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易于加工、裝調的離軸三反光學系統(tǒng)設計
本文關鍵詞:一種改進的易于加工、裝調的離軸三反光學系統(tǒng)設計
更多相關文章: 光學設計 三反系統(tǒng) 離軸 二次非球面
【摘要】:為了降低離軸三反光學系統(tǒng)加工和裝調難度,提出了一種無遮攔的兩反射鏡三反射光學系統(tǒng)。將傳統(tǒng)的離軸三反射光學系統(tǒng)中的主鏡和三鏡改進為一塊非球面反射鏡,即用一塊鏡面實現(xiàn)兩鏡的設計,這既能夠降低光學加工的復雜度,同時也減少了裝調的難度。根據(jù)三反射系統(tǒng)像差設計理論,推導出同軸兩反射鏡三反射系統(tǒng)的初始結構參數(shù)計算公式,得出了適用于該系統(tǒng)的求解方程組。設計了焦距1000 mm,F數(shù)為10,全視場2°×0.4°,無中心遮攔的離軸兩鏡三反射系統(tǒng),兩反射鏡面型均為二次曲面。從調制傳遞函數(shù)、點列圖、衍射能量分布圖可以看出,系統(tǒng)成像質量好,能量比較集中。整體系統(tǒng)體積小、結構簡單,重量輕。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tài)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長春理工大學空地激光通信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關鍵詞】: 光學設計 三反系統(tǒng) 離軸 二次非球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677009)
【分類號】:TH74
【正文快照】: 1引言在空間對地觀測、遙感領域中,無論軍事還是民用領域,對光學系統(tǒng)的要求都越來越高,具體表現(xiàn)為:要求長焦距、大口徑、多光譜、結構緊湊等特點[1]。光學系統(tǒng)經歷了從折射式到反射式,從同軸光學系統(tǒng)到離軸光學系統(tǒng)的發(fā)展階段。折射式及折反射由于折射材料性能的限制及寬光譜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常軍,翁志成,姜會林,叢小杰;長焦距空間三反光學系統(tǒng)的設計[J];光學精密工程;2001年04期
2 趙文才;;改進的離軸三反光學系統(tǒng)的設計[J];光學精密工程;2011年12期
3 劉琳,薛鳴球,沈為民;提高離軸三反射鏡系統(tǒng)成像質量的途徑[J];光學技術;2002年02期
4 姜會林;關于二級光譜問題的探討[J];光學學報;1982年03期
5 吳煜,薛鳴球;長焦距反射式光學系統(tǒng)研究[J];光學學報;1991年07期
6 常軍,翁志成,姜會林,張新,叢小杰;用于空間的三反射鏡光學系統(tǒng)設計[J];光學學報;2003年02期
7 郭永祥;李英才;呂保斌;白瑜;孫啟兵;;一種新型無遮攔三反射光學系統(tǒng)研究[J];光學學報;2010年04期
8 郭永祥;李英才;梁天梅;陳欽芳;;一種大視場離軸三反射光學系統(tǒng)研究[J];光學學報;2010年09期
9 卜江萍;田維堅;楊小君;.孫愛娟;劉蔚;;一種新型離軸三反式光學系統(tǒng)的設計[J];光子學報;2006年04期
10 張亮;安源;金光;;大視場、長焦距離軸三反射鏡光學系統(tǒng)的設計[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7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常軍,姜會林,翁志成,叢小杰,金英姬;大視場、長焦距空間光學系統(tǒng)的設計[J];兵工學報;2003年01期
2 姜會林;;高空攝影系統(tǒng)分辨率的分析計算[J];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學報;1984年01期
3 王路;王春艷;鮑智康;;長焦距離軸三反射式光學系統(tǒng)設計[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4 陸有軍;王燕民;吳瀾爾;;碳/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的研究及應用進展[J];材料導報;2010年21期
5 伍和云;王培綱;;離軸反射式光學系統(tǒng)設計[J];光電工程;2006年01期
6 張祥翔;傅雨田;韓昌佩;王成良;;一種離軸使用的同軸三反射系統(tǒng)的設計和裝調[J];光電工程;2007年12期
7 朱敏;由鳳玲;王科;孫大維;;CGH在大口徑凸非球面檢測中的應用[J];光電技術應用;2007年02期
8 王美欽;王忠厚;白加光;胡炳j;魏儒義;;用于高分辨率光譜儀的離軸三反射鏡光學系統(tǒng)的設計[J];光電技術應用;2010年01期
9 劉群龍;吳晗平;張焱;胡大軍;;新型紅外光學系統(tǒng)的結構特點與技術分析[J];光電技術應用;2010年02期
10 徐亮;趙建科;周艷;張周鋒;;長焦距、大視場空間觀測相機光學系統(tǒng)設計[J];光學與光電技術;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沙巍;陳長征;張星祥;許艷軍;任建岳;;材料匹配對TDICCD拼接精度的影響[A];第三屆空間材料及其應用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2 馬蘭;唐勇;;大倍率大口徑觀光望遠鏡的光學系統(tǒng)設計[A];2008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進展大會論文集(Ⅲ)[C];2008年
