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闊混交林主要樹種幼苗生長對不同氮營養(yǎng)的響應
發(fā)布時間:2022-10-10 16:11
氮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礦質營養(yǎng)元素之一,是植物組織中蛋白質、核酸、酶及次生產物的重要組分,也是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最常見的限制因子。土壤中供給的NH4+-N和NO3--N是植物可利用的主要無機N形態(tài),但由于外界環(huán)境條件、植物種類和氮源本身營養(yǎng)特點等差異較大,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已形成了對不同N形態(tài)的偏向選擇性。本文以毛竹擴張形成的竹闊混交林中的5種主要樹種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絲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刨花楠(Machilus pauhoi)、山烏桕(Sapium discolor)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為對象,采用室內盆栽澆灌營養(yǎng)液方法,研究不同氮水平(N1 0.4mmol·L-1、N2 2 mmol·L-1、N3 8 mmol·L-1)及不同氮形態(tài)(NH4
【文章頁數】: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文獻綜述
1.1 植物對NH_4~+-N和 NO_3~--N的吸收特性
1.2 NH_4~+-N和 NO_3~--N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1.2.1 對植物生物量的影響
1.2.2 對植物光合特性的影響
1.2.3 對植物吸收礦質元素的影響
1.2.4 對植物根系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1.3 立題依據及目的意義
1.3.1 立題依據
1.3.2 目的意義
1.4 課題來源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2.2 試驗設計
2.3 試驗方法
2.4 測定項目及方法
2.4.1 測定項目
2.4.2 測定方法
2.5 數據處理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毛竹苗生長的影響
3.1.1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毛竹苗苗高生長的影響
3.1.2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毛竹苗葉片數和葉面積的影響
3.1.3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毛竹苗葉綠素SPAD值的影響
3.1.4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毛竹苗干物質積累量的影響
3.1.5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毛竹苗根系構型的影響
3.2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絲栗栲苗生長的影響
3.2.1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絲栗栲苗苗高生長的影響
3.2.2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絲栗栲苗苗葉片數和葉面積的影響
3.2.3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絲栗栲苗葉綠素SPAD值的影響
3.2.4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絲栗栲苗干物質積累量的影響
3.2.5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絲栗栲苗根系構型的影響
3.3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刨花楠苗生長的影響
3.3.1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刨花楠苗苗高生長的影響
3.3.2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刨花楠苗苗葉片數和葉面積的影響
3.3.3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刨花楠苗葉綠素SPAD值的影響
3.3.4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刨花楠苗干物質積累量的影響
3.3.5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刨花楠苗根系構型的影響
3.4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山烏桕苗生長的影響
3.4.1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山烏桕苗苗高生長的影響
3.4.2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山烏桕苗苗葉片數和葉面積的影響
3.4.3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山烏桕苗葉綠素SPAD值的影響
3.4.4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山烏桕苗干物質積累量的影響
3.4.5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山烏桕苗根系構型的影響
3.5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油茶苗生長的影響
3.5.1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油茶苗苗高生長的影響
3.5.2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油茶苗葉片數和葉面積的影響
3.5.3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油茶苗葉綠素SPAD值的影響
3.5.4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油茶苗干物質積累量的影響
3.5.5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油茶苗根系構型的影響
4 結論與討論
4.1 實驗結論
4.1.1 不同供氮水平及配比對毛竹苗生長的影響
4.1.2 不同供氮水平及配比對絲栗栲苗生長的影響
4.1.3 不同供氮水平及配比對刨花楠苗生長的影響
4.1.4 不同供氮水平及配比對山烏桕苗生長的影響
4.1.5 不同供氮水平及配比對油茶苗生長的影響
4.2 討論
4.2.1 五種竹闊混交樹種喜銨硝性比較
4.2.2 五種竹闊混交樹種氮偏好的差異對毛竹擴張的影響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毛竹種群向常綠闊葉林擴張的細根策略探討[J]. 尤澤勝. 綠色科技. 2016(03)
[2]竹子擴張生態(tài)學研究:過程、后效與機制[J]. 楊清培,楊光耀,宋慶妮,施建敏,歐陽明,祁紅艷,方向民.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5(01)
[3]不同氮素形態(tài)及配比對毛竹實生苗生長及養(yǎng)分吸收的影響[J]. 李國棟,胡驍偉,牟夢曉,夏根清,盛衛(wèi)星.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2)
[4]毛竹擴張對常綠闊葉林土壤氮素礦化及有效性的影響[J]. 宋慶妮,楊清培,劉駿,余定坤,方楷,徐佩,何宇娟.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3(02)
[5]不同氮素水平下入侵種豚草與本地種黃花蒿、蒙古蒿的競爭關系[J]. 王晉萍,董麗佳,桑衛(wèi)國. 生物多樣性. 2012(01)
[6]氮肥形態(tài)對日本毛連菜生長及Pb累積特性的影響[J]. 付婷婷,伍鈞,漆輝,鄭超. 水土保持學報. 2011(04)
[7]大崗山毛竹擴張對常綠闊葉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儲特征的影響[J]. 楊清培,王兵,郭起榮,趙廣東,方楷,劉苑秋. 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1(03)
