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興安嶺不同森林類型樹木死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09 01:10
大興安嶺森林是保護我國北方地區(qū)的重要生態(tài)屏障,在生態(tài)平衡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我國面積最廣、緯度最高的林區(qū)。但隨著全球變暖程度增加,大興安嶺地區(qū)出現大量樹木死亡的現象,對大興安嶺生態(tài)功能以及森林質量產生影響。但死亡樹種、地理分布以及死亡情況等問題還未解明,所以需要對大興安嶺不同森林類型進行研究。本研究通過對賽罕烏拉生態(tài)站(落葉闊葉林)、興安盟五岔溝林場(針闊混交林)、汗馬保護區(qū)(針葉林)三個大樣地死亡樹木的樹種、胸徑等指標進行調查研究。研究大興安嶺地區(qū)樹木死亡有助于建立森林生態(tài)平衡體系,為合理有效管理和解決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問題提供理論依據。主要結果如下:1.賽罕烏拉生態(tài)站樹木死亡最多,汗馬保護區(qū)次之,興安盟五岔溝林場最少。2.賽罕烏拉生態(tài)站中,山楊死亡率最大;興安盟五岔溝林場中,黑樺死亡率最大;汗馬保護區(qū)中,落葉松死亡率最大。3.賽罕烏拉生態(tài)站中,樹木死亡率范圍在11.36~30.78%之間;興安盟五岔溝林場中,樹木死亡率范圍在0.41~12%之間;汗馬保護區(qū)中,樹木死亡率范圍在2.08~7.66%之間。4.在賽罕烏拉生態(tài)站以及興安盟五岔溝林場中,死亡樹木的徑級結構主要分布在10~...
【文章來源】: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內蒙古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樹木死亡格局
1.2.2 樹木死亡機制
2 研究區(qū)概況
2.1 地理位置
2.2 氣候條件
2.3 地質地貌
2.4 土壤狀況
2.5 植被狀況
3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3.1 研究內容
3.2 技術路線
3.3 數據分析
3.4 研究方法
3.4.1 樣地設置
3.4.2 樣地外業(yè)調查
4 結果與分析
4.1 落葉闊葉林的樹木死亡特征
4.2 針闊混交林的樹木死亡特征
4.3 針葉林的樹木死亡特征
4.4 不同林型樹木死亡特征對比研究
4.5 討論
4.5.1 樹木死亡與氣候變化的關系
4.5.2 樹木死亡與地理位置的關系
4.5.3 樹木死亡與樹種的關系
4.5.4 樹木死亡與徑級的關系
5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425341
【文章來源】: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內蒙古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樹木死亡格局
1.2.2 樹木死亡機制
2 研究區(qū)概況
2.1 地理位置
2.2 氣候條件
2.3 地質地貌
2.4 土壤狀況
2.5 植被狀況
3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3.1 研究內容
3.2 技術路線
3.3 數據分析
3.4 研究方法
3.4.1 樣地設置
3.4.2 樣地外業(yè)調查
4 結果與分析
4.1 落葉闊葉林的樹木死亡特征
4.2 針闊混交林的樹木死亡特征
4.3 針葉林的樹木死亡特征
4.4 不同林型樹木死亡特征對比研究
4.5 討論
4.5.1 樹木死亡與氣候變化的關系
4.5.2 樹木死亡與地理位置的關系
4.5.3 樹木死亡與樹種的關系
4.5.4 樹木死亡與徑級的關系
5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4253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lylw/34253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