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機器人肺葉肺段切除現狀及未來的展望
發(fā)布時間:2020-01-29 19:00
【摘要】:自肺癌研究中心僅有的隨機前瞻性研究以來,伴有淋巴結取樣或清掃的肺葉切除術仍是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基礎。[1]多年過去了,胸外科的手術方式轉變?yōu)槲?chuàng)。腔鏡有很多的優(yōu)勢,如更少的創(chuàng)傷和疼痛,更短的胸管引流時間,更短的住院天數,并能保護肺功能等。但是因為VATS的有限的操作性和器械讓人不適的人體工程學特性,術野平面視角和腫瘤學療效的爭議。僵硬的器械造成支點效應,平面視角,助手控制腔鏡導致主刀認知障礙,眼-手-靶點障礙和深度視覺感知障礙。[2]為了克服這些缺陷,在過去的數十年里一些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被發(fā)明出來。其中達芬奇直覺外科系統(tǒng)被發(fā)明(美國Sunnyvale)并由FDA批準用于腹腔鏡,胸腔鏡和二尖瓣成形。目前達芬奇系統(tǒng)是唯一廣泛用于外科手術的外科系統(tǒng)。它能克服這些缺陷并保留微創(chuàng)的優(yōu)點。更直觀的操作、更加靈活、更高清的三維視角是機器人的優(yōu)點。不同的研究均證實了機器人肺葉肺段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并就長期的效果來說同OPEN/VATS相似。當前應用的幾種不同的機器人技術區(qū)別在于機器人操作臂的數量(3個或4個),CO2萎肺的使用,切除的時間和打孔的位置。VATS和RATS的學習曲線是相似的。高額的手術費用是機器人最大的劣勢。競爭公司的加入可能會降低成本。[3]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34.2;TP242
本文編號:2574445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34.2;TP2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孟浩;王希龍;許世廣;劉博;李博;劉星池;徐惟;丁仁泉;王通;王述民;楊笑;;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胸外科手術切口選擇:661例手術經驗分析[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6年06期
2 王述民;;達芬奇機器人在肺癌根治術中的應用現狀及展望[J];中國腫瘤;2014年09期
,本文編號:25744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574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