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深海沉積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資源潛力初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0-08 15:25
對覆蓋太平洋絕大部分區(qū)域的190站深海表層沉積物進行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研究。結(jié)果表明,沉積物中稀土元素富集程度存在明顯差異:從分布區(qū)域看,稀土元素主要富集于東太平洋CC區(qū)(克拉里昂—克里伯頓斷裂帶),在西太平洋和東南太平洋區(qū)域僅有零星站位富集,在靠近陸地的環(huán)太平洋區(qū)域,稀土元素普遍偏低。從沉積物類型看,在沸石粘土、遠洋粘土等沉積物中稀土元素最為富集,稀土和釔元素總量(∑REY)變化范圍分別為(169.23~1632.91)×10-6和(48.58~1301.31)×10-6,平均值分別為701.84×10-6和441.65×10-6。稀土元素與伴生元素的關(guān)系表現(xiàn)為,與P2O5、MnO、Ni、Cu、Zn、Ba等呈正相關(guān),與SiO2、TiO2、V、Cr、Ca和Sr等呈負相關(guān)。絕大多數(shù)沉積物中稀土元素都存在Ce負異常的輕稀土虧損特征,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與北太平洋表層海水相近,與陸源物質(zhì)差異明顯。 稀土元素含量較高的沉積物普遍具有負Ce異常(δCe<0.9)。Ce異常特征通常與水深和緯度有關(guān):具有Ce正異常(δCe>1.1)的沉積物主要分布于4767~5750米水深的高緯度區(qū)域,且通常[...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選題依據(jù)及目的
1.2 深海沉積物中稀土元素研究概況
1.2.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學在海洋研究中的理論基礎(chǔ)
1.2.2 深海沉積物中稀土元素特征參數(shù)和配分模式
1.2.3 深海沉積物中稀土元素研究進展
1.3 樣品及測試方法
1.3.1 沉積物樣品的選取
1.3.2 分析方法
1.4 沉積物分類命名
第二章 太平洋表層沉積物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2.1 東太平洋 CC 區(qū)表層沉積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2.1.1 CC 區(qū)構(gòu)造及地形特征
2.1.2 CC 區(qū)表層沉積物類型特征
2.1.3 CC 區(qū)表層沉積物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組成
2.1.4 CC 區(qū)表層沉積物稀土元素特征
2.1.5 小結(jié)
2.2 西太平洋區(qū)域表層沉積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2.2.1 區(qū)域構(gòu)造特征
2.2.2 表層沉積物類型特征
2.2.3 表層沉積物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組成
2.2.4 表層沉積物稀土元素特征
2.2.5 小結(jié)
2.3 東南太平洋區(qū)域沉積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2.3.1 區(qū)域構(gòu)造特征
2.3.2. 表層沉積物類型特征
2.3.3 表層沉積物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組成
2.3.4 表層沉積物稀土元素特征
2.3.5 小結(jié)
2.4 太平洋其他區(qū)域表層沉積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2.4.1 表層沉積物類型特征
2.4.2 表層沉積物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組成
2.4.3 表層沉積物稀土元素特征
2.4.4 小結(jié)
2.5 不同區(qū)域沉積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小結(jié)
第三章 太平洋表層沉積物中δCe 特征及影響因素探討
3.1 太平洋表層沉積物中δCe 分布特征
3.2 沉積物中δCe 影響因素探討
3.2.1 δCe 特征與水深及緯度的關(guān)系
3.2.2 δCe 特征與主要元素的關(guān)系
3.3 小結(jié)
第四章 東太平洋 CC 區(qū)西部柱狀沉積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4.1 柱狀沉積物特征
4.2 巖性及礦物特征
4.3 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特征
4.4 稀土元素特征
4.4.1 稀土元素組成特征
4.4.2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4.5 物源探討
4.6 小結(jié)
第五章 太平洋表層沉積物中稀土資源潛力分布特征
5.1 深海沉積物中稀土元素品位等級劃分標準
5.2 太平洋表層沉積物稀土資源潛力分布
5.2.1 稀土資源潛力分布狀況
5.2.2 稀土元素富集影響因素
5.3 太平洋表層沉積物中稀土資源潛力估算
5.3.1 資源潛力估算方法
5.3.2 稀土資源潛力估算
5.4 小結(jié)
第六章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成礦規(guī)律及找礦潛力——以廣西姑婆山和廣東新豐地區(qū)為例[J]. 李社宏,潘新奎,繆秉魁,姚明,皮喬輝,劉祥,張青偉. 礦物學報. 2011(S1)
[2]大洋Fe-Mn氧化物稀有氣體來源:來自CC區(qū)多金屬結(jié)核He同位素的證據(jù)[J]. 卜文瑞,石學法,張銘杰,劉季花. 礦物學報. 2011(S1)
[3]西太平洋807A孔的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對中更新世氣候轉(zhuǎn)型期的記錄[J]. 吳旻哲,喬培軍,邵磊.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10(02)
[4]中太平洋CC區(qū)表層沉積物的地球化學[J]. 楊銳,李國勝,張洪瑞. 地質(zhì)與資源. 2007(03)
[5]中太平洋CC區(qū)第四系沉積物地球化學特征及物源[J]. 楊銳,李國勝,張洪瑞. 物探與化探. 2007(04)
[6]現(xiàn)代海底典型熱液活動區(qū)地形環(huán)境特征分析[J]. 季敏,翟世奎. 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5(06)
[7]中太平洋富鈷結(jié)殼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學特征[J]. 趙宏樵. 東海海洋. 2003(01)
[8]西太平洋海山磷酸鹽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研究[J]. 潘家華,劉淑琴,楊憶,劉學清. 地質(zhì)論評. 2002(05)
[9]東太平洋表層沉積物蒙皂石的礦物學特征及其指示意義[J]. 張海平,石學法,陳晶,薛用芳,何錦發(fā),朱德升,辛春英,魏建偉. 科學通報. 2001(S1)
[10]東太平洋CC區(qū)板塊構(gòu)造和多金屬結(jié)核資源效應探討[J]. 張富元,章偉艷,殷汝廣,程永壽,何高文. 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1(04)
