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麗輪枝菌致病相關基因VdNOP12及VdLHS1的功能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4-16 10:43
大麗輪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屬于半知菌類輪枝孢屬真菌,寄主范圍極廣,可引起200多種雙子葉植物的黃萎病;其中由其引起的棉花黃萎病被稱為棉花的“癌癥”,是制約我國棉花生產(chǎn)的主要因素之一。雖然目前棉花黃萎病的侵染循環(huán)比較清楚,但是由于大麗輪枝菌的微菌核在土壤中存活時間長、抗病育種滯后和缺乏環(huán)境友好且防治效果好的殺菌劑等因素導致該病害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手段。研究大麗輪枝菌的致病機理是設計有效防治策略的基礎性工作。本研究以落葉型大麗輪枝菌Vd991的T-DNA插入突變體庫為材料,對其中294個T-DNA插入突變體在寄主棉花上進行致病力篩選,共獲得9個與野生型Vd991菌株相比致病力顯著降低的突變體。Southern雜交結果表明9個突變體中只有1個突變體的T-DNA為雙拷貝插入,其余8個突變體均為單拷貝插入,單拷貝插入率為88.9%。生物學特性分析發(fā)現(xiàn)T-DNA的插入導致這些突變體在生長速率和產(chǎn)孢量等方面與野生型Vd991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借助hiTAIL-PCR(high-efficiency 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
【文章來源】: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9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大麗輪枝菌致病缺陷型T-DNA突變體的篩選Fig.2.1Evaluatingthepathogenicityofmutant
A:PCR檢測Hyg;B:Southern 雜交檢測T-DNA插入拷貝數(shù)。A: PCR analysis of the Hyg. B: Southern blot analysis of copy number of T-DNA.圖2.2 突變體中潮霉素基因以及T-DNA插入拷貝數(shù)的檢測Fig.2.2 Analysis of hygromycin gene and T-DNA copy number in the Vd991 andpathogeniciy-defective T-DNA mutants2.3.3 致病缺陷型突變體的生物學表型分析在營養(yǎng)比較豐富的 CM 培養(yǎng)基上,突變體菌株和野生型 Vd991 相比,在菌落生長速率和產(chǎn)孢量上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但是未發(fā)現(xiàn)有產(chǎn)生微菌核的突變體(圖 2.3A)。將直徑約為 5 mm 的菌餅接種到 CM 培養(yǎng)基的中央,10 天后分別測量野生型和突變體菌落直徑后計算生長速率,結果表明,與野生型 Vd991 每天 3.49±0.42 mm 的生長速率相比,突變體 M12A11、M12B05、M12H01、M13E01 和 M13H10 的生長速率下降極顯著(p<0.01);其中突變體 M13E01 與野生型相比生長速率最慢
突變體 M12B05,M12B10 和 M13H08 產(chǎn)孢量與野生型相比雖略有下降但差異不顯著(圖2.3C)。上述結果表明 T-DNA 的插入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突變體的生長速率和產(chǎn)孢能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麗輪枝菌致病性相關突變體快速篩選體系的建立[J]. 王新艷,張丹丹,桂月晶,李楠洋,徐明,陳捷胤,戴小楓.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15(14)
[2]膜泡運輸?shù)鞍譜dSec22參與大麗輪枝菌胞外蛋白的分泌和致病性[J]. 田李,徐榮旗,王轉斌,劉娜,馮鳳鵑,曲志才. 微生物學報. 2015(07)
[3]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標記棉花黃萎病菌[J]. 徐明,桂月晶,祁偉彥,柳少燕,陳捷胤,戴小楓. 植物保護. 2013(05)
[4]冷休克蛋白與腫瘤的研究進展[J]. 張海濤,薛菁暉,張志文.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 2013(05)
[5]棉花黃萎病菌致病相關基因VdMFS1敲除載體的構建[J]. 李彩紅,李志芳,馮自力,趙麗紅,師勇強,王永波,朱荷琴. 中國棉花. 2013(01)
[6]大腸桿菌蛋白質分泌機理及其重組蛋白分泌表達新進展[J]. 何冰芳,米蘭,陳文華.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 2012(06)
[7]高效大麗輪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基因敲除體系的構建[J]. 田李,陳捷胤,汪佳妮,王金龍,戴小楓. 微生物學報. 2011(07)
[8]動物熱應激反應機制研究進展[J]. 李琳,徐辰義,楊淑華,龍淼,何劍斌. 動物醫(yī)學進展. 2011(04)
