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桐種子在萌發(fā)過程中的蛋白質組學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16 15:02
珙桐是我國特有的國家一級保護瀕危植物,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觀賞價值。本研究以珙桐種子為研究對象,通過比較不同的蛋白提取方案,蛋白質含量測定,以及去高豐度蛋白方案,確定了珙桐種子全蛋白提取方法,利用i TRAQ技術比較了種子在不同層積時期蛋白組學的變化。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對8種全蛋白提取方案,采用相同上樣量,通過SDS-PAGE單向電泳,得到電泳條帶較多、蛋白質組分完全且各組分量均勻的方案,即無沉淀分餾法。(2)同一層積時間段珙桐種子子葉的蛋白含量要比胚軸的少;在不同層積時期,珙桐種子胚軸中蛋白質含量隨著層積時間的增加而減少。(3)由于大量的高豐度蛋白出現(xiàn)在電泳凝膠上,影響對低豐度蛋白的檢測。通過去高豐度蛋白法的研究發(fā)現(xiàn),以4%的體積比例在蛋白提取液中加入PEG6000粉末來沉淀高豐度蛋白的方案要比5%和6%的效果好,且當PEG的濃度12%的時候效果最佳。(4)運用i TRAQ技術共鑒定珙桐種子蛋白質867種,對層積前、濕砂層積8個月和13個月的珙桐種子蛋白表達譜進行兩兩相比,鑒定出差異表達蛋白質共計682種,其中差異倍數(shù)達到2倍的蛋白共300種,占到所鑒定蛋白總數(shù)的44%;在30...
【文章來源】:湖北民族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10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去高豐度蛋白的實驗流程
圖 3.1 珙桐的果實與種子Fig. 3.1 The fruits and seeds of Davidia involucrata取蛋白方法的比較質的提取方法的不同,所提取的樣品提取液的總蛋白含量也是用不同方案提取珙桐種子子葉蛋白質的含量。 可看出,方案一提取的的總蛋白是最高的,而方案五所提取的蛋取的珙桐種子子葉總蛋白的時候,TCA 沉淀法得到的蛋白含量的 0.3 倍,但是高豐度蛋白太多,會影響到接下來的分析。通過酸緩沖液提取的方法的結果,要比其他方案的蛋白含量要少,全,各組分的量也是參差不齊、不均勻。
圖 3.2 用不同方案提取珙桐種子子葉蛋白質的含量比較mparison of extraction content of its seed cotyledon proteins different提取植物總蛋白的方法上,可以用 SDS-PAGE 電泳鑒定分析,取液的組分。圖 3.3 即為方案一到方案八所提取的樣品提取電泳而獲得的凝膠圖像。從左到右的泳道的順序為 TCA 沉淀法、 1)、TCA-丙酮沉淀法 (樣 2)、無沉淀分餾法 (樣 1)、無沉淀分餾法甲醇\醋酸銨沉淀法、全蛋白提取液提取法、磷酸緩沖液提取法、萃取甲醇\醋酸銨沉淀改良法。ford 法測定的蛋白質濃度,雖然價格比較便宜,檢測速度很快,白提取液提取法是為提取各種植物組織的全蛋白樣品,而最為常是 TCA-丙酮沉淀法。從圖中可以看出,方案一的高豐度蛋白太TCA-丙酮沉淀法的 2 個樣品、無沉淀分餾法的 2 個樣品和苯酚萃法所提取的共 5 個樣品的蛋白含量相差不大,通過電泳實驗和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珙桐苗木繁殖技術[J]. 南北花. 林業(yè)與生態(tài). 2015(01)
[2]珍稀瀕危植物珙桐初代培養(yǎng)研究[J]. 植爽,胡艷,曹婧,肖小君,陳文年. 江蘇林業(yè)科技. 2014(04)
[3]水稻草狀矮化病毒侵染寄主水稻差異表達蛋白的鑒定和分析[J]. 丁新倫,謝荔巖,吳祖建.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09)
[4]珍稀瀕危植物珙桐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 陳文年,肖小君,陳發(fā)軍,植爽.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14(07)
[5]晉麥47幼苗葉片水分脅迫差異表達蛋白的鑒定與分析[J]. 范鋒貴,金秀鋒,葉石,任萬杰,張帆,鞠麗萍,王宏禮,張曉科. 麥類作物學報. 2013(03)
[6]玉米雜交種與親本雌穗花器官形成期蛋白差異表達譜分析[J]. 郭寶健,宋方威,馮萬軍,隋志鵬,孫其信,倪中福. 作物學報. 2013(05)
[7]種子蛋白質組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 劉迪,沈海龍,張鵬. 種子. 2012(06)
[8]小麥磷饑餓前后根系蛋白質組差異表達譜建立及差異表達蛋白的鑒定[J]. 馮萬軍,李振興,郭寶健,彭惠茹,姚穎垠,倪中福,孫其信. 作物學報. 2012(05)
