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視野下水資源概念探討
本文選題:水資源 切入點:概念 出處:《人民黃河》2015年01期
【摘要】:為了解決日益嚴峻的水問題,我國決定建立并正在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為了細化和便于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需要對"水資源"這一基礎術(shù)語的內(nèi)涵和外延有一個符合法學理論的界定。通過比較和分析國內(nèi)外、不同學科、不同國家法律對于水資源的不同認識、理解或者法律界定,基于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視野,需要綜合考慮水物質(zhì)及與其有關(guān)的各種作用和功能,對水資源的范圍予以合理界定:在數(shù)量方面限于淡水資源,統(tǒng)計上僅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不應該將空中水、土壤水和綠水包括在內(nèi);注重水質(zhì)和納污能力(容量)的管理;將水力、航運能力以及作為水資源載體的河流/水道、湖泊、濕地、水庫/水壩、水塘、泉、井、冰川等,納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管理范圍。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water problem, China has decided to establish and implement the strictes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In order to refine and implement the strictes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define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basic term "water resourc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egal theory.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understanding or legal defini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t home and abroad,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in different national laws, based on the vision of the strictes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The scope of water resources needs to be reasonably define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water substances and their associated roles and functions: they are limited to freshwater resources in quantitative terms and include only surface and groundwater statistically, and air water should not be included,Inclusion of soil and green water; emphasis on water quality and capacity (capacity) management; integration of hydraulic, shipping capacity and rivers / waterways, lakes, wetlands, reservoirs / dams, reservoirs, springs, wells, glaciers, etc., as carriers of water resources,To incorporate the most stringen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into the scope of management.
【作者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西安交通大學絲綢之路國際法與比較法研究所;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2&ZD215)
【分類號】:TV213.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王浩,王建華,秦大庸,陳傳友,江東,姚治君;現(xiàn)代水資源評價及水資源學學科體系研究[J];地球科學進展;2002年01期
2 唐雙娥;;水流概念與水資源概念的法學抉擇[J];中國環(huán)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3 陳家琦;論水資源學和水文學的關(guān)系[J];水科學進展;1999年03期
4 胡德勝;水資源的法律界定——我國與南澳大利亞州、南非的比較[J];水利發(fā)展研究;2004年04期
5 陳傳友,王春元,高迎春;論水資源學[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02年02期
6 閆桂玲;孫福德;;關(guān)于水資源概念界定的探討[J];水利天地;2006年08期
7 黃錫生;論水權(quán)的概念和體系[J];現(xiàn)代法學;2004年04期
8 左其亭;胡德勝;竇明;張翔;馬軍霞;;基于人水和諧理念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研究框架及核心體系[J];資源科學;201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旭紅;淺析我國佛塔的建筑藝術(shù)成就[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5年02期
2 韓穎;方晟嵐;繩勇;;南京臺城景觀保護與可持續(xù)設計初探[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5期
3 張冠軍;;無產(chǎn)階級與工人階級內(nèi)涵演變辨析[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4 趙巖;馬玉涵;儲俊;鄧盾;;內(nèi)外源赤霉素對苗期矮牽牛生長的影響[J];安徽農(nóng)學通報(上半月刊);2010年15期
5 任艷利;張維;尚天翠;;新疆野核桃葉提取物抑菌試驗研究[J];安徽農(nóng)學通報(上半月刊);2012年13期
6 徐玲;蔡正洪;;結(jié)香的化學成分及藥理研究進展[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31期
7 錢廣榮;;道德悖論研究的實踐轉(zhuǎn)向問題[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8 黃日強;;傳統(tǒng)因素對英國職業(yè)教育的制約作用[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9 劉齊;;一部繡像的漢代史——對漢畫像石的幾點認識[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陳飛強;;我國城市社區(qū)整合的困境及其突破[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鴻勛;;永葆城市的“生命印記”——北京城現(xiàn)代化所引起的思考[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九輯(2008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選輯)[C];2008年
2 張高攀;;文化生態(tài)視角下的北川城鎮(zhèn)發(fā)展研究[A];轉(zhuǎn)型與重構(gòu)——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陳力;李德聰;鄭波;劉學柱;楊世弘;丁雁生;;炸藥近地空爆近區(qū)現(xiàn)象的數(shù)字圖像分析[A];第八屆全國爆炸力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何其生;楊澤偉;張輝;許威;;中國國際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曾曉渝;尹世瑋;;語言深度接觸現(xiàn)象的認識問題——以海南三亞回輝話為例[A];高名凱先生學術(shù)思想研討會——紀念高名凱先生誕辰100周年論文集[C];2011年
6 辛德勇;;論所謂明銅活字印書于史初無征驗——附論明代的金屬活字印本[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國家建構(gòu)與政治文化”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7 彭龍;;民族民間文化的發(fā)展與農(nóng)村文化生活[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shù)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8 趙金銘;;“十五”期間對外漢語學科建設研究[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9 林斐;;自我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范式[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9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一)[C];2010年
10 許珂;;關(guān)于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幾點思考[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環(huán)經(jīng)濟立法研究——2005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一冊)[C];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仇賢根;外宣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楊雪蓮;傳播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王雄師;討賴河流域水資源演變及其合理配置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4 喬暉;語文教科書中學習活動的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羅國亮;災害應對與中國政府治理方式變革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劉紅紅;莊子思想與魏晉時期中國文藝的自覺[D];暨南大學;2010年
