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水資源承載能力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8-09 11:00
水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生態(tài)平衡的基礎性資源之一。目前,水資源短缺已成為人類社會所面臨的普遍問題,如何解決好水資源短缺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生態(tài)環(huán)境平衡之間的相互協(xié)調關系,是當前人們共同關注、科學界集中研究的熱點課題。本文以此為選題大背景,本著對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的原則,從水資源、社會經(jīng)濟、生態(tài)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著手,對敦煌市不同水平年的水資源供需進行了分析預測,并以此構建了水資源承載能力綜合評價模型,通過對供需平衡結果和綜合評價結論的分析,提出了水資源承載能力提高的措施。不僅可為管理者提供決策理論依據(jù),實現(xiàn)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和利用,同時也對提高人們節(jié)約用水意識,建立節(jié)水型、環(huán)保型城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敦煌市地處歐亞大陸腹地,四周又被沙漠戈壁所包圍,是典型的“沙漠綠洲”型城市,降雨稀少、蒸發(fā)強烈、可利用水資源量極其有限。近年來,因人們對水資源的高強度開采利用,超越了其最大可承載能力,導致了一系列的水環(huán)境問題凸現(xiàn),嚴重影響到社會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也使得享有盛名的莫高窟、月牙泉等文化遺產(chǎn)和自然奇觀的安全與長存受到威脅。本文在深入分析敦煌水資源狀況及特征的基礎上,采用常規(guī)趨勢預測方法對敦煌市現(xiàn)狀2005年...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義
1.2 水資源承載能力研究進展
1.2.1 水資源承載能力的淵源
1.2.2 水資源承載能力的研究狀況
1.2.2.1 國外研究狀況
1.2.2.2 國內研究狀況
1.2.3 水資源承載能力的概念和內涵
1.2.4 水資源承載能力的研究方法
1.2.5 小結
1.3 主要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1.3.1 研究內容
1.3.2 技術路線
第二章 敦煌市環(huán)境概況
2.1 自然環(huán)境概況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氣象概況
2.1.4 地層巖性
2.1.5 水資源概況
2.1.4.1 降水與蒸發(fā)
2.1.4.2 地表水資源
2.1.4.3 地下水資源
2.2 社會環(huán)境概況
2.2.1 行政區(qū)劃及人口
2.2.2 國民經(jīng)濟與產(chǎn)業(yè)
2.2.3 文化、教育
2.2.4 城市特色
第三章 敦煌市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3.1 水資源系統(tǒng)天然特征分析
3.2 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狀況
3.2.1 水利工程建設狀況
3.2.2 水資源利用狀況
3.3 水資源開發(fā)利用引發(fā)的環(huán)境負效應
3.3.1 水平衡遭受破壞,河流斷流、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3.3.2 天然綠洲退化
3.3.3 土地沙化、次生鹽漬化等荒漠化現(xiàn)象嚴重
3.3.4 生物多樣性逐減
3.3.5 風沙災害頻繁
3.3.6 文物保護環(huán)境和自然景觀受到威脅
第四章 敦煌市水資源供需平衡預測
4.1 需水預測
4.1.1 需水預測的內容和原則
4.1.2 需水預測計算
4.1.2.1 生活需水預測
4.1.2.2 "三產(chǎn)"需水預測
4.1.2.3 生態(tài)環(huán)境需水預測
4.2 供水預測
4.2.1 供水預測的原則
4.2.2 供水預測
4.2.2.1 境內地表水、地下水可供水量
4.2.2.2 廢水回用量
4.2.2.3 外調客水量
4.3 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第五章 敦煌市水資源承載能力綜合評價
5.1 水資源承載能力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建立
5.1.1 指標體系建立的原則
5.1.2 指標體系的構建
5.1.2.1 影響水資源承載能力的因素分析
5.1.2.2 指標體系的建立與優(yōu)選
5.2 水資源承載能力綜合評價的MODMIIM模型
5.3 不同情景方案下的水資源承載能力綜合評價
5.3.1 不同方案背景下的MODMIIM分析計算
5.3.2 評價結果綜合分析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研究結論及建議
6.1.1 結論
6.1.2 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的措施建議
6.1.2.1 全面推進節(jié)水型社會建設
6.1.2.2 加緊落實跨流域調水工程,增加區(qū)域水資源總量
6.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參加科研教學和發(fā)表論文情況
致謝
本文編號:3672440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義
1.2 水資源承載能力研究進展
1.2.1 水資源承載能力的淵源
1.2.2 水資源承載能力的研究狀況
1.2.2.1 國外研究狀況
1.2.2.2 國內研究狀況
1.2.3 水資源承載能力的概念和內涵
1.2.4 水資源承載能力的研究方法
1.2.5 小結
1.3 主要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1.3.1 研究內容
1.3.2 技術路線
第二章 敦煌市環(huán)境概況
2.1 自然環(huán)境概況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氣象概況
2.1.4 地層巖性
2.1.5 水資源概況
2.1.4.1 降水與蒸發(fā)
2.1.4.2 地表水資源
2.1.4.3 地下水資源
2.2 社會環(huán)境概況
2.2.1 行政區(qū)劃及人口
2.2.2 國民經(jīng)濟與產(chǎn)業(yè)
2.2.3 文化、教育
2.2.4 城市特色
第三章 敦煌市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3.1 水資源系統(tǒng)天然特征分析
3.2 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狀況
3.2.1 水利工程建設狀況
3.2.2 水資源利用狀況
3.3 水資源開發(fā)利用引發(fā)的環(huán)境負效應
3.3.1 水平衡遭受破壞,河流斷流、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3.3.2 天然綠洲退化
3.3.3 土地沙化、次生鹽漬化等荒漠化現(xiàn)象嚴重
3.3.4 生物多樣性逐減
3.3.5 風沙災害頻繁
3.3.6 文物保護環(huán)境和自然景觀受到威脅
第四章 敦煌市水資源供需平衡預測
4.1 需水預測
4.1.1 需水預測的內容和原則
4.1.2 需水預測計算
4.1.2.1 生活需水預測
4.1.2.2 "三產(chǎn)"需水預測
4.1.2.3 生態(tài)環(huán)境需水預測
4.2 供水預測
4.2.1 供水預測的原則
4.2.2 供水預測
4.2.2.1 境內地表水、地下水可供水量
4.2.2.2 廢水回用量
4.2.2.3 外調客水量
4.3 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第五章 敦煌市水資源承載能力綜合評價
5.1 水資源承載能力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建立
5.1.1 指標體系建立的原則
5.1.2 指標體系的構建
5.1.2.1 影響水資源承載能力的因素分析
5.1.2.2 指標體系的建立與優(yōu)選
5.2 水資源承載能力綜合評價的MODMIIM模型
5.3 不同情景方案下的水資源承載能力綜合評價
5.3.1 不同方案背景下的MODMIIM分析計算
5.3.2 評價結果綜合分析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研究結論及建議
6.1.1 結論
6.1.2 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的措施建議
6.1.2.1 全面推進節(jié)水型社會建設
6.1.2.2 加緊落實跨流域調水工程,增加區(qū)域水資源總量
6.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參加科研教學和發(fā)表論文情況
致謝
本文編號:36724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ylw/36724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