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承載銣原子鐘濾光泡的高品質微腔體制備
本文關鍵詞:用于承載銣原子鐘濾光泡的高品質微腔體制備
更多相關文章: 微腔體 銣原子鐘 各項異性濕法腐蝕 超聲腐蝕 激光共聚焦掃描顯微鏡 凸角補償
【摘要】:在芯片級銣原子鐘中,需要微腔體來承載Rb—87濾光泡,為此,提出了一種用于制作高品質微腔體的新技術。為了獲得光滑的腔體側面和避免腐蝕過程中凸角處產(chǎn)生削角現(xiàn)象,研究中采用了超聲腐蝕技術和凸角補償技術。首先,分別在純KOH溶液,并結合攪拌和超聲等方法,對(100)硅片進行濕法腐蝕,并運用激光共聚焦掃描顯微鏡對腐蝕后的{111}表面進行粗糙度測量,表明運用超聲腐蝕技術可以獲得光滑的{111}腔體側面。在此基礎上,引入條形掩模凸角補償方法進行微腔體腐蝕。實驗結果表明:在80℃、質量分數(shù)為30%KOH、超聲頻率和功率分別為59 kHz和160 W的溶液中腐蝕,其{111}腐蝕表面粗糙度為0.117μm,同時條形的長度取1200μm時,可以獲得平滑規(guī)整的微腔體。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廈門大學薩本棟微米納米技術研究院;
【關鍵詞】: 微腔體 銣原子鐘 各項異性濕法腐蝕 超聲腐蝕 激光共聚焦掃描顯微鏡 凸角補償
【基金】:福建省重大科技項目前期研究計劃資助項目(2005HZ1021)
【分類號】:TH714.14
【正文快照】: 0引言硅各向異性腐蝕工藝是MEMS加工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100)硅片各向異性腐蝕后,{111}斜面與{100}底面成54.74°。通過提高KOH腐蝕溶液的溶度、在腐蝕溶液添加異丙醇、腐蝕過程中采用磁力攪拌等技術,而后進行表征,發(fā)現(xiàn)上述腐蝕技術能夠明顯改善{100}晶面的腐蝕質量,能夠有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曾毅波;蔣書森;黃彩虹;張玉龍;張艷;;激光共焦掃描顯微鏡在微機電系統(tǒng)中的應用[J];光學精密工程;2008年07期
2 曾毅波;王凌云;谷丹丹;孫道恒;;超聲技術在硅濕法腐蝕中的應用[J];光學精密工程;2009年01期
3 郭航;王盛貴;;用于微小型化銣原子鐘的MEMS Rb-85濾光泡的研究[J];傳感技術學報;2009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裴文彥;周金運;林清華;;大面積循環(huán)掃描投影光刻對準系統(tǒng)設計和分析[J];半導體光電;2009年03期
2 盛斌;徐向東;劉穎;洪義麟;付紹軍;;真空紫外硅閃耀光柵的制作[J];光學精密工程;2010年01期
3 賀俊芳;吳登科;王屹山;朱長軍;吳真;;采用光克爾快門提升激光脈沖對比度[J];光學精密工程;2011年02期
4 謝立強;邢建春;王浩旭;董培濤;吳學忠;;各向異性濕法刻蝕z切石英后結構側壁形貌的預測[J];光學精密工程;2012年02期
5 鐘年丙;廖強;朱恂;王永忠;陳蓉;;超聲技術在石英光纖腐蝕中的運用[J];光學精密工程;2012年05期
6 余卿;余曉芬;崔長彩;;單光源雙光路激光并行共焦測量系統(tǒng)設計[J];光學精密工程;2013年02期
7 劉乾;楊維川;袁道成;王洋;;光譜共焦顯微鏡的線性色散物鏡設計[J];光學精密工程;2013年10期
8 Qing-Bin Jiao;Bayanheshig;Xin Tan;Ji-Wei Zhu;Jian-Xiang Gao;;The effects of ultrasound frequency and power on the activation energy in Si-KOH reaction system[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14年04期
9 焦慶斌;巴音賀希格;譚鑫;李艷茹;朱繼偉;吳娜;;超聲波震蕩法及潤濕性增強法對單晶硅階梯光柵閃耀面粗糙度的影響[J];光學學報;2014年03期
10 劉璐;李艷寧;吳森;胡曉東;;基于顯微光杠桿技術的微結構偏轉角測量系統(tǒng)[J];光學技術;2014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范偉;六自由度納米工作臺驅動控制方法及系統(tǒng)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2 姜晶;微納雙重結構黑硅的制備及光電特性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3 陳勇;軟X射線自支撐閃耀透射光柵的制作[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4 焦慶斌;超聲強化液固傳質動力學模型與硅中階梯光柵濕法刻蝕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4年
5 王雄;搖擺質量微陀螺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6 儲清梅;堿性含氟液對太陽電池用單晶硅的腐蝕機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4年
7 陳遠流;面向微結構陣列的超精密切削加工與測量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8 鄭衍暢;高線密度X射線自支撐閃耀透射光柵的制作[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黨娟娟;光學表面亞表層損傷表征技術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牛正一;單片集成三軸微加速度計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3 呂宇;一種新型硅微加速度計的設計與制造工藝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4 杜俱元;芯片的玻璃鈍化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5 謝初南;激光聚焦式測頭在納米計量系統(tǒng)中的研究與應用[D];天津大學;2012年
6 王哲哲;二氧化鋯衍射光柵的制備[D];西安理工大學;2007年
