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哈尼梯田典型流域的廊道結構與水源穩(wěn)定性

發(fā)布時間:2020-06-18 16:13
【摘要】:保持梯田水源的穩(wěn)定供給是世界文化遺產-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持續(xù)存在的關鍵。本文以全福莊河小流域內的廊道體系即河渠廊道和田埂廊道為研究對象,在快鳥影像和實地調查的基礎上獲取小流域河流-溝渠-田埂的空間分布和基礎數據,選擇坡度與離河渠距離遠近這兩個阻力因素,應用ArcGis中的最小費用距離模型對流域河渠連接性對梯田水源的穩(wěn)定性進行分析,以及應用SPSS中的相關分析定量分析了田埂和梯田結構特征對田埂濕度的影響。主要結論如下: (1)流域廊道景觀以河流、溝渠和田埂為主。其中河流貫穿整個流域,溝渠主要分布在梯田區(qū),田埂伴隨梯田而分布。 (2)結合田埂與梯田特征調查資料,以田埂濕度作為田埂對田水的滯留作用的評價標準,對田埂的功能進行評價,并分析了影響田埂濕度的主要因子。結果表明:1)流域居民每年都要對田埂進行三次維護,包括鏟埂和修整;2)田埂具有保持水土、蓄水和為某些物種提供生境或棲息地的功能;3)影響田埂濕度的主要因子有水深、耕作層厚度和植被覆蓋度。 (3)全福莊河小流域廊道體系的空間網絡特征分析表明:1)河流的平均寬度和深度分別為0.6m、0.87m,溝渠的分別為為0.5m、0.35m,河流和溝渠的曲度均值分別為1.27、1.26,二者比較相近。田埂的平均寬度為0.4m,埂高均值為1.4m,這些廊道都具有自身的結構特點;2)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流域部分溝渠和田埂已被不同程度的硬化;3)河-渠復合廊道的線點率、連接度、環(huán)度和密度分別為1.081、0.362、0.042、6.43km/km2,河流的分別為0.948、0.320、無、3.71km/km2,溝渠的分別為0.897、0.302、無、2.72km/km2,田埂的分別為1.464、0.488、0.232、45.03km/km2,河-渠廊道的各項網絡特征值都高于河流與溝渠本身。 (4)運用最小費用距離模型對全福莊河小流域河渠連接性的梯田景觀水源穩(wěn)定性的研究,結果表明:1)在流域梯田區(qū),分別以溝渠、河流、河渠為源對梯田進行灌溉的最小累積阻力的最大值分別為6368、4782、3178,分別隨溝渠、河流、河渠線點率、連接度、環(huán)度和密度值的增加而減小,網絡結構復雜程度的增加減小了梯田灌溉阻力,增加了梯田水源的穩(wěn)定性;2)單獨以河流和溝渠為源對梯田進行灌溉的阻力也較河流-溝渠廊道網絡系統(tǒng)高。以河渠廊道網絡系統(tǒng)為源時梯田總面積的66.36%都為穩(wěn)定區(qū),而以單獨的河流和溝渠為源時梯田總面積的26.7%、55.7%為穩(wěn)定區(qū);3)在考慮自灌和多源灌溉梯田的情況下,大魚塘樣區(qū)的水源弱穩(wěn)定區(qū)面積從以河渠為源的14.1降低到10.6%,小寨樣區(qū)則從7.5%降低到7.1%,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梯田景觀的水源穩(wěn)定性。 本文的研究可為區(qū)域內河流、溝渠和田埂廊道的優(yōu)化配置,并為未來梯田景觀的持續(xù)穩(wěn)定提供決策支持和參考。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S284
【圖文】:

元陽縣,新寨,紅河州,大寨


第 二 章 研究區(qū)與研究方法1 研究區(qū)然概況理位置莊河小流域地處云南省的南部,地理位置為 103°43′20"~0"~23°07′20"N,位于紅河州南西部元陽縣的中部(見圖 22,距元陽縣城南沙 28km,縣城南沙距昆明 334km。行政所管轄,其中,全福莊包括大寨、中寨、小寨和上寨 4 個管轄;大魚塘、新寨屬新街鎮(zhèn)管轄。流域內有一條由建道干線,交通較為方便。

坡度圖,莊河,流域,坡度


域坡度較小,在 10°-20°之間。(a) (b)圖2.2 全福莊河流域的高程(a)、坡度(b)圖Figure 2.2 Elevation Map (a), Slope Map (b) of Quanfuzhuang River basin表2.1 全福莊河小流域坡度統(tǒng)計表Tab.2.1 Slope statistics of QuanFu Zhuang River basin坡度分級/° 面積/km2所占比例/%0-5 1.53 10.905-8 0.52 3.738-15 2.82 20.2115-25 5.06 36.30>25 4.01 28.77合計 13.94 1001.1.3 地質構造全福莊河流域內有第四系殘破積層和元古界哀牢山群阿龍組下段出露地層。其中第四系殘破積層的巖性以褐色、灰褐色、棕褐色黏性土、粉土為主,夾少量碎石。大部分分布于梯田區(qū),流域上游地勢由陡坡變緩坡的地段也有發(fā)育,厚度在 2-5 米;阿龍組下段巖性為黑云斜長片麻巖、石榴(硅線)黑云斜長片麻巖與斜長角閃巖,黑云角閃斜長片麻巖互層夾透輝斜長變粒巖、透輝巖與黃鐵、黃銅礦化石墨黑云斜長變質巖、石墨片巖,厚度 2166m,零星分布在流域上游、沖溝中出露。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張桂紅;;基于廊道的結構特征論河流生態(tài)廊道設計[J];生態(tài)經濟;2011年08期

2 吳昌廣;周志翔;王鵬程;肖文發(fā);滕明君;;景觀連接度的概念、度量及其應用[J];生態(tài)學報;2010年07期

3 徐福榮;湯翠鳳;余騰瓊;戴陸園;張紅生;;中國云南元陽哈尼梯田種植的稻作品種多樣性[J];生態(tài)學報;2010年12期

4 陳利頂;傅伯杰;;景觀連接度的生態(tài)學意義及其應用[J];生態(tài)學雜志;1996年04期

5 楊林章,周小平,王建國,王德建,施衛(wèi)明,史龍新;用于農田非點源污染控制的生態(tài)攔截型溝渠系統(tǒng)及其效果[J];生態(tài)學雜志;2005年11期

6 李正玲;陳明勇;吳兆錄;;生物保護廊道研究進展[J];生態(tài)學雜志;2009年03期

7 文波龍;任國;張乃明;;云南元陽哈尼梯田土壤養(yǎng)分垂直變異特征研究[J];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8 角媛梅,陳國棟,肖篤寧;亞熱帶山地梯田農業(yè)景觀穩(wěn)定性探析——以元陽哈尼梯田農業(yè)景觀為例[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2期

9 閔慶文;張丹;何露;孫業(yè)紅;;中國農業(yè)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實踐的主要進展[J];資源科學;2011年06期



本文編號:271951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gclw/271951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8be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