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中段南坡松櫟混交林立地分類及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2-08-06 18:28
森林立地的科學分類及評價,是森林經營及林分生長收獲預測研究的前提條件。本研究以秦嶺南坡松櫟混交林為研究對象,分析油松、華山松、銳齒櫟林木樹高生長規(guī)律,基于林型和生產力對混交林立地進行分類,編制立地指數表與立地形表用于立地質量評價。并在構建立地指數模型與立地形模型的同時,探究多源數據對于模型構建及預測的影響。研究內容及結果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對松櫟林內主要樹種油松、華山松、銳齒櫟構建樹高-胸徑模型。采用六種理論生長方程分別擬合秦嶺火地塘不同立地條件下的油松、華山松和銳齒櫟的單木生長過程,篩選得到擬合效果最優(yōu)的模型形式,然后對基礎理論生長方程進行擴展,將林型作為啞變量,重新擬合擴展后的樹高-胸徑模型。結果表明擴展后的Schumacher方程對于油松及華山松擬合效果較好,而擴展的Logistic方程最適于銳齒櫟的樹高模擬。本研究依據不同林型內樹高-胸徑生長規(guī)律,對生產力相近的林型進行合并,從而進行立地分類。在以往林型研究的基礎上,華山松占優(yōu)勢林分合并分類為山坡-谷底華山松林型、鹿蹄草-竹子華山松林型、草類華山松林型三種,油松林可分為竹子-闊雜油松林型;櫟類油松林型、山脊油松林型三種,...
【文章頁數】: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研究背景
1.2 森林立地分類研究
1.2.1 側重植被分類
1.2.2 綜合途徑分類
1.2.3 側重土壤立地的分類
1.3 立地質量評價方法的分類研究
1.3.1 利用指示植物間接評價
1.3.2 直接用林分的收獲量和生長量的數據
1.3.3 根據立地因子評價
1.4 立地質量分類在林業(yè)上的應用
1.5 研究目的和意義
1.6 研究內容
1.7 技術路線
1.7.1 胸徑-樹高生長方程
1.7.2 立地指數表和立地形表的編制及相關檢驗
第二章 研究區(qū)概況
第三章 基于林型的秦嶺中段南坡松櫟混交林的胸徑 -樹高生長模型
3.1 數據與方法
3.1.1 數據描述性統(tǒng)計
3.2 結果與分析
3.2.1 模型篩選結果
3.2.2 模型擬合結果
3.2.3 模型校正
3.2.4 模型檢驗
3.3 小結
3.3.1 提高單木樹高模型精度
3.3.2 模型校正與檢驗
3.3.3 林型對單木生長的影響
3.3.4 單木生長模型發(fā)展趨勢
第四章 秦嶺林區(qū)主要林分立地指數表和立地形表的更新
4.1 數據與方法
4.1.1 數據描述性統(tǒng)計
4.2 結果與分析
4.2.1 導向曲線擬合結果
4.2.2 立地指數表及檢驗結果
4.2.3 不同林場立地質量差異分析
4.3 小結
4.3.1 立地指數表建模數據
4.3.2 導向曲線擬合方法與篩選
4.3.3 不同立地質量差異比較
第五章 多源數據對立地質量評價的影響
5.1 數據與方法
5.1.1 數據描述性統(tǒng)計
5.1.2 模型建立與檢驗
5.2 結果與分析
5.2.1 不同數據類型導向曲線差異
5.2.2 不同立地質量評價模型準確性對比
5.2.3 多源數據模型對不同林區(qū)立地質量評價適用性分析
5.3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秦嶺林區(qū)天然次生林與人工林立地質量評價[J]. 吳恒,黨坤良,田相林,孫帥超,陳書軍,趙鵬祥,曹田健. 林業(yè)科學. 2015(04)
[2]秦嶺地區(qū)栓皮櫟天然次生林地位指數表的編制[J]. 張瑜,賈黎明,鄭聰慧,張西. 林業(yè)科學. 2014(04)
[3]森林油松生物量測定方法[J]. 王明. 農民致富之友. 2013(13)
[4]華北地區(qū)栓皮櫟天然次生林地位指數表的編制[J]. 鄭聰慧,賈黎明,段劼,魏松坡,孫操穩(wěn),賈振虎,盧福順,王志勇,崔向東. 林業(yè)科學. 2013(02)
[5]立地質量評價研究進展[J]. 郭艷榮,吳保國,劉洋,鞠洪波,王超群. 世界林業(yè)研究. 2012(05)
[6]利用線性混合模型和啞變量模型方法建立貴州省通用性生物量方程[J]. 曾偉生,唐守正,夏忠勝,朱松,羅洪章. 林業(yè)科學研究. 2011(03)
[7]秦嶺生態(tài)演變及其影響因素[J]. 王宇,延軍平.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1)
[8]森林立地分類方法研究進展[J]. 朱萬才,李亞洲,李夢. 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1(01)
[9]內蒙古東南部山地人工林造林立地質量評價[J]. 溫陽,田潤民,劉宗順,劉秀容,寶金山,龐曉燕,楊躍文. 內蒙古林業(yè)科技. 2009(03)
[10]林木生物量模型研究概述[J]. 許俊利,何學凱. 河北林果研究. 2009(02)
碩士論文
[1]陜南旬陽壩地區(qū)土壤水分影響因子及貯存模型研究[D]. 安彬.陜西師范大學 2014