[8]氮素不同形態(tài)配比對夏枯草苗期生長及光合特性的影響[J]. 于曼曼,劉麗,郭巧生,姚瓊,趙寧,陳宇航. 中國中藥雜志. 2011(05)
[9]氮素形態(tài)配比對萵筍品質和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J]. 李會合. 北方園藝. 2011(03)
[10]不同形態(tài)氮肥對大豆根系形態(tài)及磷效率的影響[J]. 嚴君,韓曉增,祖?zhèn)? 大豆科學. 2010(06)
本文編號:3689946
【文章頁數】: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文獻綜述
1.1 植物對NH_4~+-N和 NO_3~--N的吸收特性
1.2 NH_4~+-N和 NO_3~--N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1.2.1 對植物生物量的影響
1.2.2 對植物光合特性的影響
1.2.3 對植物吸收礦質元素的影響
1.2.4 對植物根系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1.3 立題依據及目的意義
1.3.1 立題依據
1.3.2 目的意義
1.4 課題來源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2.2 試驗設計
2.3 試驗方法
2.4 測定項目及方法
2.4.1 測定項目
2.4.2 測定方法
2.5 數據處理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毛竹苗生長的影響
3.1.1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毛竹苗苗高生長的影響
3.1.2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毛竹苗葉片數和葉面積的影響
3.1.3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毛竹苗葉綠素SPAD值的影響
3.1.4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毛竹苗干物質積累量的影響
3.1.5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毛竹苗根系構型的影響
3.2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絲栗栲苗生長的影響
3.2.1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絲栗栲苗苗高生長的影響
3.2.2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絲栗栲苗苗葉片數和葉面積的影響
3.2.3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絲栗栲苗葉綠素SPAD值的影響
3.2.4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絲栗栲苗干物質積累量的影響
3.2.5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絲栗栲苗根系構型的影響
3.3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刨花楠苗生長的影響
3.3.1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刨花楠苗苗高生長的影響
3.3.2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刨花楠苗苗葉片數和葉面積的影響
3.3.3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刨花楠苗葉綠素SPAD值的影響
3.3.4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刨花楠苗干物質積累量的影響
3.3.5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刨花楠苗根系構型的影響
3.4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山烏桕苗生長的影響
3.4.1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山烏桕苗苗高生長的影響
3.4.2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山烏桕苗苗葉片數和葉面積的影響
3.4.3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山烏桕苗葉綠素SPAD值的影響
3.4.4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山烏桕苗干物質積累量的影響
3.4.5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山烏桕苗根系構型的影響
3.5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油茶苗生長的影響
3.5.1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油茶苗苗高生長的影響
3.5.2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油茶苗葉片數和葉面積的影響
3.5.3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油茶苗葉綠素SPAD值的影響
3.5.4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油茶苗干物質積累量的影響
3.5.5 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tài)配比對油茶苗根系構型的影響
4 結論與討論
4.1 實驗結論
4.1.1 不同供氮水平及配比對毛竹苗生長的影響
4.1.2 不同供氮水平及配比對絲栗栲苗生長的影響
4.1.3 不同供氮水平及配比對刨花楠苗生長的影響
4.1.4 不同供氮水平及配比對山烏桕苗生長的影響
4.1.5 不同供氮水平及配比對油茶苗生長的影響
4.2 討論
4.2.1 五種竹闊混交樹種喜銨硝性比較
4.2.2 五種竹闊混交樹種氮偏好的差異對毛竹擴張的影響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毛竹種群向常綠闊葉林擴張的細根策略探討[J]. 尤澤勝. 綠色科技. 2016(03)
[2]竹子擴張生態(tài)學研究:過程、后效與機制[J]. 楊清培,楊光耀,宋慶妮,施建敏,歐陽明,祁紅艷,方向民.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5(01)
[3]不同氮素形態(tài)及配比對毛竹實生苗生長及養(yǎng)分吸收的影響[J]. 李國棟,胡驍偉,牟夢曉,夏根清,盛衛(wèi)星.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2)
[4]毛竹擴張對常綠闊葉林土壤氮素礦化及有效性的影響[J]. 宋慶妮,楊清培,劉駿,余定坤,方楷,徐佩,何宇娟.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3(02)
[5]不同氮素水平下入侵種豚草與本地種黃花蒿、蒙古蒿的競爭關系[J]. 王晉萍,董麗佳,桑衛(wèi)國. 生物多樣性. 2012(01)
[6]氮肥形態(tài)對日本毛連菜生長及Pb累積特性的影響[J]. 付婷婷,伍鈞,漆輝,鄭超. 水土保持學報. 2011(04)
[7]大崗山毛竹擴張對常綠闊葉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儲特征的影響[J]. 楊清培,王兵,郭起榮,趙廣東,方楷,劉苑秋. 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1(03)
[8]氮素不同形態(tài)配比對夏枯草苗期生長及光合特性的影響[J]. 于曼曼,劉麗,郭巧生,姚瓊,趙寧,陳宇航. 中國中藥雜志. 2011(05)
[9]氮素形態(tài)配比對萵筍品質和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J]. 李會合. 北方園藝. 2011(03)
[10]不同形態(tài)氮肥對大豆根系形態(tài)及磷效率的影響[J]. 嚴君,韓曉增,祖?zhèn)? 大豆科學. 2010(06)
本文編號:36899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lylw/36899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