7 魏樹發(fā);論我國成年監(jiān)護制度改革[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曹迪;國家文化利益視角下的中國語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9 段鵬;開放的藝術(shù)及其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郭繼文;文化軟實力的歷史觀闡釋[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婷婷;中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謝維杰;我國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化路徑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張雷;抗戰(zhàn)時期《大公報》(桂林版)言論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李穎;抗戰(zhàn)時期桂林小報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王傳君;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6 何俊;陪審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幺飛;基于改進型模糊綜合評估的彈道導彈攻防效果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尹德鳳;職業(yè)價值觀對女碩士職業(yè)興趣的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9 郭麗偉;深層呼喚與別樣的敘事[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鵬;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數(shù)學學習態(tài)度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忠梅;環(huán)境資源法視野下的新《水法》[J];法商研究;2003年04期
2 胡德勝;王濤;;中美澳水資源管理責任考核制度的比較研究[J];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3 李保剛,曹慧平;淺析中國水權(quán)制度的現(xiàn)狀及經(jīng)濟學意義[J];海河水利;2002年03期
4 胡德勝;;我國水污染防治法按期間制裁機制的完善[J];江西社會科學;2012年07期
5 左其亭;李可任;;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理論體系探討[J];南水北調(diào)與水利科技;2013年01期
6 胡德勝;潘懷平;許勝晴;;創(chuàng)新流域治理機制應以流域管理政務平臺為抓手[J];環(huán)境保護;2012年13期
7 本刊編輯部;筆談:水資源的定義和內(nèi)涵[J];水科學進展;1991年03期
8 劉昌明,孫睿;水循環(huán)的生態(tài)學方面:土壤-植被-大氣系統(tǒng)水分能量平衡研究進展[J];水科學進展;1999年03期
9 張郁;南水北調(diào)中水權(quán)交易市場的構(gòu)建[J];水利發(fā)展研究;2002年03期
10 福地崇生,陳菁;水資源的經(jīng)濟學[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01年03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邵益生;[N];中國建設報;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忠法;;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推動湖北經(jīng)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J];中國水利;2010年13期
2 張連耀;羅云峰;;水資源管理制度改革的層次分析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29期
3 ;河北省首次提出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J];城市規(guī)劃通訊;2010年20期
4 郭卓然;邊文輝;;河北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初步設想[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shù);2010年S1期
5 金問榮;;安徽省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J];江淮水利科技;2010年06期
6 ;《淮河流域?qū)嵭凶顕栏竦乃Y源管理制度關(guān)鍵問題研究》工作大綱通過評審[J];水利發(fā)展研究;2010年07期
7 長江;;中央一號文件將推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J];人民長江;2011年02期
8 劉冬梅;邸燕;楊濟仿;;肥城市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初探[J];山東水利;2011年01期
9 張晏;壯歌德;;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J];世界環(huán)境;2011年02期
10 陳紅衛(wèi);;鹽城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水利;2011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葉華;;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法律思考[A];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高層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10年
2 王浩;王建華;胡鵬;;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科技支撐探析[A];中國水利學會2012學術(shù)年會特邀報告匯編[C];2012年
3 蘭仲軍;;縣級基層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A];重慶市水利學會“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資源 服務城鄉(xiāng)發(fā)展”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3年
4 王金霞;徐志剛;黃季q;Scott Rozelle;;水資源管理制度改革、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與反貧困[A];經(jīng)濟學(季刊)第5卷第1期(總第19期)[C];2005年
5 王忠法;;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推動湖北經(jīng)濟社會全面協(xié)調(diào)可持續(xù)發(fā)展[A];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高層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10年
6 史芳斌;;提升水資源監(jiān)測和信息化水平 支撐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A];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高層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10年
7 熊春茂;陳敏;;破解湖北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難題的探討[A];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高層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10年
8 姜鐵兵;;豐水城市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必要性與實施方略初探——以武漢市為例[A];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高層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10年
9 郭永金;;簡論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戰(zhàn)略意義[A];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高層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10年
10 胡鐵松;;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內(nèi)涵分析[A];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高層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常慕城;我市率先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N];菏澤日報;2010年
2 粵水軒;廣東率先出臺省級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N];中國水利報;2012年
3 馬生錄;我省舉辦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培訓班[N];青海日報;2012年
4 記者錢邦英;上海試點“最嚴”水資源管理制度[N];中國改革報;2012年
5 記者 趙紅梅;我省啟動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N];河北日報;2012年
6 長江科學院副院長、教授 陳進;完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N];中國水利報;2012年
7 記者 李達 關(guān)桂峰;我國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N];經(jīng)濟參考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邱軍;堅持以生態(tài)文明建設為引領(lǐng) 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N];中國水利報;2012年
9 本報記者 曹錚;強化考核 保障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實[N];中國水利報;2013年
10 ;國務院辦公廳關(guān)于印發(f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的通知[N];中國水利報;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周玉璽;水資源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與政策選擇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2 唐偉群;黃河水資源管理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昊;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三條紅線”政府監(jiān)管及運作機制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2 孫開崗;山東黃河水資源管理制度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3 余江濤;石羊河流域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立法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7182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ylw/1718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