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湖國家森林公園公益林健康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3-05-12 22:24
森林是實現(xiàn)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自然資源,健康的森林資源更是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紐帶。在當今全球自然資源趨于枯竭的大背景下,生態(tài)公益林作為林業(yè)發(fā)展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公益效能的顯現(xiàn)以及發(fā)揮備受關注。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態(tài)公益林健康評價指標體系,是對國內森林狀況評測和森林資源管理規(guī)范制定的關鍵。研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各組成部分與森林健康的耦合性,能夠為進一步對森林指標篩選和森林經營方案的確立提供相關的理論依據(jù),對維系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和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公益林效能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以青羊湖國家森林公園公益林為研究對象,以林學和森林經理學等學科理論為指導,結合區(qū)域森林資源的結構特點及存在問題,從影響森林健康的4個方面系統(tǒng)活力、群落組成、土壤特性和抵抗外力29個初選指標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篩選出16個指標構建青羊湖國家森林公園公益林健康評價體系,力求科學全面的反映林分的健康狀況,并提出有針對性的經營措施。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初步選定的青羊湖國家森林公園公益林評價指標體系的29項指標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系統(tǒng)活力層中,坡位與群落層次結...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森林健康研究進展
1.2.1 森林健康概述
1.2.2 森林健康監(jiān)測的國內外研究進展
1.2.3 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評價研究
1.3 我國森林健康研究存在的問題
1.4 研究內容
2 研究區(qū)概況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區(qū)概況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氣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土壤條件
2.1.6 生物資源
2.1.7 森林資源
2.1.8 社會經濟狀況
2.2 研究方法
2.2.1 資料收集
2.2.2 樣地設置
2.2.3 數(shù)據(jù)處理
2.2.4 技術路線
3 公益林健康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3.1 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3.2 公益林健康評價體系的構建
3.2.1 評價指標的選擇
3.3 健康評價指標篩選
3.4 指標的描述分析
3.4.1 活力指標方面
3.4.2 結構指標方面
3.4.3 土壤指標方面
3.4.4 風險指標方面
3.5 評價等級的確定
4 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公益林健康評價結果分析
4.1 指標標準的確定
4.1.1 活力指標標準確定
4.1.2 結構指標標準確定
4.1.3 土壤指標標準確定
4.2 權重的確定
4.2.1 建立多級階梯層次結構模型
4.2.2 構造判斷矩陣
4.2.3 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4.2.4 層次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4.3 模糊綜合評價法
4.3.1 建立評價因素的對象集
4.3.2 建立評價因素的權重向量
4.3.3 建立隸屬函數(shù)
4.3.4 建立模糊矩陣R
4.3.5 綜合隸屬度確定
4.4 公益林健康評價結果
5 不同林分分層次評估結果比較
5.1 針葉林分層次評估
5.1.1 指標層對準則層的模糊評判
5.1.2 準則層對目標層的模糊評判
5.1.3 針葉林綜合模糊評判
5.1.4 綜合評判結果分析
5.2 闊葉林分層次評估
5.2.1 指標層對準則層的模糊評判
5.2.2 準則層對目標層的模糊評判
5.2.3 闊葉林綜合模糊評判
5.2.4 綜合評判結果分析
5.3 針闊混交林分層次評估
5.3.1 指標層對準則層的模糊評判
5.3.2 準則層對目標層的模糊評判
5.3.3 針闊混交林綜合模糊評判
5.3.4 綜合評判結果分析
5.4 綜合健康狀況評判結果
5.5 不同林分健康狀況分析
6 結論與經營對策
6.1 結論
6.2 經營調整對策
6.2.1 優(yōu)化林分結構
6.2.2 幼林撫育技術
6.2.3 調整林分密度
6.2.4 土壤管理
6.2.5 加強防災檢測力度
6.2.6 進一步完善生態(tài)公益林補償機制
6.2.7 建立健全森林資源動態(tài)網絡監(jiān)測體系
6.3 創(chuàng)新點
6.4 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學位期間的主要學術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814750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森林健康研究進展
1.2.1 森林健康概述
1.2.2 森林健康監(jiān)測的國內外研究進展
1.2.3 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評價研究
1.3 我國森林健康研究存在的問題
1.4 研究內容
2 研究區(qū)概況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區(qū)概況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氣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土壤條件
2.1.6 生物資源
2.1.7 森林資源
2.1.8 社會經濟狀況
2.2 研究方法
2.2.1 資料收集
2.2.2 樣地設置
2.2.3 數(shù)據(jù)處理
2.2.4 技術路線
3 公益林健康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3.1 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3.2 公益林健康評價體系的構建
3.2.1 評價指標的選擇
3.3 健康評價指標篩選
3.4 指標的描述分析
3.4.1 活力指標方面
3.4.2 結構指標方面
3.4.3 土壤指標方面
3.4.4 風險指標方面
3.5 評價等級的確定
4 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公益林健康評價結果分析
4.1 指標標準的確定
4.1.1 活力指標標準確定
4.1.2 結構指標標準確定
4.1.3 土壤指標標準確定
4.2 權重的確定
4.2.1 建立多級階梯層次結構模型
4.2.2 構造判斷矩陣
4.2.3 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4.2.4 層次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4.3 模糊綜合評價法
4.3.1 建立評價因素的對象集
4.3.2 建立評價因素的權重向量
4.3.3 建立隸屬函數(shù)
4.3.4 建立模糊矩陣R
4.3.5 綜合隸屬度確定
4.4 公益林健康評價結果
5 不同林分分層次評估結果比較
5.1 針葉林分層次評估
5.1.1 指標層對準則層的模糊評判
5.1.2 準則層對目標層的模糊評判
5.1.3 針葉林綜合模糊評判
5.1.4 綜合評判結果分析
5.2 闊葉林分層次評估
5.2.1 指標層對準則層的模糊評判
5.2.2 準則層對目標層的模糊評判
5.2.3 闊葉林綜合模糊評判
5.2.4 綜合評判結果分析
5.3 針闊混交林分層次評估
5.3.1 指標層對準則層的模糊評判
5.3.2 準則層對目標層的模糊評判
5.3.3 針闊混交林綜合模糊評判
5.3.4 綜合評判結果分析
5.4 綜合健康狀況評判結果
5.5 不同林分健康狀況分析
6 結論與經營對策
6.1 結論
6.2 經營調整對策
6.2.1 優(yōu)化林分結構
6.2.2 幼林撫育技術
6.2.3 調整林分密度
6.2.4 土壤管理
6.2.5 加強防災檢測力度
6.2.6 進一步完善生態(tài)公益林補償機制
6.2.7 建立健全森林資源動態(tài)網絡監(jiān)測體系
6.3 創(chuàng)新點
6.4 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學位期間的主要學術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8147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lylw/38147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