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脅迫對4種樹木生長狀況和生理特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2-17 06:43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劇,近幾十年來全球對流層臭氧的濃度持續(xù)增加,近地層臭氧污染是當前人類面臨的日益嚴重和亟待解決的環(huán)境危機之一。在臭氧脅迫下,植物葉片會出現(xiàn)傷害斑,加速老化,進而導致植物光合能力下降等一系列生理指標發(fā)生變化。全球氣候變化和極端氣候常態(tài)化使得臭氧和環(huán)境因子的交互作用大大增加。為了進一步了解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尤其是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對臭氧污染的響應機制,本研究選用城市園林植物白皮松(Pinus bungeana)、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欒樹(Koelreuteria paniculata)和銀杏(Ginkgo biloba)幼苗為研究對象,通過不同臭氧濃度梯度處理(NF:正常環(huán)境大氣臭氧濃度、NF40:正常環(huán)境大氣臭氧濃度+40 nmol.mol-1和NF80:正常環(huán)境大氣臭氧濃度+80 nmol·mol-1),對城市樹木光合能力以及其他生理生化指標進行測定;根據(jù)樹木吸收臭氧和蒸騰作用通過氣孔耦合的理論基礎,基于樹干液流技術進行人工控制下不同臭氧濃度林木吸收臭氧試驗,分析不同臭氧濃度下林木整樹吸收臭氧速率(FO3)的變異范圍及時間變化...
【文章來源】: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不同臭氧濃度林木株高變化
?NF40?NFSO??圖5-2不同臭氧濃度下樹木氣孔開度變化??Fig5-2?The?variation?of?trees?stomatal?aperture?under?different?ozone?concentrations??5.3氣孔大小對臭氧升高的響應??臭氧脅迫下不同樹木氣孔大小變化如圖5-3所示,白皮松在不同臭氧濃度NF、??NF40?和?NF80?控制下,氣孔大小分別為?335±47.56pm2、286±40.25)am2?和?240±36.98叫12,??在臭氧濃度NF40和NF80下,相比于NF的臭氧濃度,白皮松氣孔大小分別減少了??49jxm2和95pm2;在整個試驗期間,白皮松的氣孔大小在NF40和NF80臭氧濃度下,??下降率分別為14.63%和28.36%。銀杏在不同臭氧濃度NF、NF40和NF80控制下,??氣孔大小分別為1200±115.69叫I2、1000±102.36^m2和820±96.77叫12,在臭氧濃度NF40??和NF80下,相比于NF的臭氧濃度,銀杏氣孔大小分別減少了?200阿2和380脾2;??在整個試驗期間
?臭氧脅迫對4種林木生長狀況和生理特性的影響???85.76±14.76mmol.irf2.s'在臭氧濃度NF40和NF80下,相比于NF的臭氧濃度,欒??樹氣孔導度分別減少了?15.35mmolnV2_s^和在整個試驗期間,欒??樹的氣孔導度在NF40和NF80臭氧濃度下,下降率分別為12.58%和26.69%。銀杏??在不同臭氧濃度NF、NF40和NF80下,氣孔導度分別日均值分別為??115.08±36.75mmol.m-2-s-1、93.60±47.00mmol.nT2.s-1?和?72.63±23.51mmol.m-2.s-1,在臭??氧濃度NF40和NF80下,相比于NF的臭氧濃度,白皮松氣孔導度分別減少了??21.48mmol.m-2-s-1和々ZMmmol-m+s—1;在整個i式驗期間,銀杏的氣孔導度在NF40??和NF80臭氧濃度下,下降率分別為18.66%和36.88%。??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6種綠化樹種的氣孔特性與臭氧劑量的響應關系[J]. 李品,馮兆忠,尚博,袁相洋,代碌碌,徐彥森. 生態(tài)學報. 2018(08)
[2]我國地表臭氧生態(tài)環(huán)境效應研究進展[J]. 馮兆忠,李品,袁相洋,高峰,姜立軍,代碌碌. 生態(tài)學報. 2018(05)
[3]O3脅迫對植物葉片光譜特征和葉綠素含量的影響[J]. 程小云,羅春旺,劉琪璟,周亞爽,孟盛旺. 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 2017(05)
[4]臭氧脅迫對梓樹光合生理特性的影響[J]. 熊冬蘭,李靜,徐勝,何興元,鄧莉蘭,陳瑋,黃彥青,付偉. 生態(tài)學雜志. 2017(04)
[5]臭氧與干旱對植物復合影響的研究進展[J]. 高峰,李品,馮兆忠.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7(02)
[6]大氣臭氧污染對冬小麥氣孔吸收通量的影響機制及其時空格局[J]. 趙輝,鄭有飛,曹嘉晨,徐靜馨,黃積慶,袁月. 環(huán)境科學. 2017(01)
[7]氮沉降對臭氧脅迫下青楊光合特性和生物量的影響[J]. 辛月,尚博,陳興玲,馮兆忠. 環(huán)境科學. 2016(09)
[8]不同基因型楊樹的光合特征與臭氧劑量的響應關系[J]. 辛月,高峰,馮兆忠. 環(huán)境科學. 2016(06)
