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詛咒”向“資源福祉”的轉化途徑
本文選題:資源詛咒 切入點:資源承載能力 出處:《經濟研究參考》2015年30期
【摘要】:正1.建立生態(tài)補償機制,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資源詛咒"正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超越生態(tài)資源承載能力、忽視資源生態(tài)價值,而受到生態(tài)環(huán)境負作用力的結果。因此,有必要在市場行為中認可生態(tài)資源提供的物質財富和功效作用,體現(xiàn)自然資源的稀缺性價值。如果忽視資源開采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成本,在資源開采結束后,將會為恢復
[Abstract]:Regular 1.Establish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develop circular economy. "The curse of resources is the result of the negative a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which surpasses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ignores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resources.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cognize the material wealth and efficacy provided by ecological resources in market behavior and to reflect the scarcity value of natural resources.If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of resource exploitation are ignored, after the end of resource exploitation, it will be helpful for recovery.
【分類號】:F124.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曉莉;;關于“資源詛咒”效應的文獻綜述[J];才智;2009年22期
2 王必達;王春暉;;“資源詛咒”:制度視域的解析[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3 趙偉偉;白永秀;;資源詛咒實證研究的文獻綜述[J];世界經濟文匯;2009年06期
4 趙偉偉;白永秀;;資源詛咒傳導機制的研究述評[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0年02期
5 張貢生;李伯德;;駁資源詛咒論[J];經濟問題;2010年03期
6 胡健;焦兵;;“資源詛咒”理論的興起與演進[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7 蔚永勝;;“資源詛咒”論:一個偽命題[J];消費導刊;2010年04期
8 姚文英;劉丹;;廣義“資源詛咒”在我國省域尺度的案例檢驗——以新疆為例[J];新疆財經;2010年02期
9 張貢生;;“資源詛咒”論續(xù)評:來自區(qū)位的分析[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10 趙普;;“資源詛咒”成因新論[J];特區(qū)經濟;2010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殷俐娟;;驅除“資源詛咒” 讓資源成為“福祉”[A];資源·環(huán)境·和諧社會——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王國棟;;就地城市化與“資源詛咒”[A];2010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2010年?ǘC];2010年
3 王國棟;;就地城市化與“資源詛咒”[A];第八屆博士生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4 賈會娟;趙春霞;;“資源詛咒”:青海經濟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避開的陷阱[A];2009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暨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呂虹 編譯;《國際先驅論壇報》:非洲有望打破資源詛咒[N];社會科學報;2012年
2 劉青海 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資源詛咒” 作為研究范式的非合理性[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鄭謳 張夢穎;澳大利亞尋求破解“資源詛咒”之道[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4 新華社記者 馬俊 于瑤 任瑋;轉型升級破解“資源詛咒”[N];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
5 袁亞騫;俄羅斯陷入“資源詛咒”?[N];中國礦業(yè)報;2013年
6 本報記者 李強;破“資源詛咒”怪圈 別“一業(yè)獨大”格局[N];濟寧日報;2010年
7 陳曉航;破解“資源詛咒”迷局[N];人民日報;2011年
8 記者 張春保 丁文杰;湖南耒陽:擺脫“資源詛咒”加速轉型[N];經濟參考報;2013年
9 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副總編輯 王培楠;“資源詛咒”與木棉產業(yè)[N];南方日報;2010年
10 記者 楊榮 李建斌;破解“資源詛咒”[N];光明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段利民;資源詛咒與區(qū)域經濟增長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2 謝波;中國區(qū)域資源詛咒問題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3 梅冠群;我國“資源詛咒”形成的條件與路徑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4 趙偉偉;相對資源詛咒理論及其中國的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5 韋結余;中國西部地區(qū)“資源詛咒”傳導機制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6 余萍;資源詛咒與傳統(tǒng)農區(qū)的企業(yè)家形成機制[D];河南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裴玉珍;山西省“資源詛咒”現(xiàn)象的實證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2 李志龍;“中國式資源詛咒”問題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3 郭振華;資源詛咒問題探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2年
4 馬躍輝;新疆經濟發(fā)展中資源詛咒問題的實證研究[D];新疆財經大學;2013年
5 張育浩;資源詛咒在中國省級層面的檢驗[D];浙江大學;2011年
6 賀震川;中國西部地區(qū)“資源詛咒”現(xiàn)象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章貴棟;“資源詛咒”效應的再檢驗[D];浙江工商大學;2012年
8 高雪玲;基于“資源詛咒”視角的廣東地區(qū)間經濟增長差距研究[D];暨南大學;2014年
9 李歡;資源詛咒的突破路徑評估[D];山西師范大學;2015年
10 賈曉e,
本文編號:17139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ylw/1713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