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面場景亮溫輻射模擬成像方法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12 22:17
亮溫輻射圖像的模擬是新型傳感器系統(tǒng)研制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階段,是無源微波遙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針對不同探測場景,被探測目標的熱輻射特征可以通過亮溫輻射模擬圖像來進行分析,進而了解輻射現(xiàn)象和認知輻射規(guī)律。將模擬圖像與實測圖像進行對比,判斷實測結(jié)果的優(yōu)劣,從而能夠快速評估輻射計的工作性能,指導輻射計成像系統(tǒng)的設計與改進,為進一步利用輻射計研究地物信息提供了一種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就以下三個方面對亮溫輻射模擬成像方法進行了研究:1.基于空間剖分亮溫追蹤法(Space Meshing Brightness Temperature Tracing Method)對光滑面場景進行亮溫輻射模擬成像,避免了傳統(tǒng)射線追蹤法中的線面相交測試,提高了運算效率。將機場跑道的成像結(jié)果分別與輻射計實測圖像和傳統(tǒng)方法的結(jié)果進行對比,證明了空間剖分亮溫追蹤法的正確性和高效性。2.通過對海面目標以及三維幾何體進行光滑面場景的圖像模擬,詳細分析了亮溫射線間隔、極化方式、目標介質(zhì)特性、觀測俯仰角度、天線平滑作用和射線反射次數(shù)對模擬圖像的影響,充分表明亮溫輻射模擬成像工作對輻射計的性能具有評估和指導意義。3.基于粗糙面場景的亮...
【文章來源】:南京郵電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線性掃描系統(tǒng)的機載成像操作原理圖
圖 1.3 綜合孔徑系統(tǒng)的機載成像操作原理圖在沒有任何機械運動的情況下同時被確定,因外,從空間頻率域中測量生成的圖像可以使用數(shù)有較高的靈活性,尤其可以在不改變陣列幾何形對遠場成像和近場成像時可以進行孔徑合成系統(tǒng)與綜合孔徑干涉方法相結(jié)合的混合系統(tǒng)。
圖 1.3 綜合孔徑系統(tǒng)的機載成像操作原理圖在沒有任何機械運動的情況下同時被確定,因,從空間頻率域中測量生成的圖像可以使用數(shù)較高的靈活性,尤其可以在不改變陣列幾何形遠場成像和近場成像時可以進行孔徑合成系統(tǒng)綜合孔徑干涉方法相結(jié)合的混合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草地環(huán)境電磁散射特性研究[J]. 黃思宇,童創(chuàng)明,王童,劉萬萌. 微波學報. 2017(06)
[2]8mm波段二維綜合孔徑微波輻射計(BHU-2D)[J]. 薛永,苗俊剛,萬國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2008(09)
[3]Ka波段雙通道相關(guān)輻射計的設計與實驗[J]. 郎量,張祖蔭,郭偉,李青俠,靳榕. 微波學報. 2008(02)
[4]利用毫米波輻射計探測坦克頂甲的研究[J]. 張彥梅,崔占忠. 探測與控制學報. 2004(03)
[5]利用合成孔徑微波輻射計輸出反演地物亮溫分布[J]. 盧軍,張祖蔭,林士杰,黃鐵俠. 電子學報. 1997(03)
[6]星載合成孔徑微波輻射計的反演公式[J]. 盧軍,林士杰,張祖蔭. 微波學報. 1994(04)
[7]毫米波近感技術(shù)[J]. 李興國. 現(xiàn)代引信. 1991(03)
博士論文
[1]干涉式成像微波輻射計遙感圖像的模擬與成像分析[D]. 張成.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 2007
碩士論文
[1]典型地物微波介電特性實驗研究[D]. 賈明權(quán).電子科技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85543
【文章來源】:南京郵電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線性掃描系統(tǒng)的機載成像操作原理圖
圖 1.3 綜合孔徑系統(tǒng)的機載成像操作原理圖在沒有任何機械運動的情況下同時被確定,因外,從空間頻率域中測量生成的圖像可以使用數(shù)有較高的靈活性,尤其可以在不改變陣列幾何形對遠場成像和近場成像時可以進行孔徑合成系統(tǒng)與綜合孔徑干涉方法相結(jié)合的混合系統(tǒng)。
圖 1.3 綜合孔徑系統(tǒng)的機載成像操作原理圖在沒有任何機械運動的情況下同時被確定,因,從空間頻率域中測量生成的圖像可以使用數(shù)較高的靈活性,尤其可以在不改變陣列幾何形遠場成像和近場成像時可以進行孔徑合成系統(tǒng)綜合孔徑干涉方法相結(jié)合的混合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草地環(huán)境電磁散射特性研究[J]. 黃思宇,童創(chuàng)明,王童,劉萬萌. 微波學報. 2017(06)
[2]8mm波段二維綜合孔徑微波輻射計(BHU-2D)[J]. 薛永,苗俊剛,萬國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2008(09)
[3]Ka波段雙通道相關(guān)輻射計的設計與實驗[J]. 郎量,張祖蔭,郭偉,李青俠,靳榕. 微波學報. 2008(02)
[4]利用毫米波輻射計探測坦克頂甲的研究[J]. 張彥梅,崔占忠. 探測與控制學報. 2004(03)
[5]利用合成孔徑微波輻射計輸出反演地物亮溫分布[J]. 盧軍,張祖蔭,林士杰,黃鐵俠. 電子學報. 1997(03)
[6]星載合成孔徑微波輻射計的反演公式[J]. 盧軍,林士杰,張祖蔭. 微波學報. 1994(04)
[7]毫米波近感技術(shù)[J]. 李興國. 現(xiàn)代引信. 1991(03)
博士論文
[1]干涉式成像微波輻射計遙感圖像的模擬與成像分析[D]. 張成.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 2007
碩士論文
[1]典型地物微波介電特性實驗研究[D]. 賈明權(quán).電子科技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855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35855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