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缽苗機插密度對不同類型水稻產量及其生態(tài)生理特征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06-12 17:30
【摘要】:試驗于2011-2013年在揚州大學試驗農場和安徽省鳳臺縣水稻原種場進行。在南方稻區(qū)大面積應用的常規(guī)粳稻、雜交粳稻、雜交秈稻中各選兩個代表性品種為材料,即常規(guī)粳稻南粳44、武運粳24,雜交粳稻甬優(yōu)8號、常優(yōu)5號,雜交秈稻兩優(yōu)培九、Ⅲ優(yōu)084,根據缽苗機插不同穴距設置高、中、低三種密度處理,并以常規(guī)塑盤毯狀育苗機插為對照,比較研究缽苗機插密度對不同類型水稻產量及其結構、干物質生產、光合特性、株型和田間微氣象的影響,以明確其最適栽插規(guī)格及增產機理,為缽苗機插水稻超高產栽培及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主要結果如下: 1.機插密度對水稻產量及其結構的影響因品種類型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常規(guī)粳稻各栽插密度處理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產量均以高密度最高,分別比中密度和低密度增產2.7%和11.5%。雜交粳稻以中密度產量最高,隨機插密度的降低,平均分別較對照高出11.6%、13.7%和1.9%。雜交秈稻也以中密度最高,平均較對照增產16.4%,高密度與低密度產量差異未達顯著水平,但均極顯著高于對照。有效穗數受機插缽苗密度的影響較大,同一品種穗數均隨密度的減小而減少,處理間差異極顯著,每穗粒數呈相反趨勢。機插方式和密度處理對結實率和千粒重影響較小,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2.隨著移栽基本苗的降低,各品種全生育期莖蘗數均呈現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的趨勢。齊穗后劍葉葉綠素含量、光合特征參數、莖鞘物質轉運均隨密度降低而升高,葉綠素含量衰減率表現出相反趨勢。常規(guī)粳稻抽穗后干物質積累量、群體生長率和光合勢隨栽插密度的增加極顯著增加,雜交秈稻、雜交粳稻中密度在中后期群體生長率大,干物質積累顯著極顯著高于其他處理。 3.不同類型水稻劍葉與倒2葉葉枕距、倒3葉與倒4葉葉枕距、有效葉面積率、高效葉面積率、劍葉夾角、倒2葉長、倒3葉長及葉夾角、穗長及穗下兩個節(jié)間長均隨著栽插密度的增加(穴距擴大)而呈增大趨勢,有效葉面積、高效葉面積呈相反規(guī)律。缽苗機插水稻較常規(guī)毯狀機插苗株型整齊,劍葉與倒二葉葉枕距增加4.28%,劍葉夾角減小11.87%,穗下節(jié)間拉長,穗型顯著增加5.29%。群體中下部平均溫度均以雜交秈稻最高,雜交粳稻次之,常規(guī)粳稻最低。中部相對濕度呈相反趨勢,基部以雜交粳稻最大。半消光深度、冠層照光度雜交粳稻較常規(guī)粳稻略低,高于雜交秈稻。同一品種不同處理間群體內部溫濕度呈現出隨栽插密度的降低而降低的趨勢,高低密度間差異顯著,缽苗機插均顯著低于CK。冠層照光度、半消光深度兩類粳稻品種以中低密度較大,雜交秈稻隨栽插密度降低顯著降低。
【學位授予單位】:揚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S233.7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文革;孔令娟;楊惠成;李澤福;陳周前;劉春盛;方興龍;;雙季北緣地區(qū)水稻補償超高產栽培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06年11期

2 黃冬福;;種植密度影響水稻農藝性狀的研究進展[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2年01期

3 陸陽平;張選懷;;水稻超高產栽培密度與肥料試驗總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17期

4 張錦萍;鐘平;陳川;徐善狀;孫春梅;張香圃;孫業(yè)明;;雜交稻機插秧現狀及關鍵技術研究進展[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1年03期

5 吳文革;楊聯松;趙決建;胡根生;方文杰;白一松;張四海;張玉海;;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對雜交中秈稻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6 張洪程;李杰;戴其根;霍中洋;許軻;魏海燕;錢銀飛;黃大山;夏炎;;機插稻“標秧、精插、穩(wěn)發(fā)、早擱、優(yōu)中、強后”高產栽培精確定量關鍵技術[J];中國稻米;2010年05期

7 王會民;歐陽由男;劉法謀;朱練峰;禹盛苗;金千瑜;;株型對水稻光能利用效率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稻米;2010年05期

8 林洪鑫;袁展汽;肖運萍;;水稻上部三葉形態(tài)及其與產量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國稻米;2012年02期

9 黃重亮;鄒香元;;水稻機插生產與栽培技術特點研究[J];現代農業(yè)裝備;2011年Z1期

10 蘇祖芳;霍中洋;;水稻合理密植研究進展[J];耕作與栽培;2006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玉燭;覆膜旱植對超級雜交稻冠層生理生態(tài)特性及產量的影響[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1年

2 魏海燕;水稻氮素利用的基因型差異與生理機理研究[D];揚州大學;2008年

3 錢銀飛;不同穗型水稻品種機插規(guī)格的綜合研究[D];揚州大學;2009年

4 李剛華;特高產水稻產量形成機理及定量栽培技術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270987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gclw/270987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15c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