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患者血紅蛋白水平及其波動與心血管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6 12:26
本文關鍵詞:腹膜透析患者血紅蛋白水平及其波動與心血管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腹膜透析 血紅蛋白水平 血紅蛋白波動 心血管預后
【摘要】:目的探討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血紅蛋白水平及其波動與心血管預后之間的關系。方法回顧性隊列研究。納入2003年5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寧夏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腹透中心穩(wěn)定透析并規(guī)律隨訪1年及以上的腹膜透析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情況、生化指標及貧血治療情況,評估營養(yǎng)狀況(BMI)、殘余腎功能(e GFR)及透析充分性(Kt/V)。根據(jù)患者血紅蛋白平均值分為達標組(Hb≥110g/L)和未達標組(Hb110g/L),根據(jù)貧血分度標準將未達標組分為輕度貧血組(90g/L≤Hb≤110g/L)和中重度貧血組(Hb90g/L);根據(jù)開始透析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血紅蛋白較基線變化絕對值的平均值分為低波動組(≤10g/L)、中波動組(10~20g/L)及高波動組(20g/L)。研究終點為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分析血紅蛋白水平和血紅蛋白波動度與心血管事件之間的關系。結果1、共納入267例符合入組標準的患者,男性160例(59.93%),平均年齡52.66±13.72歲,中位透析齡37(21,61)月。主要原發(fā)病:慢性腎炎126例(47.19%),糖尿病腎病64例(23.97%),高血壓腎損害56例(20.97%);血紅蛋白80.16±14.89g/L,研究結束時血紅蛋白105.34±22.08g/L,達標115例(43.07%)。2、基線比較:與血紅蛋白達標組相比,未達標組患者腎小球濾過率、Kt/V、基線血紅蛋白水平低,肌酐及甲狀旁腺激素水平高,促紅素使用量少,鐵劑用量大,開始透析時年齡輕,透析齡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血紅蛋白波動組患者:高波動組BMI及基線血紅蛋白水平較低、尿素水平及Kt/V較高,中波動組促紅素用量較少,低波動組e GFR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終點事件:經(jīng)過中位隨訪37(21,61)月,267例患者中死亡92例占所有患者34.46%,CVD死亡40例占死亡人數(shù)43.48%。卡方檢驗顯示血紅蛋白未達標組的患者全因死亡明顯高于達標組(42.58%vs23.21%,p=0.001),兩組CVD死亡無顯著差異;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較兩組間CVD死亡及全因死亡無差異?ǚ綑z驗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較不同血紅蛋白波動組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均無顯著差異。4、單因素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平均血紅蛋白(全因死亡:OR=0.97,95%CI(0.96-0.99),p=0.006)和血紅蛋白波動(全因死亡:OR=0.98,95%CI(0.96-1.00),p=0.02)既是全因死亡也是CVD死亡的危險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在校正了混雜因素后,低血紅蛋白水平是心血管死亡(OR=0.96,p=0.003)及全因死亡(OR=0.96,p=0.001)的獨立危險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發(fā)生心血管死亡的危險因素還有高BMI及低磷,全因死亡的危險因素還有高齡、低透析劑量、低蛋白血癥及高膽固醇血癥。結論本腹透中心腹膜透析患者血紅蛋白達標率為43.07%,血紅蛋白不達標的患者全因死亡率高。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與血紅蛋白水平及血紅蛋白波動度均相關,但與血紅蛋白水平關系更為密切,低血紅蛋白水平是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
【關鍵詞】:腹膜透析 血紅蛋白水平 血紅蛋白波動 心血管預后
【學位授予單位】:寧夏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459.5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前言12-15
- 對象與方法15-19
- 結果19-23
- 討論23-27
- 結論27-28
- 附表28-40
- 附圖40-43
- 參考文獻43-48
- 綜述48-60
- 綜述參考文獻54-60
- 致謝60-61
- 個人簡歷61
本文編號:8031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8031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