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熱帶海岸多種鄉(xiāng)土樹種海防林的構建及群落動態(tài)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8 09:00
在木麻黃海防林下分別采用單種鄉(xiāng)土樹種和多種鄉(xiāng)土樹種與木麻黃混交2類方式進行種植,對鄉(xiāng)土樹種的存活率、生長情況以及環(huán)境因子等進行了持續(xù)性的觀測,并對2類種植方式樣地中的鄉(xiāng)土樹種的生長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表明:在木麻黃海岸防護林中混交種植的鄉(xiāng)土樹種大都能夠成林。經過5 a的生長,7種鄉(xiāng)土種樹木中草海桐和露兜的存活率最高(48.89%),水黃皮次之(42.22%),海棠果的最低(13.33%)。多種混交樣地植物平均株高、基徑分別從75.2、1.3 cm增長至185.4、5.1 cm。4種喬木樹種中水黃皮的生長量增量最大,其次為海棠果和黃槿,小葉榕的生長量增量相對較小;3種灌木中草海桐的生長量增量較大,苦郎樹、露兜次之。水黃皮和小葉榕的平均相對生長量增量和光合作用強度均表現(xiàn)為多種混交樣地大于單種混交樣地,且2種類型樣地中水黃皮的各類生長指標均大于小葉榕。多種混交樣地和單種混交樣地的土壤含水量與土壤pH值均有顯著提高。鄉(xiāng)土樹種在混交林中生長良好,且顯著地改善了混交林的土壤環(huán)境,可用鄉(xiāng)土樹種構建混交林型的海防林。
【文章來源】:西南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 2020,40(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水鹽脅迫對榕樹的生理生化影響的研究[J]. 林龍,羅佳佳,劉酉琳,楊先吉,張國防. 西南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 2020(01)
[2]杉蓮混交林中乳源木蓮生長形質、空間利用能力的混交比例效應[J]. 歐建德,吳志莊,康永武. 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01)
[3]桉樹擇伐后套種3種闊葉樹的生長及土壤理化性狀效應分析[J]. 許冰,李寶福,鄭耀三,吳云忠,何德鎮(zhèn).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9(04)
[4]西沙群島草海桐的抗逆生物學特性[J]. 徐貝貝,劉楠,任海,王馨慧,劉念,簡曙光. 廣西植物. 2018(10)
[5]苦郎樹扦插育苗及其苗木對木麻黃化感作用的響應[J]. 袁秋進,羅炘武,劉強,王曉龍,馮劍,王瑾. 湖北農業(yè)科學. 2017(02)
[6]沙質海岸后側木麻黃臺灣欒樹混交造林初步研究[J]. 李茂瑾. 綠色科技. 2016(17)
[7]平潭沙地木麻黃大葉相思混交造林效果研究[J]. 林平華. 綠色科技. 2016(07)
[8]物種多樣性對植物生長與土壤鎘污染修復的影響[J]. 楊揚,王曉燕,王江,趙婷婷,陳思婭,邵丹丹,徐佳.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6(06)
[9]福建柏與馬尾松混交造林模式的環(huán)境效應與生長分析[J]. 王青天.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3(03)
[10]水黃皮種子發(fā)芽試驗的初步研究[J]. 阮長林,馮劍,劉強,王瑾,王曉龍.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3(04)
碩士論文
[1]海南2種鄉(xiāng)土灌木的繁育技術及2種灌木在海防林中的應用[D]. 羅炘武.海南師范大學 2016
[2]海南島海岸鄉(xiāng)土樹種欖仁樹、蓮葉桐的育苗和在木麻黃海防林下種植試驗研究[D]. 馮劍.海南師范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236373
【文章來源】:西南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 2020,40(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水鹽脅迫對榕樹的生理生化影響的研究[J]. 林龍,羅佳佳,劉酉琳,楊先吉,張國防. 西南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 2020(01)
[2]杉蓮混交林中乳源木蓮生長形質、空間利用能力的混交比例效應[J]. 歐建德,吳志莊,康永武. 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01)
[3]桉樹擇伐后套種3種闊葉樹的生長及土壤理化性狀效應分析[J]. 許冰,李寶福,鄭耀三,吳云忠,何德鎮(zhèn).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9(04)
[4]西沙群島草海桐的抗逆生物學特性[J]. 徐貝貝,劉楠,任海,王馨慧,劉念,簡曙光. 廣西植物. 2018(10)
[5]苦郎樹扦插育苗及其苗木對木麻黃化感作用的響應[J]. 袁秋進,羅炘武,劉強,王曉龍,馮劍,王瑾. 湖北農業(yè)科學. 2017(02)
[6]沙質海岸后側木麻黃臺灣欒樹混交造林初步研究[J]. 李茂瑾. 綠色科技. 2016(17)
[7]平潭沙地木麻黃大葉相思混交造林效果研究[J]. 林平華. 綠色科技. 2016(07)
[8]物種多樣性對植物生長與土壤鎘污染修復的影響[J]. 楊揚,王曉燕,王江,趙婷婷,陳思婭,邵丹丹,徐佳.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6(06)
[9]福建柏與馬尾松混交造林模式的環(huán)境效應與生長分析[J]. 王青天.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3(03)
[10]水黃皮種子發(fā)芽試驗的初步研究[J]. 阮長林,馮劍,劉強,王瑾,王曉龍.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3(04)
碩士論文
[1]海南2種鄉(xiāng)土灌木的繁育技術及2種灌木在海防林中的應用[D]. 羅炘武.海南師范大學 2016
[2]海南島海岸鄉(xiāng)土樹種欖仁樹、蓮葉桐的育苗和在木麻黃海防林下種植試驗研究[D]. 馮劍.海南師范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2363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lylw/32363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