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西黃土區(qū)油松林分結構與水土保持功能的多因子復合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4-03-13 05:53
[目的]量化研究晉西黃土區(qū)的油松人工林林分結構與水土保持功能,揭示二者的多因子復合關系,為黃土高原植被建設提供借鑒。[方法]選取蔡家川流域16塊20 m×20 m林齡為28年的油松人工林標準樣地,并劃分成64塊10 m×10 m樣方,利用結構方程的方法構建地形-林分結構-水土保持功能的關系模型。其中將地形因子、水平結構、垂直結構、涵養(yǎng)水源和保育土壤、攔沙減沙作為潛變量,調查實驗獲取的各項指標作為觀測變量。[結果]油松林的水平結構是對涵養(yǎng)水源和保育土壤、攔沙減沙兩類水土保持功能影響最為顯著的潛變量,其路徑系數(shù)分別為-0.93和0.79。而在其對應的觀測變量中,林分密度和林木競爭指數(shù)是主導水平結構的因子,其路徑系數(shù)分別為0.98和0.97,總影響系數(shù)分別為-0.987和-0.956,且較易調控。受結構因素影響較大的敏感功能因子為產流量、產沙量和林冠截留率,其路徑系數(shù)分別為0.97、0.91和0.69,總影響系數(shù)分別為0.986、0.961和0.731。地形因子通過影響林分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水土保持功能。[結論]提出黃土高原地區(qū)適宜的油松林分密度范圍為1 100~1 400株·hm-2,...
【文章頁數(shù)】:9 頁
本文編號:3927291
【文章頁數(shù)】:9 頁
本文編號:39272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lylw/39272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