[2]秦嶺辛家山不同森林類型土壤養(yǎng)分及植物多樣性研究[D]. 劉瑞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1
[3]秦嶺中段南坡森林景觀格局研究[D]. 王志彬.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1
[4]黃柏塬自然保護區(qū)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演替研究[D]. 郭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670145
【文章頁數】: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研究背景
1.2 森林立地分類研究
1.2.1 側重植被分類
1.2.2 綜合途徑分類
1.2.3 側重土壤立地的分類
1.3 立地質量評價方法的分類研究
1.3.1 利用指示植物間接評價
1.3.2 直接用林分的收獲量和生長量的數據
1.3.3 根據立地因子評價
1.4 立地質量分類在林業(yè)上的應用
1.5 研究目的和意義
1.6 研究內容
1.7 技術路線
1.7.1 胸徑-樹高生長方程
1.7.2 立地指數表和立地形表的編制及相關檢驗
第二章 研究區(qū)概況
第三章 基于林型的秦嶺中段南坡松櫟混交林的胸徑 -樹高生長模型
3.1 數據與方法
3.1.1 數據描述性統(tǒng)計
3.2 結果與分析
3.2.1 模型篩選結果
3.2.2 模型擬合結果
3.2.3 模型校正
3.2.4 模型檢驗
3.3 小結
3.3.1 提高單木樹高模型精度
3.3.2 模型校正與檢驗
3.3.3 林型對單木生長的影響
3.3.4 單木生長模型發(fā)展趨勢
第四章 秦嶺林區(qū)主要林分立地指數表和立地形表的更新
4.1 數據與方法
4.1.1 數據描述性統(tǒng)計
4.2 結果與分析
4.2.1 導向曲線擬合結果
4.2.2 立地指數表及檢驗結果
4.2.3 不同林場立地質量差異分析
4.3 小結
4.3.1 立地指數表建模數據
4.3.2 導向曲線擬合方法與篩選
4.3.3 不同立地質量差異比較
第五章 多源數據對立地質量評價的影響
5.1 數據與方法
5.1.1 數據描述性統(tǒng)計
5.1.2 模型建立與檢驗
5.2 結果與分析
5.2.1 不同數據類型導向曲線差異
5.2.2 不同立地質量評價模型準確性對比
5.2.3 多源數據模型對不同林區(qū)立地質量評價適用性分析
5.3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秦嶺林區(qū)天然次生林與人工林立地質量評價[J]. 吳恒,黨坤良,田相林,孫帥超,陳書軍,趙鵬祥,曹田健. 林業(yè)科學. 2015(04)
[2]秦嶺地區(qū)栓皮櫟天然次生林地位指數表的編制[J]. 張瑜,賈黎明,鄭聰慧,張西. 林業(yè)科學. 2014(04)
[3]森林油松生物量測定方法[J]. 王明. 農民致富之友. 2013(13)
[4]華北地區(qū)栓皮櫟天然次生林地位指數表的編制[J]. 鄭聰慧,賈黎明,段劼,魏松坡,孫操穩(wěn),賈振虎,盧福順,王志勇,崔向東. 林業(yè)科學. 2013(02)
[5]立地質量評價研究進展[J]. 郭艷榮,吳保國,劉洋,鞠洪波,王超群. 世界林業(yè)研究. 2012(05)
[6]利用線性混合模型和啞變量模型方法建立貴州省通用性生物量方程[J]. 曾偉生,唐守正,夏忠勝,朱松,羅洪章. 林業(yè)科學研究. 2011(03)
[7]秦嶺生態(tài)演變及其影響因素[J]. 王宇,延軍平.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1)
[8]森林立地分類方法研究進展[J]. 朱萬才,李亞洲,李夢. 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1(01)
[9]內蒙古東南部山地人工林造林立地質量評價[J]. 溫陽,田潤民,劉宗順,劉秀容,寶金山,龐曉燕,楊躍文. 內蒙古林業(yè)科技. 2009(03)
[10]林木生物量模型研究概述[J]. 許俊利,何學凱. 河北林果研究. 2009(02)
碩士論文
[1]陜南旬陽壩地區(qū)土壤水分影響因子及貯存模型研究[D]. 安彬.陜西師范大學 2014
[2]秦嶺辛家山不同森林類型土壤養(yǎng)分及植物多樣性研究[D]. 劉瑞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1
[3]秦嶺中段南坡森林景觀格局研究[D]. 王志彬.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1
[4]黃柏塬自然保護區(qū)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演替研究[D]. 郭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6701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lylw/36701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