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氮沉降研究去葉對楊樹幼苗生長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8-17 02:28
大氣氮沉降作為一種全球性的環(huán)境變化,直接影響到植物生長發(fā)育與生理功能,對植物能源分配與整體生長發(fā)育有著重要影響。而且由于生長冗余的存在,植物消耗了大量能量供給冗余器官進行生長發(fā)育。因此在大氣氮沉降逐年增加的背景下,通過人工減少生長冗余對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對系統(tǒng)研究器官冗余與林木生長的關系與對樹木生產力維持具有重要理論意義。本研究以歐美楊107為實驗材料,通過施加不同濃度的氮肥以模擬氮沉降環(huán)境,研究葉片冗余對楊樹幼苗生理功能產生的影響,進而探究植物應對大氣氮沉降等環(huán)境變化下自身產生的補償性生理作用及生長策略的調整。研究結果表明:.(1)氮素與去葉均會提高楊樹幼苗幼苗葉綠素含量與葉片比葉重,這說明氮素添加與去葉處理均會提高植物光合速率及生物量累積量,然而外界環(huán)境中氮素含量過高會導致楊樹幼苗產生生長冗余,不利于其成材。而人為進行去葉處理有利于去除生長冗余,進而提高光合產物的積累與利用率;因此,一定程度的大氣氮沉降有利于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長發(fā)育,而在此基礎上進行低強度去葉操作有利于植株體內氮元素的再分配趨于平衡,也可削弱生長冗余的不利影響。(2)植物葉片氮磷比在低氮與中氮環(huán)境下均呈現增加趨勢,...
【文章來源】:山東農業(yè)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氮素濃度與去葉處理下對楊樹幼苗比葉重的影響
模擬氮沉降研究去葉對楊樹幼苗幼苗生長的影響理下相比于其他組存在顯著上升趨勢(P > 0.05),而 2 級根不同處理下根系形態(tài)指標差異不顯著。在 3 級根中低氮與中氮對根長度、表面積均有顯著促進作用。中去葉脅迫下楊樹幼苗 1級根各處理組之間無顯著差異,2 級根數據顯示中氮與高氮顯著促進了根表面積生長。3 級根數據顯示低氮與中氮環(huán)境中根系長度、表面積、體積均顯著高于高氮環(huán)境。而在高去葉脅迫環(huán)境中,中高氮處理均顯著增加了楊樹幼苗 1 級根長度、表面積與體積,而且中高氮環(huán)境對 3 級根的根系形態(tài)指標均有顯著抑制作用。就氮素濃度來說,3級根受氮素濃度影響變化最大,高氮環(huán)境中各指標均顯著低于低氮中氮環(huán)境,而在低氮中氮處理中 3 級根長度、表面積也呈現出顯著差異。
22圖 5 去葉強度及氮素濃度對楊樹幼苗細根解剖結構的影響,其中橫坐標表示去葉面積占葉片總面積的百分比Fig. 5 Effects of defoliation intensity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 on fine root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Poplar,the abscissaindicates the proportion of the percentage of de-leaf area to the total area of the leaves.氮素的施加與去葉處理對楊樹幼苗根系形態(tài)的影響可能與其功能相關,這可能影響到根系的運輸作用速率。圖 6 顯示了在去葉處理與氮素濃度交互作用下楊樹幼苗 1-3 級細根維根比與皮層厚度的變化。在進行去葉處理后楊樹幼苗 1 級根中維根比與去葉強度以及 3 級根維根比變化呈現出低強度去葉與中強度去葉下相同趨勢、高強度下趨勢截然不同的狀況。其中在中低強度去葉下楊樹幼苗 1 級根皮層厚度隨著去葉強度的增加逐漸降低,而高強度下隨著去葉強度的增加逐漸升高;1級根維根比與其有著相反的趨勢。在 3 級根中,不管是在何種去葉強度下,中氮環(huán)境均顯著促進了楊樹幼苗維根比的增長,這說明氮素對楊樹幼苗細根的生長具有相關性。這說明土壤中高濃度氮含
本文編號:3346875
【文章來源】:山東農業(yè)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氮素濃度與去葉處理下對楊樹幼苗比葉重的影響
模擬氮沉降研究去葉對楊樹幼苗幼苗生長的影響理下相比于其他組存在顯著上升趨勢(P > 0.05),而 2 級根不同處理下根系形態(tài)指標差異不顯著。在 3 級根中低氮與中氮對根長度、表面積均有顯著促進作用。中去葉脅迫下楊樹幼苗 1級根各處理組之間無顯著差異,2 級根數據顯示中氮與高氮顯著促進了根表面積生長。3 級根數據顯示低氮與中氮環(huán)境中根系長度、表面積、體積均顯著高于高氮環(huán)境。而在高去葉脅迫環(huán)境中,中高氮處理均顯著增加了楊樹幼苗 1 級根長度、表面積與體積,而且中高氮環(huán)境對 3 級根的根系形態(tài)指標均有顯著抑制作用。就氮素濃度來說,3級根受氮素濃度影響變化最大,高氮環(huán)境中各指標均顯著低于低氮中氮環(huán)境,而在低氮中氮處理中 3 級根長度、表面積也呈現出顯著差異。
22圖 5 去葉強度及氮素濃度對楊樹幼苗細根解剖結構的影響,其中橫坐標表示去葉面積占葉片總面積的百分比Fig. 5 Effects of defoliation intensity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 on fine root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Poplar,the abscissaindicates the proportion of the percentage of de-leaf area to the total area of the leaves.氮素的施加與去葉處理對楊樹幼苗根系形態(tài)的影響可能與其功能相關,這可能影響到根系的運輸作用速率。圖 6 顯示了在去葉處理與氮素濃度交互作用下楊樹幼苗 1-3 級細根維根比與皮層厚度的變化。在進行去葉處理后楊樹幼苗 1 級根中維根比與去葉強度以及 3 級根維根比變化呈現出低強度去葉與中強度去葉下相同趨勢、高強度下趨勢截然不同的狀況。其中在中低強度去葉下楊樹幼苗 1 級根皮層厚度隨著去葉強度的增加逐漸降低,而高強度下隨著去葉強度的增加逐漸升高;1級根維根比與其有著相反的趨勢。在 3 級根中,不管是在何種去葉強度下,中氮環(huán)境均顯著促進了楊樹幼苗維根比的增長,這說明氮素對楊樹幼苗細根的生長具有相關性。這說明土壤中高濃度氮含
本文編號:33468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lylw/33468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