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外科3.0T高場強磁共振復合手術間的護理管理
本文關鍵詞:神經外科3.0T高場強磁共振復合手術間的護理管理
【摘要】:目的探討神經外科3.0T高場強磁共振復合手術間圍手術期護理管理模式。方法回顧性分析426例在我院3.0T高場強磁共振復合手術間行開顱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措施,包括物品準備、體位安置及術中磁共振掃描配合等。結果在磁共振復合手術間技術平臺支持下,426例患者中腫瘤影像學全切率從28.4%提高到76.1%,13例因腫瘤得到最大切除而獲益,未發(fā)生與術中磁共振相關的不良事件。結論建立精細化的3.0T高場強神經外科磁共振復合手術間管理模式,可提高手術精準度,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關鍵詞】: 神經外科 術中磁共振成像 護理管理
【分類號】:R473.6
【正文快照】: 20世紀80年代,美國布萊根婦女醫(yī)院開發(fā)和使用了世界上第一臺術中磁共振[1]。此后,不斷升級場強的術中磁共振被配置在手術室,即磁共振復合手術間的建立,其有利于外科醫(yī)師通過術中磁共振的實時成像,了解手術進展情況,確立最優(yōu)手術方案,同時,有效解決了緊急情況下患者在手術室與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沈海萍;吳秋月;;術中磁共振導航顯微鏡下腦膠質瘤切除術的手術配合[J];護理與康復;2016年04期
2 陳克敏;潘自來;姚侃敏;宋琦;楊燕敏;;磁共振檢查以及體內植入物的安全性[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4年05期
3 宋一玲;劉維維;董薪;;術中高場強磁共振手術圍手術期的安全管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年33期
4 李f 曄;陳曉雷;賽曉勇;張家墅;胡深;李晉江;鄭剛;張挺;李曄;侯孟卓;許百男;;術中磁共振成像和多模態(tài)功能神經導航在膠質母細胞瘤手術中的應用[J];中華外科雜志;2013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畢慧萍;李正偉;聶云飛;李文萃;李勝云;李俊玲;;神經外科3.0T高場強磁共振復合手術間的護理管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年06期
2 王國良;;膠質瘤外科手術的現代思維和輔助技術[J];廣東醫(yī)學;2017年01期
3 王迎;王春仁;劉麗;王碩;;金屬冠脈支架核磁相容性實驗平臺前期研究[J];生命科學儀器;2016年04期
4 沈海萍;吳秋月;;術中磁共振導航顯微鏡下腦膠質瘤切除術的手術配合[J];護理與康復;2016年04期
5 閻靜;程敬亮;李紅偉;王朝艷;聶云飛;鄭元;劉獻志;;術中磁共振聯合運動功能神經導航在顱內病變切除術中的臨床應用[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年02期
6 崔寧寧;楊翠芳;肖華;;應用術中核磁與術中喚醒技術切除腦功能區(qū)腫瘤手術的護理配合[J];天津護理;2015年03期
7 陳江;;心臟支架植入患者行1.5T MRI檢查的安全性探討[J];華夏醫(yī)學;2015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吳勁松;朱鳳平;莊冬曉;姚成軍;邱天明;路俊鋒;楊忠;施建兵;黃峰平;毛穎;周良輔;;3.0T術中磁共振成像導航在神經外科手術應用的初步經驗[J];中華外科雜志;2011年08期
2 陳曉雷;許百男;王飛;孟祥輝;張軍;姜金利;余新光;周定標;;功能神經導航及術中磁共振成像在語言區(qū)膠質瘤手術中的應用[J];中華外科雜志;2011年08期
3 宋一玲;劉維維;董薪;;術中高場強磁共振手術圍手術期的安全管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年33期
4 吳勁松;毛穎;;腦膠質瘤手術理念和研究熱點[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9年06期
5 顧敏霞;葛呂蓉;陳肖敏;;腦室鏡下第三腦室造瘺術的手術配合[J];護理與康復;2009年03期
6 張軍;丁曉楠;汪樂天;梁偉民;;術中磁共振影像神經導航手術的麻醉管理[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8年02期
7 邵晨嬰;俞立英;;口腔內金屬修復物與磁共振偽影的關系[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07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邁向21世紀神經外科新進展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J];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00年01期
2 ;全國神經外科新進展學習班通知[J];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01年03期
3 劉吉祥,張山,徐巖;神經外科中高滲高血糖非酮性昏迷的診斷及治療[J];邯鄲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2期
4 ;第十二屆世界神經外科學術大會閉幕[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02年01期
5 ;香港第八屆神經外科年會閉幕[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02年01期
6 ;2002’廣州國際神經外科論壇閉幕[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02年03期
7 ;國外神經外科相關網站集錦[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02年03期
8 鮑圣德;臺灣神經外科醫(yī)學會第五屆年會簡介[J];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02年01期
9 劉恩重;修復神經外科——21世紀神經外科的前沿[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02年02期
10 楊樹源,張賽;評《神經外科新的實踐》[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3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2009年浙江省神經外科學術年會簡要日程[A];2009年浙江省神經外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2006年浙江省神經外科年會[A];2006年浙江省神經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2006年浙江省神經外科年會日程安排[A];2006年浙江省神經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4 王忠誠;;用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中國神經外科事業(yè)發(fā)展[A];中國醫(y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yī)師分會第四屆全國代表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5 侯永進;Dachline Pang;;術中神經監(jiān)測在神外手術中的應用[A];中國醫(y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yī)師分會第四屆全國代表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6 梁惠超;楊小球;;神經外科昏迷患者的護理管理[A];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全國神經內、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7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神經外科[A];中華醫(y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第九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8 王忠誠;;現代神經外科進展[A];科技進步與學科發(fā)展——“科學技術面向新世紀”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9 徐敏寧;侯芳;;神經外科中專護理生臨床帶教之我見[A];全國外科護理學術會議暨專題講座論文匯編[C];2000年
10 張惠仙;;神經外科護士處理好與患者家屬的關系之探討[A];全國神經內、外科?谱o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神經外科 凌鋒;神經外科的“世紀泰斗”[N];健康報;2001年
2 張伯君;神經外科行業(yè)亟待引入準入制[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3 記者 金璐;省神經外科醫(yī)學年會在金舉行[N];金華日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劉景峰;神經外科風險如何管理[N];醫(yī)藥經濟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吳佳佳;“神經外科大廈”的守護者[N];經濟日報;2012年
6 凌鋒;高山仰止[N];健康報;2003年
7 楊愛琴;神經外科“鎖孔王”[N];健康報;2005年
8 李高蘭;莫業(yè)和教授:神經外科扛旗人[N];海南日報;2006年
9 楊夢鷹 記者 蔣寒;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專家聚會山城[N];科技日報;2006年
10 賈亞軍 張哲浩;西安神經外科大會聚焦數字化智能化[N];科技日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蘇復海;復合手術技術在神經外科的臨床應用(22例分析并文獻復習)[D];山東大學;2015年
2 李偉;降低神經外科開顱術后顱內感染發(fā)生率的初步嘗試[D];吉林大學;2016年
3 楊永菊;某三甲醫(yī)院干預前后神經外科術后感染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研究[D];青島大學;2016年
4 張曉冬;神經外科耐藥菌株的臨床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3年
5 馬冀;神經外科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及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株耐藥性分析[D];鄭州大學;2006年
6 龐靈;神經外科監(jiān)護病房獲得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和防治策略[D];吉林大學;2008年
7 簡智恒;神經外科術后炎癥指標的變化趨勢的臨床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任敏;神經外科信息中心設計與實現[D];山東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6949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694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