBF1基因轉化香蕉及其抗寒性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潔;干旱脅迫下香蕉的生理生化分析及相關蛋白表達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2 顏園園;香蕉幼果SSH文庫構建及ESTs生物信息學分析[D];海南大學;2013年
3 王安邦;香蕉抗寒種質創(chuàng)新、篩選及鑒定[D];海南大學;2013年
4 何娟;外源ALA對干旱脅迫下香蕉幼苗生理生化調節(jié)效應的研究[D];海南大學;2013年
5 陳鵬;氮肥形態(tài)對香蕉生長及其土壤中硝化細菌的影響[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4年
6 吳學尚;立式香蕉秸稈粉碎還田機的研制[D];海南大學;2014年
7 鄭侃;一次喂入反向式香蕉莖稈纖維提取機關鍵部件研究[D];海南大學;2014年
8 朱森林;香蕉拮抗內生細菌BEB33的分離、鑒定及其促生和生防特性分析[D];海南大學;2014年
9 吳斌;華蕉(Cavendish,AAA)類香蕉品種間的分子標記研究[D];海南大學;2015年
10 周雙云;2種不同基因組類型香蕉耐鹽生理響應及其鹽脅迫下Ca~(2+)的動態(tài)調節(jié)[D];海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8578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gclw/2857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