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間伐強度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儲量估測與比較
發(fā)布時間:2021-08-21 04:22
間伐作為一種重要的營林技術措施,可通過調控林分密度,改善林分環(huán)境,促進林木生長。坡位作為常見的生境因子,主要作用于林木生長的土壤水分、肥力和土層深度。因此,圍繞杉木適宜生長的間伐強度和坡位開展科研工作,對于增加杉木林的經濟效益,改善其生物量、碳儲量,意義十分重大。以福建將樂國有林場杉木人工林為研究對象,分別設計了上、中、下三個坡位,各坡位分別設計了間伐強度為0%(未間伐),20%,25%,33%,50%,共計5種間伐強度的實驗樣地,對3a后不同間伐強度和坡位下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儲量的差異顯著性進行了比較,并針對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的生物量的變化規(guī)律建立了預測模型,能夠為當地科研單位和生產單位的活動提供決策支持,F有研究結論為:(1)間伐對杉木人工林各層的生物量和碳儲量均有影響,在間伐3a后,中度和弱度間伐有利于杉木林喬木層生物量和碳儲量的增長,而強度間伐不利于杉木林喬木層生物量和碳儲量的增加;灌木層、草本層的生物量和碳儲量隨著間伐強度的增加而增加;枯落物層的生物量隨著間伐強度的增加而減少;杉木人工林總生物量和碳儲量的變化規(guī)律同喬木層一致。(2)相同坡位不同間伐強度下,喬木層各組分、...
【文章來源】: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1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一l技術路線圈
不同間伐強度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儲量估測與比較??兩種:第一種以用蓄積間伐表示,第二種用株數間伐表示。其中蓄積??次被伐木蓄積占總蓄積的百分比,株數間伐強度是每一次被伐木數量??(王蒙等,2016)。本試驗區(qū)采用第二種表示方法,分為5個梯度:強??度,每隔1株間伐1株)、中度間伐(33%強度,每隔2株間伐1株),??5%強度,每隔3株間伐1株)、弱度間伐(20%強度,每隔4株間伐??(0%)(胡燦坤,1991;馬履一等,2007),于2013年進行間伐。??
Fig2.1?Standard?Field??數據分析方法??.1方差分析法??方差分析,由R.A.Fisher首次實驗在多個樣本均值(紀2),來判斷樣本差異性??與否的檢驗方法。由于各類因素的影響,研宄得到的數據是波動的。造成波動的??因有兩種,一是隨機因素(不可控),二是研宄中影響結果的可控因素。??方差分析是通過樣本的方差,求得若干處理中對檢測指標有顯著影響的處理。??.2方差齊性檢驗??方差齊性檢驗就是檢測不同水平下方差相同與否,Bartlett檢驗最常被使用,令??'2=士1(?-《) ̄?(4-丨)??",一?1?7?=?1???文(/7,-1)5;2?(4-2)??n-r^t??C?=?l+?,?1、.?Z-(?-^)"'?(4-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三種林分生物量估算方法的比較[J]. 董利虎,李鳳日.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12)
[2]大興安嶺東部天然落葉松林可加性林分生物量估算模型[J]. 董利虎,李鳳日. 林業(yè)科學. 2016(07)
[3]基于撫育間伐效應的落葉松人工林直徑分布動態(tài)模擬[J]. 王蒙,李鳳日.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08)
[4]間伐對杉木人工林生長的短期影響[J]. 張鵬,王新杰,韓金,盧妮妮.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6(02)
[5]中國森林生物量的空間分布及其影響因素[J]. 楊遠盛,張曉霞,于海艷,呂志遠. 西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5(06)
[6]不同林分密度油松人工林生物量分配模式[J]. 賈全全,羅春旺,劉琪璟,劉麗婷,李俊清. 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6)
[7]福建省馬尾松人工林林分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研究[J]. 林力. 福建林業(yè)科技. 2014(03)
[8]森林自疏過程中密度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J]. 蒙鳴濤. 吉林農業(yè). 2014(01)
[9]不同林分起源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構建[J]. 符利勇,雷淵才,孫偉,唐守正,曾偉生. 生態(tài)學報. 2014(06)
[10]間伐撫育對成熟期杉木胸徑生長的影響[J]. 羅炳貴. 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3(05)
碩士論文
[1]不同間伐強度對人工林碳儲量分布格局的影響[D]. 王倩玲.華東師范大學 2015
[2]華北落葉松人工林撫育間伐效果研究[D]. 徐國巧.河北農業(yè)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54866
【文章來源】: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1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一l技術路線圈
不同間伐強度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儲量估測與比較??兩種:第一種以用蓄積間伐表示,第二種用株數間伐表示。其中蓄積??次被伐木蓄積占總蓄積的百分比,株數間伐強度是每一次被伐木數量??(王蒙等,2016)。本試驗區(qū)采用第二種表示方法,分為5個梯度:強??度,每隔1株間伐1株)、中度間伐(33%強度,每隔2株間伐1株),??5%強度,每隔3株間伐1株)、弱度間伐(20%強度,每隔4株間伐??(0%)(胡燦坤,1991;馬履一等,2007),于2013年進行間伐。??
Fig2.1?Standard?Field??數據分析方法??.1方差分析法??方差分析,由R.A.Fisher首次實驗在多個樣本均值(紀2),來判斷樣本差異性??與否的檢驗方法。由于各類因素的影響,研宄得到的數據是波動的。造成波動的??因有兩種,一是隨機因素(不可控),二是研宄中影響結果的可控因素。??方差分析是通過樣本的方差,求得若干處理中對檢測指標有顯著影響的處理。??.2方差齊性檢驗??方差齊性檢驗就是檢測不同水平下方差相同與否,Bartlett檢驗最常被使用,令??'2=士1(?-《) ̄?(4-丨)??",一?1?7?=?1???文(/7,-1)5;2?(4-2)??n-r^t??C?=?l+?,?1、.?Z-(?-^)"'?(4-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三種林分生物量估算方法的比較[J]. 董利虎,李鳳日.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12)
[2]大興安嶺東部天然落葉松林可加性林分生物量估算模型[J]. 董利虎,李鳳日. 林業(yè)科學. 2016(07)
[3]基于撫育間伐效應的落葉松人工林直徑分布動態(tài)模擬[J]. 王蒙,李鳳日.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08)
[4]間伐對杉木人工林生長的短期影響[J]. 張鵬,王新杰,韓金,盧妮妮.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6(02)
[5]中國森林生物量的空間分布及其影響因素[J]. 楊遠盛,張曉霞,于海艷,呂志遠. 西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5(06)
[6]不同林分密度油松人工林生物量分配模式[J]. 賈全全,羅春旺,劉琪璟,劉麗婷,李俊清. 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6)
[7]福建省馬尾松人工林林分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研究[J]. 林力. 福建林業(yè)科技. 2014(03)
[8]森林自疏過程中密度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J]. 蒙鳴濤. 吉林農業(yè). 2014(01)
[9]不同林分起源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構建[J]. 符利勇,雷淵才,孫偉,唐守正,曾偉生. 生態(tài)學報. 2014(06)
[10]間伐撫育對成熟期杉木胸徑生長的影響[J]. 羅炳貴. 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3(05)
碩士論文
[1]不同間伐強度對人工林碳儲量分布格局的影響[D]. 王倩玲.華東師范大學 2015
[2]華北落葉松人工林撫育間伐效果研究[D]. 徐國巧.河北農業(yè)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548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lylw/33548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