[9]ABA在種子發(fā)育·休眠和萌發(fā)過程中的生理調控[J]. 葛蘇潔,李淑娟.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1(18)
[10]三江口自然保護區(qū)光葉珙桐的種群特征和保護對策[J]. 王磊,代勛,湯家鑫,黃良江,祁岑,楊順強.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0(30)
博士論文
[1]哈密瓜響應青霉菌侵染的轉錄組和蛋白組研究及相關抗性酶變化分析[D]. 單春會.江南大學 2015
[2]苜蓿雄性不育性的轉錄組和蛋白質組差異表達分析[D]. 伊風艷.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3]棉花響應黃萎病菌分子機制的蛋白質組學研究及HDTF1基因的功能鑒定[D]. 高巍.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4]根瘤提高紫花苜蓿耐鹽性的蛋白質組研究[D]. 張攀.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2014
[5]水稻種子萌發(fā)的蛋白質組學研究[D]. 韓超.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植物園) 2014
[6]甘蔗應答黑穗病菌侵染的轉錄組與蛋白組研究及抗性相關基因挖掘[D]. 蘇亞春.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14
[7]黃瓜果實彎曲性蛋白質組學研究[D]. 王麗莉.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3
[8]不同致病力柑橘衰退病毒株系誘導甜橙表達差異蛋白質組學研究[D]. 楊方云.西南大學 2012
[9]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誘導的柑橘轉錄組學及蛋白組學研究[D]. 鐘云.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2
[10]種子保存過程中生活力喪失特性及其機理研究[D]. 辛霞.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 2012
碩士論文
[1]低溫脅迫下香蕉幼苗葉片生理指標及差異蛋白表達研究[D]. 龐昇澤.廣西大學 2015
[2]野生和栽培大豆苗期根尖解剖結構及蛋白表達差異[D]. 李鋒.南昌大學 2014
[3]基于iTRAQ技術的小麥BNS雄性不育差異表達蛋白分離鑒定與分析[D]. 秦志英.河南科技學院 2013
[4]低氮脅迫下煙草葉片差異表達蛋白的篩選及鑒定[D]. 許俐.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3
[5]龍眼子葉胚發(fā)育過程中差異表達蛋白的研究[D]. 王靜.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499119
【文章來源】:湖北民族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10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去高豐度蛋白的實驗流程
圖 3.1 珙桐的果實與種子Fig. 3.1 The fruits and seeds of Davidia involucrata取蛋白方法的比較質的提取方法的不同,所提取的樣品提取液的總蛋白含量也是用不同方案提取珙桐種子子葉蛋白質的含量。 可看出,方案一提取的的總蛋白是最高的,而方案五所提取的蛋取的珙桐種子子葉總蛋白的時候,TCA 沉淀法得到的蛋白含量的 0.3 倍,但是高豐度蛋白太多,會影響到接下來的分析。通過酸緩沖液提取的方法的結果,要比其他方案的蛋白含量要少,全,各組分的量也是參差不齊、不均勻。
圖 3.2 用不同方案提取珙桐種子子葉蛋白質的含量比較mparison of extraction content of its seed cotyledon proteins different提取植物總蛋白的方法上,可以用 SDS-PAGE 電泳鑒定分析,取液的組分。圖 3.3 即為方案一到方案八所提取的樣品提取電泳而獲得的凝膠圖像。從左到右的泳道的順序為 TCA 沉淀法、 1)、TCA-丙酮沉淀法 (樣 2)、無沉淀分餾法 (樣 1)、無沉淀分餾法甲醇\醋酸銨沉淀法、全蛋白提取液提取法、磷酸緩沖液提取法、萃取甲醇\醋酸銨沉淀改良法。ford 法測定的蛋白質濃度,雖然價格比較便宜,檢測速度很快,白提取液提取法是為提取各種植物組織的全蛋白樣品,而最為常是 TCA-丙酮沉淀法。從圖中可以看出,方案一的高豐度蛋白太TCA-丙酮沉淀法的 2 個樣品、無沉淀分餾法的 2 個樣品和苯酚萃法所提取的共 5 個樣品的蛋白含量相差不大,通過電泳實驗和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珙桐苗木繁殖技術[J]. 南北花. 林業(yè)與生態(tài). 2015(01)