3 鐘萍華;胡玉禧;周紹祥;;用系數(shù)法實現(xiàn)復消色差[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4 樊學武;陳榮利;馬臻;王煒;李英才;;空間三反射望遠鏡光學系統(tǒng)的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5 任秉文;胡燕;金光;張元;鐘興;;用于對地觀測小衛(wèi)星的同軸四反光學系統(tǒng)設計[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2013年空間光學與機電技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13年
6 齊光;李景林;王書新;任建岳;;離軸三反空間相機大尺寸遮光罩的結構設計[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2013年空間光學與機電技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智強;光學自由曲面設計數(shù)據(jù)共享及軟件開發(fā)[D];吉林大學;2011年
2 盧東杰;基于FFSP的大視場視透式頭戴顯示器光學系統(tǒng)的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馬永利;紅外雙波段導引頭光學系統(tǒng)設計[D];長春理工大學;2011年
4 樸聰;基于LCOS的動態(tài)星模擬器光學系統(tǒng)設計[D];長春理工大學;2011年
5 崔瑞;工程塑料粉末激光燒結機理及工藝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6 晏蕾;可見/紅外雙波段航空光電偵察平臺光學系統(tǒng)設計[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0年
7 梁奕瑾;長焦距真空平行光管像差測量及標定方法[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8 劉琳;長焦距三反射式望遠鏡設計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9 張晨鐘;波差法光學自動設計[D];長春理工大學;2002年
10 卜江萍;用于凝視式相機的大視場離軸三反光學系統(tǒng)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君驊;大相對口徑大線視場光學系統(tǒng)的設計[J];中國工程科學;2000年08期
2 張祥翔;傅雨田;韓昌佩;王成良;;一種離軸使用的同軸三反射系統(tǒng)的設計和裝調[J];光電工程;2007年12期
3 常軍,翁志成,姜會林,叢小杰;長焦距空間三反光學系統(tǒng)的設計[J];光學精密工程;2001年04期
4 王鵬,趙文才,胡明勇,張海洪,郝沛明;離軸凸非球面的Hindle檢測[J];光學精密工程;2002年02期
5 潘君驊;一個新的泛卡塞格林望遠鏡系統(tǒng)[J];光學精密工程;2003年05期
6 劉磊;李景林;呂清濤;李麗富;;大口徑反射光學系統(tǒng)裝調裝置設計研究[J];光學精密工程;2005年S1期
7 韓昌元;;高分辨力空間相機的光學系統(tǒng)研究[J];光學精密工程;2008年11期
8 史光輝;衛(wèi)星對地觀測高分辨率光學系統(tǒng)和設計問題[J];光學精密工程;1999年01期
9 劉琳,薛鳴球,沈為民;提高離軸三反射鏡系統(tǒng)成像質量的途徑[J];光學技術;2002年02期
10 劉劍峰,龍夫年,張偉;大視場航天遙感器的光學系統(tǒng)設計[J];光學技術;2004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紅光;張彭舜;達爭尚;;大離軸量凹面取樣鏡的設計[J];光子學報;2010年05期
2 朱海濱;美國進行離軸導彈發(fā)射試驗[J];國際航空;1994年09期
3 賀軍峰;田潤瀾;田楨熔;白東峰;;大離軸量橢球反射鏡的加工[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08年12期
4 李俊峰;宋淑梅;;應用雙擺動技術加工離軸碳化硅反射鏡[J];光學精密工程;2012年08期
5 鄭楚君;韓鵬;李榕;常鴻森;;基于角譜衍射的離軸數(shù)字全息數(shù)值重建理論分析[J];激光雜志;2006年01期
6 蔣丹杰;邢立坤;;基于有限元的某離軸三反系統(tǒng)支架的優(yōu)化設計[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0年17期
7 梁培;;離軸拋物鏡準直特性的研究[J];光學學報;2006年06期
8 羅淼;朱永田;;計算機輔助裝調方法在離軸卡塞格林系統(tǒng)中的應用[J];光學技術;2008年04期
9 楊力,吳時彬,高平起,姜書宗;Φ420mm離軸拋物面反射鏡的制造[J];光學技術;1998年03期
10 丁學專;王欣;蘭衛(wèi)華;劉銀年;;離軸四反射鏡光學系統(tǒng)設計[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施將君;;漂移管中離軸圓電子束的自洽場[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0)[C];2000年
