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種源山桐子開花結實的生理響應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792.99
【圖文】:
3.1 山桐子種質資源及分布山桐子屬(Idesia Maxim.)中僅有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一個種,但是有福建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 var. fujiaueusis (G. S. Fau) S. S. Lai )、長果山桐子(Idesialycarpa Maxim. var. lougicarpa S. S. Lai)和毛葉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 var. vestitaiels)三個變種。福建山桐子的變種與原變種之間的區(qū)別是:葉片相對較小,長約 4-8cm,約 3-6cm;葉柄稍短,長約 2-4cm;果序長 7-12cm;果梗、葉片等表面有棕黃色柔毛,產福建、江西,主要生于海拔 800m 的山地林中(樊國盛,1996)。長果山桐子變種和原變的區(qū)別是:花梗比較長,長 2-5cm;成熟果實相對比較大,長 1.5-2.5cm,直徑 1-2cm 左,呈卵形或倒卵形;葉片先端通常呈尾狀;產于江西、廣東等省區(qū),主要生長在海拔0-1300m 的淺山區(qū)闊葉林中(劉震、王玲,2000)。毛葉山桐子變種與原變種之間的區(qū)別:葉下面有密的柔毛,呈棕灰色,脈腋無叢毛;葉柄有短毛,花序梗有密毛,成熟果實呈形或橢球形,血紅色;垂直分布比原變種高,通常在海拔 800-1900m 的環(huán)境下生長,海 800m 以下很難見到。山桐子產于陜西、甘肅、河南三省的南部和上海、江蘇、浙江、安、福建、山東和臺灣、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區(qū)(圖 1),主要分布在海拔 800-3100m 的山區(qū)的落葉闊葉林和深山區(qū)之中(朱報著等,2005)。
而有些種源開的花中只有雌花,在此客觀條件下,對開雄花的山桐子不分種源選取15株標準木作為觀測對象,如圖2所示,可以看出雄花的花軸長度在逐漸地伸長,但是4月6日至4月18日出現(xiàn)一個伸長的速度由快到緩,之后再次快速增長,到4月22日開始減緩,直至4月26日停止伸長達最大值24cm。有極少數(shù)還在盛開,到5月3日左右,河南農業(yè)大學林學試驗基地的山桐子雄花已經完全衰敗。山桐子雄花花序寬度的總體趨勢在緩慢增加,4月14日至18日生長稍快,18日長度達到6cm,之后進入停滯期,22日半徑再次增大至30日平均值達到7.5mm后不再變化。所有觀測對象的最大值為9.3cm
圖 2 山桐子開花物候生長動態(tài)Fig2 Dynamic changes of flowering phenology of Idesia Maxim.同樣給開雌花的山桐子不分種源的選擇 6 株標準木作為觀測對象,由圖可以看出,雌花花軸的伸長時間較雄花晚且快,大部分雌花花序最終的長度較雄花更長,雌花花序上的小花排列較為密集,但其半徑卻大部分沒有雄花那樣的變化,且雌花花序寬度相對雄花花序寬度來說稍窄,一直呈緩慢上升趨勢。到 5 月 4 日達到 6.9cm 后穩(wěn)定。所有觀測對象花序寬度最大值 7.4cm,最小值為 6.2cm。山桐子雄花不同花期形態(tài)的變化如圖 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艷梅;王海洋;代莉;李非;劉震;;不同低溫處理對12個種源山桐子種子休眠解除的影響[J];山東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1期
2 張磊;蘭俊;王建忠;熊濤;;山桐子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J];林業(yè)科技;2014年06期
3 孫洪剛;張建國;段愛國;;杉木人工林自然整枝進程研究[J];林業(yè)科學研究;2014年05期
4 賈然然;唐曉姍;董娜;唐琳;陳放;;毛葉山桐子果實成熟度對種子發(fā)芽與果實油品質的影響[J];種子;2014年09期
5 趙君全;王海波;王孝娣;王寶亮;鄭曉翠;史祥賓;劉鳳之;;設施栽培條件下‘夏黑’葡萄花芽分化規(guī)律及環(huán)境影響因子研究[J];果樹學報;2014年05期
6 柳覲;倪書邦;宮麗丹;孔廣紅;賀熙勇;;澳洲堅果葉面積測定方法比較[J];中國農學通報;2014年25期
7 李緒友;汪焱軍;王海東;王波;屈萬芹;;山桐子幼根離體培養(yǎng)技術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4年Z2期
8 王艷梅;姚順陽;劉宇新;劉震;王東洪;;3種源山桐子冬芽休眠及萌發(fā)的溫度特性分析[J];河南科學;2013年12期
9 唐曉姍;葉揚;安小龍;唐琳;;不同貯藏方法對山桐子種子發(fā)芽的影響[J];種子;2013年12期
10 楊恩讓;劉曉敏;解慶;;山桐子離體培養(yǎng)植株再生[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海洋;山桐子無性繁殖技術研究[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蔡齊飛;不同種源與家系山桐子苗木生長差異的研究[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5年
3 王東洪;不同種源山桐子冬芽休眠的溫度特性研究[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2年
4 王偉;不同種源山桐子種子休眠的溫度特性研究[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1年
5 李麗;高山杜鵑開花過程中生理生化及花色素的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李大偉;山桐子主要性狀變異及優(yōu)株選擇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0年
7 何應會;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果實油脂轉化期光合特性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0年
8 李璐;石斛蘭試管開花及其分子機制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0年
9 楊文文;莧菜離體培養(yǎng)與試管開花以及幼苗生長的微重力效應[D];福建農林大學;2010年
10 劉曉敏;山桐子繁殖及組織培養(yǎng)技術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7493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lylw/2749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