[2]珍稀瀕危植物珙桐初代培養(yǎng)研究[J]. 植爽,胡艷,曹婧,肖小君,陳文年. 江蘇林業(yè)科技. 2014(04)
[3]水稻草狀矮化病毒侵染寄主水稻差異表達蛋白的鑒定和分析[J]. 丁新倫,謝荔巖,吳祖建.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09)
[4]珍稀瀕危植物珙桐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 陳文年,肖小君,陳發(fā)軍,植爽.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14(07)
[5]晉麥47幼苗葉片水分脅迫差異表達蛋白的鑒定與分析[J]. 范鋒貴,金秀鋒,葉石,任萬杰,張帆,鞠麗萍,王宏禮,張曉科. 麥類作物學報. 2013(03)
[6]玉米雜交種與親本雌穗花器官形成期蛋白差異表達譜分析[J]. 郭寶健,宋方威,馮萬軍,隋志鵬,孫其信,倪中福. 作物學報. 2013(05)
[7]種子蛋白質組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 劉迪,沈海龍,張鵬. 種子. 2012(06)
[8]小麥磷饑餓前后根系蛋白質組差異表達譜建立及差異表達蛋白的鑒定[J]. 馮萬軍,李振興,郭寶健,彭惠茹,姚穎垠,倪中福,孫其信. 作物學報. 2012(05)
[9]ABA在種子發(fā)育·休眠和萌發(fā)過程中的生理調控[J]. 葛蘇潔,李淑娟.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1(18)
[10]三江口自然保護區(qū)光葉珙桐的種群特征和保護對策[J]. 王磊,代勛,湯家鑫,黃良江,祁岑,楊順強.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0(30)
博士論文
[1]哈密瓜響應青霉菌侵染的轉錄組和蛋白組研究及相關抗性酶變化分析[D]. 單春會.江南大學 2015
[2]苜蓿雄性不育性的轉錄組和蛋白質組差異表達分析[D]. 伊風艷.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3]棉花響應黃萎病菌分子機制的蛋白質組學研究及HDTF1基因的功能鑒定[D]. 高巍.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4]根瘤提高紫花苜蓿耐鹽性的蛋白質組研究[D]. 張攀.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2014
[5]水稻種子萌發(fā)的蛋白質組學研究[D]. 韓超.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植物園) 2014
[6]甘蔗應答黑穗病菌侵染的轉錄組與蛋白組研究及抗性相關基因挖掘[D]. 蘇亞春.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14
[7]黃瓜果實彎曲性蛋白質組學研究[D]. 王麗莉.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3
[8]不同致病力柑橘衰退病毒株系誘導甜橙表達差異蛋白質組學研究[D]. 楊方云.西南大學 2012
[9]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誘導的柑橘轉錄組學及蛋白組學研究[D]. 鐘云.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2
[10]種子保存過程中生活力喪失特性及其機理研究[D]. 辛霞.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 2012
碩士論文
[1]低溫脅迫下香蕉幼苗葉片生理指標及差異蛋白表達研究[D]. 龐昇澤.廣西大學 2015
[2]野生和栽培大豆苗期根尖解剖結構及蛋白表達差異[D]. 李鋒.南昌大學 2014
[3]基于iTRAQ技術的小麥BNS雄性不育差異表達蛋白分離鑒定與分析[D]. 秦志英.河南科技學院 2013
[4]低氮脅迫下煙草葉片差異表達蛋白的篩選及鑒定[D]. 許俐.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3
[5]龍眼子葉胚發(fā)育過程中差異表達蛋白的研究[D]. 王靜.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4991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lylw/34991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