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桉樹肥料利用率差異及根系轉(zhuǎn)錄組比較研究
【學位單位】: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S792.39
【部分圖文】:
圖 2-1 總 RNA 瓊脂糖凝膠電泳-1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of tRaw reads),通過數(shù)據(jù)過濾處理et al., 2011)對干凈讀序進選擇每條轉(zhuǎn)錄本序列中最長的-redundant Protein Sequence DSwiss-Prot protein Sequencef Genes and Genomes, 京都基s of Proteins, 蛋白直系同源數(shù)基因的相似性得到功能注釋
cb b babb cbededd00.21 2 3 4 5 6 7 8 9babaa aab abbaecbcabadececdcdaa aabcabdbc00.050.10.150.20.250.30.350.40.451 2 3 4 5 6 7 8 9累積量(g·株皮1-)kinScumauationlg·plant(1-)Cabbcab0.50.60.70.80.91-)uationlg·plant(1-)E
圖 5-4 基因家族韋恩圖Figure 5-4 Gene family Wayne diagramL 表示大花序桉。camaldulensis and ECL represent E. cloeziana.拷貝同源基因分析源基因,按照其對應的基因家族在各物種中的同源基因兩類基因集,總共找到 9 544 對單拷序列比對,利用 Ka/Ks Calculator Toolbox(版替換/同義替換)值,其中有 8 929 對單拷貝同有 ka 或 ks 值。這 8929 對單拷貝同源基因的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忠秀;包雪梅;于家伊;卓榮德;;我國桉樹人工林施肥現(xiàn)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桉樹科技;2013年04期
2 袁渭陽;李賢偉;張健;;巨桉枯落物持水特性、細根生物量及其關系[J];桉樹科技;2013年03期
3 陳少雄;陳小菲;;我國桉樹經(jīng)營的技術(shù)問題與思考[J];桉樹科技;2013年03期
4 蔣春云;馬秀靈;沈曉艷;李燕;趙彥修;;植物碳酸酐酶的研究進展[J];植物生理學報;2013年06期
5 樊東函;榮薏;梁剛;蔡林;呂月保;;尾巨桉萌芽林土壤肥力變化及施肥研究[J];桉樹科技;2013年02期
6 鄧敏捷;董焱鵬;趙振利;張曉申;范國強;;基于Illumina高通量測序的泡桐轉(zhuǎn)錄組研究[J];林業(yè)科學;2013年06期
7 林鄭和;鐘秋生;陳常頌;陳志輝;游小妹;;不同供鉀水平對茶樹幼苗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J];茶葉科學;2013年03期
8 邵彩虹;李瑤;錢銀飛;邱才飛;彭春瑞;劉光榮;謝金水;;養(yǎng)分脅迫對威優(yōu)916生育后期根系衰老影響的蛋白質(zhì)組學分析[J];華北農(nóng)學報;2013年02期
9 王力朋;晏紫伊;李吉躍;王軍輝;何茜;蘇艷;陳博;馬建偉;董菊蘭;;指數(shù)施肥對楸樹無性系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態(tài)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12年23期
10 王力朋;李吉躍;王軍輝;何茜;蘇艷;;指數(shù)施肥對楸樹無性系幼苗生長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響[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管培軍;山東省砂石山地6個造林樹種根系形態(tài)的比較[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2 王昌熙;尾巨桉苗木生長及根系生理對施肥的響應[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4年
3 李慧;桉樹基肥利用率與需肥量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2年
4 孫利濤;施肥對楊樹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5 臧國長;閩南尾巨桉施肥與營養(yǎng)診斷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8560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lylw/2856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