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質對杉木葉Rubisco酶和ATP合酶基因表達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7-28 06:29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國南方最重要的用材樹種,我國亞熱帶地區(qū)最主要的用材樹種之一。我國是一個木材緊缺大國,為滿足目前木材對市場的需求,同時也為了提高杉木人工林的生長質量,這必然促使林業(yè)科技工作者尋找一種實現(xiàn)杉木速生、豐產、優(yōu)質的途徑——提高杉木光合作用能力。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礎都要以賴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學反應,光合作用進行的原動力是光。光對植物生長發(fā)育具有較大的影響,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增加體積和干重。但是光質與光強和光周期相比,光質對植物生理和形態(tài)的影響更為復雜,光是植物生長發(fā)育的重要調控因子。光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直接能量來源,也是調節(jié)植物生長發(fā)育的關鍵信息源。目前,對杉木C3光合酶基因報道很少,且研究杉木C3關鍵酶基因在調控光合作用以及抗逆能力方面的作用更為少見。本研究以一年生杉木020扦插苗為試驗對象,應用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組織化學、遺傳學和生物信息學等分析手段,通過溫室培養(yǎng),應用杉木轉錄組數(shù)據(jù),在杉木C3光合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的基礎上,分析紅藍光不同光質配比條件下杉木新生葉片不同發(fā)育時期光合酶基因的定量表達,以及分析...
【文章來源】: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圖文】:
技術路線圖
2杉木ClLSMT基因和ClF1F0-ATP基因的克隆12圖2-1杉木總RNA電泳圖Figure2-1solationofRNAofCunninghamialanceolata2.3.2杉木ClLSMT基因的克隆分析利用轉錄組分析獲得已知杉木的DNA序列,取檢測合格的020杉木幼苗葉片總RNA,使用逆轉錄試劑盒來合成cDNA,并進行PCR擴增,通過電泳得到特異性單條帶(圖2-2),大約為1400bp左右,結果與預期相符,隨后將目的基因的PCR產物送至鉑尚生物公司進行測序,目的片段進行測序后獲得了長度為1479bp的序列,命名為ClLSMT。克隆杉木ClLSMT基因與擬南芥Rubisco甲基轉移酶家族蛋白相似,有研究表明,豌豆RubiscoLSMT大亞基甲基轉移酶[75]的晶體分析表明結合AdoMet(S-adenosyl-L-methionine)區(qū)的結構在SET結構甲基轉移酶中十分保守。所以將新克隆的杉木Rubisco酶命名為ClLSMT基因,將為探討ClLSMT基因與杉木生長發(fā)育的關系奠定重要基矗圖2-2ClLSMT基因Figure2-2ClLSMTgene2.3.3杉木ClF1F0-ATP基因的克隆分析利用轉錄組分析獲得已知杉木的DNA序列,取檢測合格的020杉木幼苗葉片總RNA,使用逆轉錄試劑盒來合成cDNA,并進行PCR擴增,通過電泳得到
2杉木ClLSMT基因和ClF1F0-ATP基因的克隆12圖2-1杉木總RNA電泳圖Figure2-1solationofRNAofCunninghamialanceolata2.3.2杉木ClLSMT基因的克隆分析利用轉錄組分析獲得已知杉木的DNA序列,取檢測合格的020杉木幼苗葉片總RNA,使用逆轉錄試劑盒來合成cDNA,并進行PCR擴增,通過電泳得到特異性單條帶(圖2-2),大約為1400bp左右,結果與預期相符,隨后將目的基因的PCR產物送至鉑尚生物公司進行測序,目的片段進行測序后獲得了長度為1479bp的序列,命名為ClLSMT。克隆杉木ClLSMT基因與擬南芥Rubisco甲基轉移酶家族蛋白相似,有研究表明,豌豆RubiscoLSMT大亞基甲基轉移酶[75]的晶體分析表明結合AdoMet(S-adenosyl-L-methionine)區(qū)的結構在SET結構甲基轉移酶中十分保守。所以將新克隆的杉木Rubisco酶命名為ClLSMT基因,將為探討ClLSMT基因與杉木生長發(fā)育的關系奠定重要基矗圖2-2ClLSMT基因Figure2-2ClLSMTgene2.3.3杉木ClF1F0-ATP基因的克隆分析利用轉錄組分析獲得已知杉木的DNA序列,取檢測合格的020杉木幼苗葉片總RNA,使用逆轉錄試劑盒來合成cDNA,并進行PCR擴增,通過電泳得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氮素形態(tài)對杉木幼苗側根生長和葉片光合特性的影響[J]. 葉義全,羅紅艷,李茂,劉曉霞,曹光球,許珊珊. 西北植物學報. 2018(11)