[9]北京大興南海子公園PM2.5和PM10質量濃度變化特征[J]. 陳波,李少寧,魯紹偉,魯笑穎,陳軍麗,李輝. 生態(tài)科學. 2016(02)
[10]北京西山綠化樹種秋季滯納PM2.5能力及其與葉表面AFM特征的關系[J]. 陳波,劉海龍,趙東波,陳鵬飛,魯紹偉,李少寧.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03)
博士論文
[1]北京市主要樹種滯納空氣顆粒物功能研究[D]. 張維康.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臭氧脅迫下不同作物氣孔吸收通量的對比及其時空分布[D]. 趙輝.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539586
【文章來源】: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不同臭氧濃度林木株高變化
?NF40?NFSO??圖5-2不同臭氧濃度下樹木氣孔開度變化??Fig5-2?The?variation?of?trees?stomatal?aperture?under?different?ozone?concentrations??5.3氣孔大小對臭氧升高的響應??臭氧脅迫下不同樹木氣孔大小變化如圖5-3所示,白皮松在不同臭氧濃度NF、??NF40?和?NF80?控制下,氣孔大小分別為?335±47.56pm2、286±40.25)am2?和?240±36.98叫12,??在臭氧濃度NF40和NF80下,相比于NF的臭氧濃度,白皮松氣孔大小分別減少了??49jxm2和95pm2;在整個試驗期間,白皮松的氣孔大小在NF40和NF80臭氧濃度下,??下降率分別為14.63%和28.36%。銀杏在不同臭氧濃度NF、NF40和NF80控制下,??氣孔大小分別為1200±115.69叫I2、1000±102.36^m2和820±96.77叫12,在臭氧濃度NF40??和NF80下,相比于NF的臭氧濃度,銀杏氣孔大小分別減少了?200阿2和380脾2;??在整個試驗期間
?臭氧脅迫對4種林木生長狀況和生理特性的影響???85.76±14.76mmol.irf2.s'在臭氧濃度NF40和NF80下,相比于NF的臭氧濃度,欒??樹氣孔導度分別減少了?15.35mmolnV2_s^和在整個試驗期間,欒??樹的氣孔導度在NF40和NF80臭氧濃度下,下降率分別為12.58%和26.69%。銀杏??在不同臭氧濃度NF、NF40和NF80下,氣孔導度分別日均值分別為??115.08±36.75mmol.m-2-s-1、93.60±47.00mmol.nT2.s-1?和?72.63±23.51mmol.m-2.s-1,在臭??氧濃度NF40和NF80下,相比于NF的臭氧濃度,白皮松氣孔導度分別減少了??21.48mmol.m-2-s-1和々ZMmmol-m+s—1;在整個i式驗期間,銀杏的氣孔導度在NF40??和NF80臭氧濃度下,下降率分別為18.66%和36.88%。??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6種綠化樹種的氣孔特性與臭氧劑量的響應關系[J]. 李品,馮兆忠,尚博,袁相洋,代碌碌,徐彥森. 生態(tài)學報. 2018(08)
[2]我國地表臭氧生態(tài)環(huán)境效應研究進展[J]. 馮兆忠,李品,袁相洋,高峰,姜立軍,代碌碌. 生態(tài)學報. 2018(05)
[3]O3脅迫對植物葉片光譜特征和葉綠素含量的影響[J]. 程小云,羅春旺,劉琪璟,周亞爽,孟盛旺. 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 2017(05)
[4]臭氧脅迫對梓樹光合生理特性的影響[J]. 熊冬蘭,李靜,徐勝,何興元,鄧莉蘭,陳瑋,黃彥青,付偉. 生態(tài)學雜志. 2017(04)
[5]臭氧與干旱對植物復合影響的研究進展[J]. 高峰,李品,馮兆忠.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7(02)
[6]大氣臭氧污染對冬小麥氣孔吸收通量的影響機制及其時空格局[J]. 趙輝,鄭有飛,曹嘉晨,徐靜馨,黃積慶,袁月. 環(huán)境科學. 2017(01)
[7]氮沉降對臭氧脅迫下青楊光合特性和生物量的影響[J]. 辛月,尚博,陳興玲,馮兆忠. 環(huán)境科學. 2016(09)
[8]不同基因型楊樹的光合特征與臭氧劑量的響應關系[J]. 辛月,高峰,馮兆忠. 環(huán)境科學. 2016(06)
[9]北京大興南海子公園PM2.5和PM10質量濃度變化特征[J]. 陳波,李少寧,魯紹偉,魯笑穎,陳軍麗,李輝. 生態(tài)科學. 2016(02)
[10]北京西山綠化樹種秋季滯納PM2.5能力及其與葉表面AFM特征的關系[J]. 陳波,劉海龍,趙東波,陳鵬飛,魯紹偉,李少寧.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03)
博士論文
[1]北京市主要樹種滯納空氣顆粒物功能研究[D]. 張維康.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臭氧脅迫下不同作物氣孔吸收通量的對比及其時空分布[D]. 趙輝.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5395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lylw/35395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