博士論文
[1]東太平洋中國調(diào)查區(qū)粘土沉積物地球化學特征及應用研究[D]. 張培萍.吉林大學 2008
[2]赤道北太平洋粘土沉積物的標型特征及其應用研究[D]. 呂華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5
[3]東太平洋沉積物稀土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環(huán)境指示意義[D]. 劉季花.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4
本文編號:3687958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選題依據(jù)及目的
1.2 深海沉積物中稀土元素研究概況
1.2.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學在海洋研究中的理論基礎(chǔ)
1.2.2 深海沉積物中稀土元素特征參數(shù)和配分模式
1.2.3 深海沉積物中稀土元素研究進展
1.3 樣品及測試方法
1.3.1 沉積物樣品的選取
1.3.2 分析方法
1.4 沉積物分類命名
第二章 太平洋表層沉積物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2.1 東太平洋 CC 區(qū)表層沉積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2.1.1 CC 區(qū)構(gòu)造及地形特征
2.1.2 CC 區(qū)表層沉積物類型特征
2.1.3 CC 區(qū)表層沉積物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組成
2.1.4 CC 區(qū)表層沉積物稀土元素特征
2.1.5 小結(jié)
2.2 西太平洋區(qū)域表層沉積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2.2.1 區(qū)域構(gòu)造特征
2.2.2 表層沉積物類型特征
2.2.3 表層沉積物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組成
2.2.4 表層沉積物稀土元素特征
2.2.5 小結(jié)
2.3 東南太平洋區(qū)域沉積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2.3.1 區(qū)域構(gòu)造特征
2.3.2. 表層沉積物類型特征
2.3.3 表層沉積物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組成
2.3.4 表層沉積物稀土元素特征
2.3.5 小結(jié)
2.4 太平洋其他區(qū)域表層沉積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2.4.1 表層沉積物類型特征
2.4.2 表層沉積物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組成
2.4.3 表層沉積物稀土元素特征
2.4.4 小結(jié)
2.5 不同區(qū)域沉積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小結(jié)
第三章 太平洋表層沉積物中δCe 特征及影響因素探討
3.1 太平洋表層沉積物中δCe 分布特征
3.2 沉積物中δCe 影響因素探討
3.2.1 δCe 特征與水深及緯度的關(guān)系
3.2.2 δCe 特征與主要元素的關(guān)系
3.3 小結(jié)
第四章 東太平洋 CC 區(qū)西部柱狀沉積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4.1 柱狀沉積物特征
4.2 巖性及礦物特征
4.3 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特征
4.4 稀土元素特征
4.4.1 稀土元素組成特征
4.4.2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4.5 物源探討
4.6 小結(jié)
第五章 太平洋表層沉積物中稀土資源潛力分布特征
5.1 深海沉積物中稀土元素品位等級劃分標準
5.2 太平洋表層沉積物稀土資源潛力分布
5.2.1 稀土資源潛力分布狀況
5.2.2 稀土元素富集影響因素
5.3 太平洋表層沉積物中稀土資源潛力估算
5.3.1 資源潛力估算方法
5.3.2 稀土資源潛力估算
5.4 小結(jié)
第六章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成礦規(guī)律及找礦潛力——以廣西姑婆山和廣東新豐地區(qū)為例[J]. 李社宏,潘新奎,繆秉魁,姚明,皮喬輝,劉祥,張青偉. 礦物學報. 2011(S1)
[2]大洋Fe-Mn氧化物稀有氣體來源:來自CC區(qū)多金屬結(jié)核He同位素的證據(jù)[J]. 卜文瑞,石學法,張銘杰,劉季花. 礦物學報. 2011(S1)
[3]西太平洋807A孔的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對中更新世氣候轉(zhuǎn)型期的記錄[J]. 吳旻哲,喬培軍,邵磊.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10(02)
[4]中太平洋CC區(qū)表層沉積物的地球化學[J]. 楊銳,李國勝,張洪瑞. 地質(zhì)與資源. 2007(03)
[5]中太平洋CC區(qū)第四系沉積物地球化學特征及物源[J]. 楊銳,李國勝,張洪瑞. 物探與化探. 2007(04)
[6]現(xiàn)代海底典型熱液活動區(qū)地形環(huán)境特征分析[J]. 季敏,翟世奎. 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5(06)
[7]中太平洋富鈷結(jié)殼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學特征[J]. 趙宏樵. 東海海洋. 2003(01)
[8]西太平洋海山磷酸鹽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研究[J]. 潘家華,劉淑琴,楊憶,劉學清. 地質(zhì)論評. 2002(05)
[9]東太平洋表層沉積物蒙皂石的礦物學特征及其指示意義[J]. 張海平,石學法,陳晶,薛用芳,何錦發(fā),朱德升,辛春英,魏建偉. 科學通報. 2001(S1)
[10]東太平洋CC區(qū)板塊構(gòu)造和多金屬結(jié)核資源效應探討[J]. 張富元,章偉艷,殷汝廣,程永壽,何高文. 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1(04)
博士論文
[1]東太平洋中國調(diào)查區(qū)粘土沉積物地球化學特征及應用研究[D]. 張培萍.吉林大學 2008
[2]赤道北太平洋粘土沉積物的標型特征及其應用研究[D]. 呂華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5
[3]東太平洋沉積物稀土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環(huán)境指示意義[D]. 劉季花.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4
本文編號:36879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ylw/36879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