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pinfo平臺的中國泥炭資源分布規(guī)律
發(fā)布時間:2021-04-16 17:58
泥炭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對環(huán)境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能夠反映出環(huán)境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通過研究泥炭的分布狀況,可以推知此地的氣候變化情況。本文就是基于前人研究的成果和中國泥炭資源調查報告提供的大量資料,借助Mapinfo平臺作為研究方法,對泥炭資源的大量資料進行處理,建立資源系統數據庫。利用Mapinfo平臺所具有的功能,對此系統進行應用,得到泥炭資源在各個時間段內的專題圖層、賦存特征和成因類型的專題圖層。通過對這些專題圖層的分析,研究泥炭資源在時間和空間的分布情況,最后得出泥炭資源的時空遷移規(guī)律。
【文章來源】:遼寧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2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中國晚全新世形成的泥炭分布圖3.3.3.2泥炭資源的空間分布情況
圖(9)中國晚全新世形成的泥炭分布圖.2 泥炭資源的空間分布情況泥炭資源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間特征,而對于泥炭資源的傳統分析方法相結合、圖形與屬性相結合,并且難以達到視覺上的沖擊效果。利用泥炭資源的空間分布,可以使我們很清楚的了解中國泥炭資源的空析泥炭資源的空間分布狀況,主要是利用此數據庫以及它的功能,存特征(分為裸露型與埋藏型)的專題圖層,泥炭資源的成因類型河谷類和溝谷類)專題圖層 。其結果如圖(10)~(1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國際濕地科學研究的主要特點、進展與展望[J]. 楊永興. 地理科學進展. 2002(02)
[2]基于MapInfo的礦山地理信息系統的研究[J]. 姜諳男,孫豁然,肖福坤. 黑龍江科技學院學報. 2002(01)
[3]基于GIS的重慶市地質災害信息管理系統[J]. 趙純勇,林孝松,黃玲娟.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2)
[4]中國泥炭資源蘊藏的空間格局分析[J]. 胡金明.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2)
[5]吉林柳河T302孔孢粉組合及泥炭發(fā)育過程的初步研究[J]. 汪佩芳,夏玉梅. 植物生態(tài)學與地植物學學報. 1990(03)
[6]江西省泥炭的分布與成因類型[J]. 孫世英,邱淑彰,張則有,鐘金岳. 江西腐植酸. 1984(01)
[7]長江下游地區(qū)泥炭的分布與全新世古地理環(huán)境的演變[J]. 景存義. 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1981(02)
本文編號:3141905
【文章來源】:遼寧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2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中國晚全新世形成的泥炭分布圖3.3.3.2泥炭資源的空間分布情況
圖(9)中國晚全新世形成的泥炭分布圖.2 泥炭資源的空間分布情況泥炭資源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間特征,而對于泥炭資源的傳統分析方法相結合、圖形與屬性相結合,并且難以達到視覺上的沖擊效果。利用泥炭資源的空間分布,可以使我們很清楚的了解中國泥炭資源的空析泥炭資源的空間分布狀況,主要是利用此數據庫以及它的功能,存特征(分為裸露型與埋藏型)的專題圖層,泥炭資源的成因類型河谷類和溝谷類)專題圖層 。其結果如圖(10)~(1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國際濕地科學研究的主要特點、進展與展望[J]. 楊永興. 地理科學進展. 2002(02)
[2]基于MapInfo的礦山地理信息系統的研究[J]. 姜諳男,孫豁然,肖福坤. 黑龍江科技學院學報. 2002(01)
[3]基于GIS的重慶市地質災害信息管理系統[J]. 趙純勇,林孝松,黃玲娟.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2)
[4]中國泥炭資源蘊藏的空間格局分析[J]. 胡金明.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2)
[5]吉林柳河T302孔孢粉組合及泥炭發(fā)育過程的初步研究[J]. 汪佩芳,夏玉梅. 植物生態(tài)學與地植物學學報. 1990(03)
[6]江西省泥炭的分布與成因類型[J]. 孫世英,邱淑彰,張則有,鐘金岳. 江西腐植酸. 1984(01)
[7]長江下游地區(qū)泥炭的分布與全新世古地理環(huán)境的演變[J]. 景存義. 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1981(02)
本文編號:31419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ylw/31419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