[9]棉花枯、黃萎病的診斷與防治[J]. 楊秀榮,劉水芳,孫淑琴. 天津農(nóng)業(yè)科學. 2010(02)
[10]征服植物癌癥——枯萎病和黃萎病的研究[J]. 崔明華.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0(12)
博士論文
[1]抑制Hsp90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研究[D]. 王琪琳.山東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酵母蛋白功能研究[D]. 陳佩佩.大連工業(yè)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141277
【文章來源】: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9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大麗輪枝菌致病缺陷型T-DNA突變體的篩選Fig.2.1Evaluatingthepathogenicityofmutant
A:PCR檢測Hyg;B:Southern 雜交檢測T-DNA插入拷貝數(shù)。A: PCR analysis of the Hyg. B: Southern blot analysis of copy number of T-DNA.圖2.2 突變體中潮霉素基因以及T-DNA插入拷貝數(shù)的檢測Fig.2.2 Analysis of hygromycin gene and T-DNA copy number in the Vd991 andpathogeniciy-defective T-DNA mutants2.3.3 致病缺陷型突變體的生物學表型分析在營養(yǎng)比較豐富的 CM 培養(yǎng)基上,突變體菌株和野生型 Vd991 相比,在菌落生長速率和產(chǎn)孢量上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但是未發(fā)現(xiàn)有產(chǎn)生微菌核的突變體(圖 2.3A)。將直徑約為 5 mm 的菌餅接種到 CM 培養(yǎng)基的中央,10 天后分別測量野生型和突變體菌落直徑后計算生長速率,結果表明,與野生型 Vd991 每天 3.49±0.42 mm 的生長速率相比,突變體 M12A11、M12B05、M12H01、M13E01 和 M13H10 的生長速率下降極顯著(p<0.01);其中突變體 M13E01 與野生型相比生長速率最慢
突變體 M12B05,M12B10 和 M13H08 產(chǎn)孢量與野生型相比雖略有下降但差異不顯著(圖2.3C)。上述結果表明 T-DNA 的插入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突變體的生長速率和產(chǎn)孢能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麗輪枝菌致病性相關突變體快速篩選體系的建立[J]. 王新艷,張丹丹,桂月晶,李楠洋,徐明,陳捷胤,戴小楓.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15(14)
[2]膜泡運輸?shù)鞍譜dSec22參與大麗輪枝菌胞外蛋白的分泌和致病性[J]. 田李,徐榮旗,王轉斌,劉娜,馮鳳鵑,曲志才. 微生物學報. 2015(07)
[3]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標記棉花黃萎病菌[J]. 徐明,桂月晶,祁偉彥,柳少燕,陳捷胤,戴小楓. 植物保護. 2013(05)
[4]冷休克蛋白與腫瘤的研究進展[J]. 張海濤,薛菁暉,張志文.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 2013(05)
[5]棉花黃萎病菌致病相關基因VdMFS1敲除載體的構建[J]. 李彩紅,李志芳,馮自力,趙麗紅,師勇強,王永波,朱荷琴. 中國棉花. 2013(01)
[6]大腸桿菌蛋白質分泌機理及其重組蛋白分泌表達新進展[J]. 何冰芳,米蘭,陳文華.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 2012(06)
[7]高效大麗輪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基因敲除體系的構建[J]. 田李,陳捷胤,汪佳妮,王金龍,戴小楓. 微生物學報. 2011(07)
[8]動物熱應激反應機制研究進展[J]. 李琳,徐辰義,楊淑華,龍淼,何劍斌. 動物醫(yī)學進展. 2011(04)
[9]棉花枯、黃萎病的診斷與防治[J]. 楊秀榮,劉水芳,孫淑琴. 天津農(nóng)業(yè)科學. 2010(02)
[10]征服植物癌癥——枯萎病和黃萎病的研究[J]. 崔明華.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0(12)
博士論文
[1]抑制Hsp90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研究[D]. 王琪琳.山東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酵母蛋白功能研究[D]. 陳佩佩.大連工業(yè)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1412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dzwbhlw/31412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