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滯非線性系統(tǒng)的控制算法研究
本文關鍵詞:遲滯非線性系統(tǒng)的控制算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微納米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定位在精度上已經無法達到當前許多行業(yè)對精密定位的要求,因此超精密定位系統(tǒng)的研究不斷的被國內外學者所重視。在超精密定位系統(tǒng)中,通常采用基于智能材料(如壓電陶瓷、磁致伸縮材料、形狀記憶合金等)的驅動器,然而這些智能驅動器存在固有的遲滯特性,遲滯是一種具有非平滑、多映射、記憶性的非線性,能夠引起系統(tǒng)誤差和振蕩甚至造成系統(tǒng)不穩(wěn)定,難以采用常規(guī)方法對其進行精確控制。為了消除遲滯非線性對系統(tǒng)造成的不良影響,需要對遲滯進行建模,并設計有效的控制器對其實現(xiàn)精確控制。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針對一類由Bouc-Wen模型描述的遲滯非線性系統(tǒng)設計控制器。首先,討論了Bouc-Wen模型的特性以及它的上界值,然后基于Lyapunov-like函數(shù)采用了迭代學習控制方案對其設計了控制器。該方案在經典的PD反饋控制的基礎上通過迭代學習項來消除遲滯對系統(tǒng)的不良影響,并實現(xiàn)對進期望軌跡的跟蹤。仿真結果證明了該方法的有效性。(2)基于神經網絡的遲滯非線性系統(tǒng)建模并設計控制器。針對基于神經網絡的一類遲滯非線性系統(tǒng),提出了動態(tài)遲滯算子來擴展輸入空間建立神經網絡遲滯模型,在此基礎上設計了基于Lyapunov-like函數(shù)的自適應迭代學習控制器。并通過與傳統(tǒng)PID控制相比較,實驗結果表明了該控制方案加快了響應速度,并且大幅度提高了控制精度。(3)針對輸出受限的遲滯非線性系統(tǒng)設計控制器,并與其他控制方案進行比較。針對一類含有Bouc-Wen遲滯的輸出受限非線性系統(tǒng)設計了反步控制器。首先分析了Bouc-Wen模型的特性并得到其上界值,然后設計了對稱型Barrier Lyapunov Function(BLF),并在閉環(huán)系統(tǒng)中保證了BLF有界,從而滿足了輸出受限的條件,最后利用反步法設計控制器。該方法消除了遲滯引起的振蕩和超調并且使得系統(tǒng)輸出約束在設定的范圍內,同時解決了遲滯和系統(tǒng)輸出受限兩個方面的影響,提高了控制精度。仿真和實驗結果表明了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關鍵詞】:遲滯 Bouc-Wen模型 迭代學習控制 神經網絡 輸出受限 反步控制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P13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緒論11-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1-12
- 1.2 遲滯非線性模型12-17
- 1.2.1 Preisach模型12-13
- 1.2.2 Prandtl-Ishlinskii模型13-14
- 1.2.3 KP(Krasnosel’skii-Pokrovskii)模型14-15
- 1.2.4 Duhem模型15
- 1.2.5 類Backlash模型15-17
- 1.2.6 其它遲滯模型17
- 1.3 遲滯非線性的控制方案17-21
- 1.3.1 基于遲滯逆模型的控制17-19
- 1.3.2 遲滯非線性的直接控制19-21
- 1.4 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21-22
- 第2章 基于Bouc-Wen模型的迭代學習控制22-34
- 2.1 遲滯非線性系統(tǒng)結構22-23
- 2.2 迭代學習控制23-27
- 2.2.1 迭代學習控制基本原理24-25
- 2.2.2 基本的迭代學習控制算法25
- 2.2.3 迭代學習控制主要分析方法25-27
- 2.3 控制器設計27-30
- 2.4 仿真結果30-33
- 2.5 本章小結33-34
- 第3章 基于神經網絡遲滯模型的迭代學習控制34-43
- 3.1 基于神經網絡的遲滯建模34-36
- 3.2 控制器設計36-39
- 3.3 仿真結果39-42
- 3.4 本章小結42-43
- 第4章 輸出受限遲滯非線性系統(tǒng)的反步控制器設計43-57
- 4.1 引言43-45
- 4.2 反步控制45-48
- 4.2.1 反步控制的基本思想45
- 4.2.2 基于反步法的控制器設計45-48
- 4.3 基于Bouc-Wen模型的反步控制器設計48-56
- 4.3.1 遲滯非線性系統(tǒng)描述48
- 4.3.2 控制器設計48-51
- 4.3.3 仿真結果51-56
- 4.4 本章小結56-57
- 第5章 總結與展望57-59
- 5.1 總結57-58
- 5.2 展望58-59
- 參考文獻59-65
- 致謝65-66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6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春濤,譚永紅;遲滯非線性系統(tǒng)的建模與控制[J];控制理論與應用;2005年02期
2 毛劍琴;丁海山;;率相關遲滯非線性系統(tǒng)的智能化建模與控制[J];中國科學(F輯:信息科學);2009年03期
3 徐聯(lián)云;;遲滯非線性動態(tài)系統(tǒng)“灰箱”辨識和控制[J];科技致富向導;2010年27期
4 趙彤,譚永紅;遲滯非線性動態(tài)系統(tǒng)神經網絡自適應控制[J];計算機仿真;2004年08期
5 熊蕊;劉向東;;含PID控制器的遲滯非線性控制系統(tǒng)的主共振及奇異性[J];振動與沖擊;2014年08期
6 陳遠晟;裘進浩;季宏麗;RonanLe Breton;;基于雙曲函數(shù)的Preisach類遲滯非線性建模與逆控制[J];光學精密工程;2013年05期
7 趙新龍;譚永紅;;對Preisach類的遲滯非線性神經網絡建模[J];控制理論與應用;2006年04期
8 趙彤,譚永紅;基于坐標變換和仿射映射辨識遲滯非線性模型[J];控制工程;2004年S2期
9 趙新龍;汪佳麗;;結合誤差變換的Bouc-Wen遲滯非線性系統(tǒng)反步控制器設計[J];控制理論與應用;2014年08期
10 李帆;趙建輝;李焱嘉;;遲滯非線性的一種離散Preisach函數(shù)辨識法[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7年1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劉強;;不對稱遲滯非線性系統(tǒng)響應分析[A];數(shù)學·力學·物理學·高新技術交叉研究進展——2010(13)卷[C];2010年
2 金樁;張臻;毛劍琴;;基于模糊樹方法的壓電作動器率相關遲滯非線性建模[A];2009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王蕊;毛劍琴;;基于LS-SVM的動態(tài)遲滯非線性建模及其應用研究[A];2009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第二分冊)[C];2009年
4 陳文麗;張臻;毛劍琴;;超磁致伸縮作動器的載荷相關遲滯非線性建模[A];2007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李巍;壓電作動器遲滯非線性建模與補償控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宋錚;鐵磁遲滯非線性在控制系統(tǒng)中若干問題的研究[D];東北大學;2010年
3 馬連偉;三明治遲滯非線性系統(tǒng)的建模與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章億凱;遲滯非線性系統(tǒng)的控制算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6年
2 丁策;具有間隙遲滯非線性系統(tǒng)的補償控制算法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3 李振偉;振動控制中作動器遲滯非線性補償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4 陳大林;遲滯非線性支承結構的系統(tǒng)辨識[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01年
5 翟亞偉;基于Backlash描述函數(shù)的遲滯非線性建模[D];青島科技大學;2012年
6 陽丹;遲滯非線性系統(tǒng)建模與控制[D];南華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遲滯非線性系統(tǒng)的控制算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73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8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