[2]葡萄CO4基因的克隆及其對光質響應的表達分析[J]. 范琪,馬彥妮,陳佰鴻,左存武,毛娟. 華北農學報. 2018(04)
[3]光強和光質對大豆幼苗形態(tài)及光合特性的影響[J]. 程亞嬌,諶俊旭,王仲林,范元芳,陳思宇,李澤林,劉沁林,李中川,楊峰,楊文鈺.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8(14)
[4]不同顏色濾光膜套袋對‘碭山酥梨’果實品質及礦質元素含量的影響[J]. 孔佳君,曹鵬,吳瀟,袁亞洲,余珮嘉,陶書田,張紹鈴. 園藝學報. 2018(06)
[5]植物葉片光合作用的氣孔與非氣孔限制研究綜述[J]. 高冠龍,馮起,張小由,司建華,魚騰飛. 干旱區(qū)研究. 2018(04)
[6]不同逆境脅迫下杉木Cu/Zn-SOD基因表達分析[J]. 饒麗莎,許珊珊,黃田盛,王培,曹光球,林思祖. 森林與環(huán)境學報. 2018(01)
[7]不同光質對木荷、杉木幼苗葉片葉綠素熒光參數(shù)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 劉青青,馬祥慶,黃智軍,李艷娟,莊正,朱晨曦,劉博. 生態(tài)學雜志. 2018(03)
[8]轉玉米C4光合途徑pepc、ppdk、nadp-me基因擬南芥光合特性對強光脅迫的反應[J]. 李小博,許為鋼,雷明月,張慶琛,王會偉,李艷,華夏,高崇. 分子植物育種. 2017(03)
[9]玉米C4光合酶基因導入對擬南芥光合特性及抗旱性的影響[J]. 雷明月,許為鋼,李小博,張慶琛,王會偉,張磊,方宇輝,李艷,李春鑫. 麥類作物學報. 2017(01)
[10]導入外源玉米C4型NADP-ME基因對小麥光合效能的影響[J]. 王永霞,杜新華,許為鋼,齊學禮,李艷,王會偉,胡琳. 作物學報. 2016(04)
博士論文
[1]不同紅藍光配比對桑樹幼苗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D]. 胡舉偉.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三個淡水紅藻類群基于rbcL基因的適應性進化及共進化分析[D]. 韓雨昕.山西大學 2019
[2]甜椒幼苗光合作用對不同光質的響應及其機制[D]. 辛國鳳.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9
[3]不同光周期和光質配比對番茄和辣椒苗生長的影響[D]. 何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7
[4]光質配比對生菜生長、品質及養(yǎng)分吸收的影響[D]. 伍潔.華南農業(yè)大學 2016
[5]蛋白質跨膜結構與二硫鍵連接模式研究[D]. 裔東亮.上海交通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307415
【文章來源】: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圖文】:
技術路線圖
2杉木ClLSMT基因和ClF1F0-ATP基因的克隆12圖2-1杉木總RNA電泳圖Figure2-1solationofRNAofCunninghamialanceolata2.3.2杉木ClLSMT基因的克隆分析利用轉錄組分析獲得已知杉木的DNA序列,取檢測合格的020杉木幼苗葉片總RNA,使用逆轉錄試劑盒來合成cDNA,并進行PCR擴增,通過電泳得到特異性單條帶(圖2-2),大約為1400bp左右,結果與預期相符,隨后將目的基因的PCR產物送至鉑尚生物公司進行測序,目的片段進行測序后獲得了長度為1479bp的序列,命名為ClLSMT。克隆杉木ClLSMT基因與擬南芥Rubisco甲基轉移酶家族蛋白相似,有研究表明,豌豆RubiscoLSMT大亞基甲基轉移酶[75]的晶體分析表明結合AdoMet(S-adenosyl-L-methionine)區(qū)的結構在SET結構甲基轉移酶中十分保守。所以將新克隆的杉木Rubisco酶命名為ClLSMT基因,將為探討ClLSMT基因與杉木生長發(fā)育的關系奠定重要基矗圖2-2ClLSMT基因Figure2-2ClLSMTgene2.3.3杉木ClF1F0-ATP基因的克隆分析利用轉錄組分析獲得已知杉木的DNA序列,取檢測合格的020杉木幼苗葉片總RNA,使用逆轉錄試劑盒來合成cDNA,并進行PCR擴增,通過電泳得到
