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楸幼苗對土壤水分的適應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2-18 16:56
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是中國特有的珍貴用材樹種,屬于東北三大硬闊樹種之一。不僅可用于城市綠化,還作為東北地區(qū)重要的堅果樹種深受人們的喜愛,有著極高的栽培和開發(fā)價值。該樹種喜濕潤、肥沃腐殖質(zhì)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和華北地區(qū)。在全球溫室效應的影響下,東北和華北地區(qū)的年降雨量較少且分配不均,水分成為影響核桃楸生長的重要因子。本論文通過研究2個不同種源的核桃楸幼苗在不同土壤水分條件下的生長和生理響應,并通過噴施外源激素來探究提高核桃楸幼苗的抗旱性的適宜濃度,旨在系統(tǒng)研究其苗期對水分的需求和提高抗旱性的有效措施,為核桃楸幼苗的苗期水分的科學管理和節(jié)水栽培提供理論依據(jù)。論文基于不同種源的核桃楸幼苗在不同土壤含水量下的生長和生理響應,以及通過噴施不同濃度的脫落酸對核桃楸幼苗的生理影響,從而篩選最適宜濃度的脫落酸處理以提高核桃楸幼苗的抗旱性等。不同種源核桃楸幼苗控水試驗的土壤含水量分別為田間持水量的80~85%(T1)、70~75%(T2)、60~65%(T3)、40~45%(T4);外源脫落酸試驗中,ABA的濃度分別為0(CK)、2.5(A)、5(B)、7.5(C)、1...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核桃楸及其生理生態(tài)研究進展
1.1.1 核桃楸生長習性及地理分布
1.1.2 核桃楸利用價值研究現(xiàn)狀
1.1.3 核桃楸生理生態(tài)研究進展
1.2 水分虧缺與植物生長發(fā)育及生理生化關系研究進展
1.2.1 水分虧缺對植物形態(tài)的影響
1.2.2 水分虧缺對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
1.3 脫落酸對植物在水分虧缺下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2 研究目的、意義與技術路線
2.1 研究目的與意義
2.2 技術路線
3 材料與方法
3.1 試驗材料
3.2 試驗設計與處理
3.2.1 核桃楸幼苗控水試驗
3.2.2 外源脫落酸對核桃楸幼苗的影響試驗
3.3 指標測定
3.4 數(shù)據(jù)分析
3.4.1 不同種源核桃楸抗旱性的分析比較
3.4.2 方差分析與顯著性檢驗
4 結果與分析
4.1 土壤水分對核桃楸幼苗生長的影響
4.2 土壤水分對核桃楸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
4.2.1 相對電導率的變化
4.2.2 葉綠素含量的變化
4.2.3 丙二醛(MDA)含量的變化
4.2.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變化
4.2.5 過氧化氫酶(CAT)活性的變化
4.2.6 過氧化物酶(POD)活性的變化
4.2.7 可溶性糖(Ss)含量的變化
4.2.8 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變化
4.2.9 核桃楸幼苗種內(nèi)抗旱性的比較
4.3 噴施脫落酸對核桃楸幼苗適應水分虧缺的生理影響
4.3.1 對相對電導率的影響
4.3.2 對丙二醛(MDA)含量的影響
4.3.3 對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4.3.4 對可溶性糖(Ss)含量的影響
4.3.5 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響
4.3.6 對過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響
4.3.7 對過氧化氫酶(CAT)活性的影響
4.3.8 噴施脫落酸后核桃楸幼苗對土壤水分減少的生理響應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4.3.9 不同土壤水分下對核桃楸幼苗噴施脫落酸后各生理指標響應度分析
5 討論
5.1 核桃楸幼苗對土壤水分的適應性
5.1.1 土壤水分狀況對核桃楸幼苗生長的影響
5.1.2 土壤水分狀況對核桃楸幼苗葉綠素的影響
5.1.3 土壤水分狀況對核桃楸幼苗細胞質(zhì)膜系統(tǒng)的影響
5.1.4 土壤水分狀況對核桃楸幼苗保護酶系統(tǒng)的影響
