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地震應急準備的居民地遙感提取及量化分析
本文關鍵詞:面向地震應急準備的居民地遙感提取及量化分析
【摘要】:運用灰度共生矩陣、數(shù)學形態(tài)學等方法提取新疆新源地區(qū)高分一號2 m分辨率影像居民地信息,運用目視解譯、影像疊加分析、緩沖區(qū)分析等方法,進行居民地量化分級,為地震應急準備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結果表明:研究區(qū)在地震烈度為Ⅷ度及以下區(qū)域,埋壓主要集中在單層結構為主的建筑區(qū);當?shù)卣鹆叶雀哂冖惹以斐啥鄬咏ㄖ竺娣e倒塌時,縣城等人口密集區(qū)為首要救援區(qū);在地震應急準備時,應對交通條件三等區(qū)和交通條件四等區(qū)重點關注,增加應急物資儲備點,對山區(qū)居民地,應考慮道路毀壞情況,轉換救援方式,做好應急預案。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地震局;
【關鍵詞】: 地震應急 遙感 高分一號 居民地
【基金】:中國地震局地震應急青年重點任務(CEA_EDEM-201511) 新疆地震科學基金項目(201510)資助~~
【分類號】:P315.9;TP79
【正文快照】: 中國是世界上地震活動最強烈和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20世紀全球大陸35%的7級以上地震發(fā)生在中國。居民地是地震災害的重要受災體,準確的居民地空間分布信息是衡量地震災情,開展地震應急準備的重要依據(jù)。居民地是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產物,是人類進行各種活動的中心場所[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懋源 ,苗崇剛;“平震結合” 常備不懈——中國地震局組織首次地震應急工作檢查[J];城市防震減災;2000年02期
2 蘇桂武,聶高眾,高建國;地震應急信息的特征、分類與作用[J];地震;2003年03期
3 楊懋源;新中國地震應急工作歷程(五)[J];國際地震動態(tài);2004年10期
4 王希波;淺談大眾媒體在地震應急管理中的作用[J];華北地震科學;2004年04期
5 馮金社,來紅州;天津:地震應急工作實現(xiàn)規(guī)范管理[J];中國減災;2005年01期
6 鄧硯,聶高眾,蘇桂武;地震應急的影響因素分析[J];災害學;2005年02期
7 蘇桂武,鄧硯,聶高眾;中國地震應急宏觀分區(qū)的初步研究[J];地震地質;2005年03期
8 鄧硯;蘇桂武;聶高眾;;中國地震應急二級分區(qū)的初步研究[J];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05年04期
9 王希波;地震應急中的組織及其管理[J];防災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10 王俠;;以人為本 開拓創(chuàng)新 不斷提高海淀區(qū)的地震應急能力[J];防災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立軍;魏若平;謝瑞民;張勇;魯娜;;新疆地震局地震應急工作流程[A];中國地震學會第11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2 梁軍;王華;;四川省水庫地震應急排險及土石壩震損特點綜述[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調查分析與研究[C];2009年
3 火恩杰;林命,
本文編號:7001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700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