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軌道式多行作業(yè)噴霧機設計與試驗研究
【學位單位】:江蘇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S491
【部分圖文】:
江 蘇 大 學 碩 士 學 位 論 文第一章 緒論大棚吊蔓類作物的栽培方式,作物(番茄、圣女果等)需要搭溫室中作物的種植采取密植方式[1-2],即在原栽培的行之間加行數、減少空置面積,來增加作物的經濟收入。 所示,吊蔓類溫室搭蔓采取距離溫室地面 2m 處搭建鋼絲網,度為 1m 的網格,并且由吊絲從溫室頂棚吊接鋼絲網。在幼苗一根尼龍繩,尼龍繩下端系在幼苗的根部,將作物的主蔓搭在繞。
械植保代替人工打藥,提高植保效率,降低作業(yè)強度。1.2 國內外溫室植保機械現狀2005 年 Philip J. Sammons 等[7]設計了一種在連棟溫室里使用的自動噴藥機器人如圖1.2,對番茄作物進行施藥,該裝置以熱水鐵管作為雙軌道,鋪設于每兩行作物之間。自動噴藥機器人行走機構由兩組行走輪共 4 個組成,兩組輪子的直徑分別為 100mm 和 50mm,小行走輪用于機器人軌道上行走,大行走輪用于輔助人工進行換行作業(yè)。車載豎直噴桿對機器人兩旁作物進行噴藥,噴桿高度為 2m。大小行走輪配合為小車的運動起到導向作用,鋼絲網尼龍繩
軌情況的發(fā)生。a.噴霧車現場圖 b.輪軌結合方式圖 1.2 自動噴霧機器人Fig.1.2 Automatic spray robot14 年 Alireza Rafiq 等[8]設計了一種溫室自動噴霧機,如圖 1.3 所示,對番茄作,其行走軌道(硬質塑料管)鋪設于每兩行番茄作物之間,兩組尼龍輪行走于一組驅動,一組從動。作者對自動噴霧機噴霧效果和自動控制行走精度進行試果表明行走控制精度達 98%,噴藥面積達 9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苑進;趙新學;李明;閆曉海;劉雪美;;高地隙噴桿式與隧道式一體噴霧機的設計與試驗[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5年S2期
2 呂夢璐;王春耀;羅建清;蔡菲;張敏敏;;基于高速攝像技術落果運動規(guī)律的研究[J];農機化研究;2015年09期
3 周良富;傅錫敏;丁為民;丁素明;陳健;陳政君;;組合圓盤式果園風送噴霧機設計與試驗[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5年10期
4 陳晨;薛新宇;顧偉;崔龍飛;秦維彩;周良富;;噴霧機噴桿結構形狀及截面尺寸優(yōu)化與試驗[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5年09期
5 邱白晶;馬靖;鄧斌;歐鳴雄;董曉婭;;在線混藥噴霧系統(tǒng)混藥性能試驗[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4年17期
6 邱白晶;何耀杰;盛云輝;尹振華;鄧武清;;噴霧機噴桿有限元模態(tài)分析與結構優(yōu)化[J];農業(yè)機械學報;2014年08期
7 王波;張東興;楊麗;王糧局;;高構架玉米噴霧機門式噴霧系統(tǒng)[J];農業(yè)機械學報;2014年06期
8 端景波;張曉輝;范國強;劉剛;周桂鵬;初曉慶;陳希;;棉花脫葉劑噴施機械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棉花;2013年08期
9 王新忠;韓旭;毛罕平;;基于吊蔓繩的溫室番茄主莖稈視覺識別(英文)[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2年21期
10 宋堅利;何雄奎;張京;劉亞佳;曾愛軍;;“Π”型循環(huán)噴霧機設計[J];農業(yè)機械學報;201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魯植雄;U.D.Perdok;W.B.Hoogmoed;;農業(yè)土壤表面不平度和測量與分析[A];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郝雪楓;頂噴與側噴組合噴霧系統(tǒng)的吊桿碰撞與沉積試驗研究[D];江蘇大學;2017年
2 徐竹鳳;農田地面不平度測量分析與應用[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8307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gclw/2830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