2 姚小銀;;矩形口徑離軸橢球面反射鏡的制造[A];中國光學學會2011年學術大會摘要集[C];2011年
3 丁蛟騰;許亮;馬臻;陳欽芳;安有慧;;矩形口徑離軸非球面鏡的加工與檢測[A];第十屆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4 王蓮芬;劉光斌;鄭立林;邵建昭;吳傲;鄭重;;三維離軸散射探測與定位方法研究[A];2007年紅外探測器及其在系統(tǒng)中的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5 婁澤原;;波前探測用于離軸光學測量[A];第十四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6 胡明勇;王鵬;郝沛明;劉文清;江慶五;;大口徑、大陡度離軸凸非球面反射鏡的加工[A];2004“安徽制造業(yè)發(fā)展”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4年
7 于清華;陳凡勝;孫勝利;;離軸三反射消像散光學系統(tǒng)的工作穩(wěn)定性分析及材料匹配[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第七次學術年會會議手冊及文集[C];2009年
8 王麗萍;周烽;;光刻離軸照明空間成像技術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9 李銳鋼;;運用激光跟蹤儀測量離軸非球面離軸量的方法[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2013年空間光學與機電技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13年
10 馬云;高志山;朱日宏;馬駿;;基于離軸計算全息的拋物面面形檢測[A];中國光學學會2011年學術大會摘要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姜楠 石明山 記者 李林巖;離軸三反光學系統(tǒng)獲重大突破[N];吉林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陳欽芳;離軸非球面反射鏡檢測技術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11年
2 王健;基于矢量像差理論的離軸反射式寬波段紅外目標模擬器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3 張虎;矢量像差理論及其在離軸頭盔顯示系統(tǒng)設計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0年
4 龐志海;離軸反射光學系統(tǒng)計算機輔助裝調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13年
5 李世杰;離軸非球面的組合全息檢驗[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4年
6 李根;離軸非穩(wěn)—波導混合腔腔內光場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7 宋辭;離軸非球面光學零件磁流變拋光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葉璐;離軸非球面反射鏡檢測方法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2 馮曉;異形離軸光學元件加工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3年
3 趙瑞萍;一種離軸三反系統(tǒng)的光機集成分析[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10年
4 盧建龍;離軸非球面透射式光學系統(tǒng)設計及其應用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2年
5 陳建軍;計算機輔助裝調技術在離軸三反相機裝調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13年
6 林晶;寬幅離軸三反光學系統(tǒng)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3年
7 顧小超;火控系統(tǒng)可靠性紅外光應力模擬[D];長春理工大學;2008年
8 陸佳虎;大口徑長焦距離軸平行光管及關鍵光學元件的研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9 陳悅;一種低溫真空離軸反射式準直儀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4年
10 盧文川;SHWS檢測大口徑離軸非球面的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本文編號:8940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894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