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系鰻鱺資源空間分布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10 07:53
研究于2015—2017年對珠江流域12個站位的日本鰻鱺(Anguilla japonica)及花鰻鱺(Anguilla marmorata)種群資源量與洄游路線等進行了初步調查,并對其資源量狀況、空間分布特征與環(huán)境影響因素等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在近3年的調查時間里,共采集到日本鰻鱺41尾,平均年齡為(4.2±1.3)齡, 93%的個體未性成熟;采集到花鰻鱺12尾,平均年齡為(4.3±1.0)齡, 83%的個體未性成熟。日本鰻鱺在珠江水系最遠能分布到紅水河的合山江段,其在漁獲物中的數(shù)量百分比與重量百分比均低于百分之一;花鰻鱺最遠能分布到西江的石龍江段,其在漁獲物中的出現(xiàn)率低于兩百分之一。珠江水系鰻鱺野生資源極度匱乏,保護形勢十分嚴峻。同時發(fā)現(xiàn)日本鰻鱺空間分布主要受河流分維和河流寬度的影響;花鰻鱺的空間分布主要受河流寬度和水深的影響。該研究是珠江水系野生漁業(yè)資源長期調查的一部分,研究結果將對鰻鱺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xù)利用具有指導意義。
【文章來源】:水生生物學報. 2019,43(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珠江口日本鰻鱺種苗資源狀況研究[J]. 帥方敏,李智泉,劉國文,李新輝,李躍飛,楊計平,李捷. 南方水產(chǎn)科學. 2015(02)
[2]中國東南沿海日本鰻鱺幼體的發(fā)育時相及其遷徙路徑分析[J]. 郭弘藝,魏凱,唐文喬,李輝華,謝正麗,劉東,劉至治. 水產(chǎn)學報. 2012(12)
[3]日本鰻鱺人工繁育研究的進展[J]. 蔣天寶,劉利平,高曉陽,吳嘉敏,陳文銀. 水產(chǎn)科技情報. 2011(03)
[4]長江口降海洄游鰻鱺的年齡結構與生長特征[J]. 謝正麗,郭弘藝,唐文喬,魏凱,沈林宏,吳嘉敏,陳文銀. 水產(chǎn)學報. 2010(02)
[5]日本鰻鱺繁殖生物學研究概述[J]. 肖利,吳惠仙,薛俊增,吳嘉敏,陳文銀.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0(03)
[6]人工誘導池塘養(yǎng)殖鰻鱺成熟產(chǎn)卵以及胚胎和仔魚發(fā)育[J]. 謝駿,余德光,王廣軍,劉曉春,朱宏友,林浩然. 水產(chǎn)學報. 2005(05)
[7]鰻鱺繁殖生物學研究進展[J]. 王廣軍,謝駿,余德光. 南方水產(chǎn). 2005(01)
[8]鰻鱺某些繁殖生物學特性的研究[J]. 謝剛,祁寶崙,余德光. 大連水產(chǎn)學院學報. 2002(04)
碩士論文
[1]長江口日本鰻鱺幼體的發(fā)育時相、形態(tài)特征和耳石化學研究[D]. 張亞.上海海洋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333790
【文章來源】:水生生物學報. 2019,43(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珠江口日本鰻鱺種苗資源狀況研究[J]. 帥方敏,李智泉,劉國文,李新輝,李躍飛,楊計平,李捷. 南方水產(chǎn)科學. 2015(02)
[2]中國東南沿海日本鰻鱺幼體的發(fā)育時相及其遷徙路徑分析[J]. 郭弘藝,魏凱,唐文喬,李輝華,謝正麗,劉東,劉至治. 水產(chǎn)學報. 2012(12)
[3]日本鰻鱺人工繁育研究的進展[J]. 蔣天寶,劉利平,高曉陽,吳嘉敏,陳文銀. 水產(chǎn)科技情報. 2011(03)
[4]長江口降海洄游鰻鱺的年齡結構與生長特征[J]. 謝正麗,郭弘藝,唐文喬,魏凱,沈林宏,吳嘉敏,陳文銀. 水產(chǎn)學報. 2010(02)
[5]日本鰻鱺繁殖生物學研究概述[J]. 肖利,吳惠仙,薛俊增,吳嘉敏,陳文銀.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0(03)
[6]人工誘導池塘養(yǎng)殖鰻鱺成熟產(chǎn)卵以及胚胎和仔魚發(fā)育[J]. 謝駿,余德光,王廣軍,劉曉春,朱宏友,林浩然. 水產(chǎn)學報. 2005(05)
[7]鰻鱺繁殖生物學研究進展[J]. 王廣軍,謝駿,余德光. 南方水產(chǎn). 2005(01)
[8]鰻鱺某些繁殖生物學特性的研究[J]. 謝剛,祁寶崙,余德光. 大連水產(chǎn)學院學報. 2002(04)
碩士論文
[1]長江口日本鰻鱺幼體的發(fā)育時相、形態(tài)特征和耳石化學研究[D]. 張亞.上海海洋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3337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ylw/33337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