2杉木ClLSMT基因和ClF1F0-ATP基因的克隆12圖2-1杉木總RNA電泳圖Figure2-1solationofRNAofCunninghamialanceolata2.3.2杉木ClLSMT基因的克隆分析利用轉錄組分析獲得已知杉木的DNA序列,取檢測合格的020杉木幼苗葉片總RNA,使用逆轉錄試劑盒來合成cDNA,并進行PCR擴增,通過電泳得到特異性單條帶(圖2-2),大約為1400bp左右,結果與預期相符,隨后將目的基因的PCR產物送至鉑尚生物公司進行測序,目的片段進行測序后獲得了長度為1479bp的序列,命名為ClLSMT。克隆杉木ClLSMT基因與擬南芥Rubisco甲基轉移酶家族蛋白相似,有研究表明,豌豆RubiscoLSMT大亞基甲基轉移酶[75]的晶體分析表明結合AdoMet(S-adenosyl-L-methionine)區(qū)的結構在SET結構甲基轉移酶中十分保守。所以將新克隆的杉木Rubisco酶命名為ClLSMT基因,將為探討ClLSMT基因與杉木生長發(fā)育的關系奠定重要基矗圖2-2ClLSMT基因Figure2-2ClLSMTgene2.3.3杉木ClF1F0-ATP基因的克隆分析利用轉錄組分析獲得已知杉木的DNA序列,取檢測合格的020杉木幼苗葉片總RNA,使用逆轉錄試劑盒來合成cDNA,并進行PCR擴增,通過電泳得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氮素形態(tài)對杉木幼苗側根生長和葉片光合特性的影響[J]. 葉義全,羅紅艷,李茂,劉曉霞,曹光球,許珊珊. 西北植物學報. 2018(11)
[2]葡萄CO4基因的克隆及其對光質響應的表達分析[J]. 范琪,馬彥妮,陳佰鴻,左存武,毛娟. 華北農學報. 2018(04)
[3]光強和光質對大豆幼苗形態(tài)及光合特性的影響[J]. 程亞嬌,諶俊旭,王仲林,范元芳,陳思宇,李澤林,劉沁林,李中川,楊峰,楊文鈺.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8(14)
[4]不同顏色濾光膜套袋對‘碭山酥梨’果實品質及礦質元素含量的影響[J]. 孔佳君,曹鵬,吳瀟,袁亞洲,余珮嘉,陶書田,張紹鈴. 園藝學報. 2018(06)
[5]植物葉片光合作用的氣孔與非氣孔限制研究綜述[J]. 高冠龍,馮起,張小由,司建華,魚騰飛. 干旱區(qū)研究. 2018(04)
[6]不同逆境脅迫下杉木Cu/Zn-SOD基因表達分析[J]. 饒麗莎,許珊珊,黃田盛,王培,曹光球,林思祖. 森林與環(huán)境學報. 2018(01)
[7]不同光質對木荷、杉木幼苗葉片葉綠素熒光參數(shù)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 劉青青,馬祥慶,黃智軍,李艷娟,莊正,朱晨曦,劉博. 生態(tài)學雜志. 2018(03)
[8]轉玉米C4光合途徑pepc、ppdk、nadp-me基因擬南芥光合特性對強光脅迫的反應[J]. 李小博,許為鋼,雷明月,張慶琛,王會偉,李艷,華夏,高崇. 分子植物育種. 2017(03)
[9]玉米C4光合酶基因導入對擬南芥光合特性及抗旱性的影響[J]. 雷明月,許為鋼,李小博,張慶琛,王會偉,張磊,方宇輝,李艷,李春鑫. 麥類作物學報. 2017(01)
[10]導入外源玉米C4型NADP-ME基因對小麥光合效能的影響[J]. 王永霞,杜新華,許為鋼,齊學禮,李艷,王會偉,胡琳. 作物學報. 2016(04)
博士論文
[1]不同紅藍光配比對桑樹幼苗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D]. 胡舉偉.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三個淡水紅藻類群基于rbcL基因的適應性進化及共進化分析[D]. 韓雨昕.山西大學 2019
[2]甜椒幼苗光合作用對不同光質的響應及其機制[D]. 辛國鳳.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9
[3]不同光周期和光質配比對番茄和辣椒苗生長的影響[D]. 何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7
[4]光質配比對生菜生長、品質及養(yǎng)分吸收的影響[D]. 伍潔.華南農業(yè)大學 2016
[5]蛋白質跨膜結構與二硫鍵連接模式研究[D]. 裔東亮.上海交通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3074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lylw/33074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