5.1.5 土壤水分狀況對核桃楸幼苗的滲透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的影響
5.2 噴施脫落酸對核桃楸幼苗抗旱性的影響
5.2.1 對核桃楸幼苗質(zhì)膜系統(tǒng)的影響
5.2.2 對核桃楸幼苗保護酶系統(tǒng)的影響
5.2.3 對核桃楸幼苗葉綠素的影響
5.2.4 對核桃楸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
6 結論
6.1 核桃楸幼苗對土壤水分的適應性研究
6.2 噴施脫落酸對核桃楸幼苗抗旱性的影響
參考文獻
附錄 縮略詞表
個人簡介
導師簡介
獲得成果目錄
致謝
本文編號:3902224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核桃楸及其生理生態(tài)研究進展
1.1.1 核桃楸生長習性及地理分布
1.1.2 核桃楸利用價值研究現(xiàn)狀
1.1.3 核桃楸生理生態(tài)研究進展
1.2 水分虧缺與植物生長發(fā)育及生理生化關系研究進展
1.2.1 水分虧缺對植物形態(tài)的影響
1.2.2 水分虧缺對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
1.3 脫落酸對植物在水分虧缺下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2 研究目的、意義與技術路線
2.1 研究目的與意義
2.2 技術路線
3 材料與方法
3.1 試驗材料
3.2 試驗設計與處理
3.2.1 核桃楸幼苗控水試驗
3.2.2 外源脫落酸對核桃楸幼苗的影響試驗
3.3 指標測定
3.4 數(shù)據(jù)分析
3.4.1 不同種源核桃楸抗旱性的分析比較
3.4.2 方差分析與顯著性檢驗
4 結果與分析
4.1 土壤水分對核桃楸幼苗生長的影響
4.2 土壤水分對核桃楸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
4.2.1 相對電導率的變化
4.2.2 葉綠素含量的變化
4.2.3 丙二醛(MDA)含量的變化
4.2.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變化
4.2.5 過氧化氫酶(CAT)活性的變化
4.2.6 過氧化物酶(POD)活性的變化
4.2.7 可溶性糖(Ss)含量的變化
4.2.8 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變化
4.2.9 核桃楸幼苗種內(nèi)抗旱性的比較
4.3 噴施脫落酸對核桃楸幼苗適應水分虧缺的生理影響
4.3.1 對相對電導率的影響
4.3.2 對丙二醛(MDA)含量的影響
4.3.3 對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4.3.4 對可溶性糖(Ss)含量的影響
4.3.5 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響
4.3.6 對過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響
4.3.7 對過氧化氫酶(CAT)活性的影響
4.3.8 噴施脫落酸后核桃楸幼苗對土壤水分減少的生理響應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4.3.9 不同土壤水分下對核桃楸幼苗噴施脫落酸后各生理指標響應度分析
5 討論
5.1 核桃楸幼苗對土壤水分的適應性
5.1.1 土壤水分狀況對核桃楸幼苗生長的影響
5.1.2 土壤水分狀況對核桃楸幼苗葉綠素的影響
5.1.3 土壤水分狀況對核桃楸幼苗細胞質(zhì)膜系統(tǒng)的影響
5.1.4 土壤水分狀況對核桃楸幼苗保護酶系統(tǒng)的影響
5.1.5 土壤水分狀況對核桃楸幼苗的滲透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的影響
5.2 噴施脫落酸對核桃楸幼苗抗旱性的影響
5.2.1 對核桃楸幼苗質(zhì)膜系統(tǒng)的影響
5.2.2 對核桃楸幼苗保護酶系統(tǒng)的影響
5.2.3 對核桃楸幼苗葉綠素的影響
5.2.4 對核桃楸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
6 結論
6.1 核桃楸幼苗對土壤水分的適應性研究
6.2 噴施脫落酸對核桃楸幼苗抗旱性的影響
參考文獻
附錄 縮略詞表
個人簡介
導師簡介
獲得成果目錄
致謝
本文編號:39022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lylw/39022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