7 潘盛;單晶硅表面金字塔大小與少子壽命的關系[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8 錢勇;亞硝酸腐蝕的多晶硅絨面結構[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9 周文棣;基于高斯濾波法的貝殼表面形貌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10 楊付超;基底與Cu摻雜對ZnO微結構和光學性質的影響[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何日暉,葉雄英,周兆英;微型機械材料的殘余應力測量[J];機械工程材料;2001年04期
2 王富生,譚久彬;表面微觀輪廓的高分辨率光學測量方法[J];光學精密工程;2000年04期
3 張以謨,井文才,張紅霞,李海峰,李朝輝;數(shù)字化白光掃描干涉儀的研究[J];光學精密工程;2004年06期
4 溫志渝,溫中泉,徐世六,劉玉奎,張正元,陳剛,楊國渝;真空微電子壓力傳感器的研制[J];光學精密工程;2004年06期
5 梁靜秋;侯鳳杰;;采用硅V型槽的一維光纖陣列的研制[J];光學精密工程;2007年01期
6 項震;侯晶;聶傳繼;許喬;張清華;王健;李瑞潔;;化學刻蝕的光學元件面形修復[J];光學精密工程;2007年07期
7 曹志強;趙繼;陳德祥;張富;;硅晶片的液流懸浮超光滑加工機理與實驗[J];光學精密工程;2007年07期
8 霍霞,呂建勛,楊仁東,李振州,魏蔚霞,鄭小紅,涂偉嫻,肖志賢,張鳳玲;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與光學顯微鏡之比較[J];激光生物學報;2001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遠洪;楊林;何慶;杜倫宇;項駿騏;蒲曉華;;一種微型化銣原子鐘[J];時間頻率學報;2009年02期
2 楊煒;翟浩;梁耀廷;張俊;崔敬忠;;星載銣原子鐘物理部分熱設計[J];宇航計測技術;2010年06期
3 袁平路;陶林;李偉;姜相東;郭超一;劉曉波;;高精度馴服銣原子鐘在水電廠的應用[J];水電站機電技術;2012年03期
4 蔡陽帆;;基于時頻生成與保持系統(tǒng)實現(xiàn)對原子鐘信號的補償處理[J];數(shù)字化用戶;2013年05期
5 王世偉;張俊;楊世宇;楊煒;翟浩;;銣原子鐘物理部分的低劑量率輻射效應研究[J];宇航計測技術;2012年02期
6 任良;崔敬忠;陸f ;涂建輝;張金海;;銣原子鐘溫度補償技術研究[J];宇航計測技術;2012年04期
7 邢彥超;楊俊;湯超;秦蕾;高偉;陳智勇;余鈁;盛榮武;;一種銣原子鐘雙鐘熱備相位無擾切換系統(tǒng)的設計[J];時間頻率學報;2011年02期
8 彭正琴;翟浩;陸f ;王世偉;張俊;梁耀廷;衛(wèi)立勛;張照瑞;崔敬忠;;基于多參考源的銣原子鐘校頻方案的設計與實現(xiàn)[J];宇航計測技術;2013年04期
9 王婷婷;曾毅波;王盛貴;魏秀燕;畢瑞可;郭航;;用于承載銣原子鐘濾光泡的高品質微腔體制備[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14年05期
10 張建;寧永強;張建偉;張星;曾玉剛;王立軍;;微型銣原子鐘專用795nm垂直腔表面發(fā)射激光器[J];光學精密工程;201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婭;李孝輝;;銣原子鐘的頻率控制算法[A];2005年全國時間頻率學術交流會文集[C];2005年
2 屈勇晟;劉昶;賀玉玲;劉玉潔;程冰;;西安分院星載銣原子鐘研制工作的最新進展[A];2009全國時間頻率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劉勇軍;;淺談溫度對星載銣原子鐘長期穩(wěn)定性的影響[A];2009全國時間頻率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屈勇晟;汪新剛;劉昶;張偉;;一種降低星載銣原子鐘溫度系數(shù)的新思路[A];第二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C];2011年
5 李浩;林海濤;;低相噪銣原子鐘的軟件鎖相環(huán)技術[A];2009全國時間頻率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陳璇;侯同強;王興眾;羅威;譚顯春;;基于單片機和衛(wèi)星信號的艦載銣原子鐘校準系統(tǒng)及其實現(xiàn)[A];2009全國時間頻率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楊林;杜倫宇;項俊騏;趙航;;淺談如何提高銣原子鐘的抗振性能[A];2005年全國時間頻率學術交流會文集[C];2005年
8 楊林;劉勇軍;管良明;周麗;;銣原子鐘長期老化特性的觀測與研究[A];2009全國時間頻率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曹遠洪;趙海清;楊林;;一種用于銣原子鐘的數(shù)字鎖相倍頻方案[A];2009全國時間頻率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10 楊林;林海濤;劉勇軍;;低氣壓環(huán)境對銣原子鐘頻率準確度的影響及一種解決方案[A];2005年全國時間頻率學術交流會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成都造”保證約會時間毫秒不差[N];成都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杜志靜;脈沖激光抽運(POP)銣原子鐘理論與實驗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國家授時中心);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李曉宇;銣原子鐘的補償處理及馴服保持技術[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2 馬艷;星載銣原子鐘的頻率漂移補償技術[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3 李琳;星載銣原子鐘的老化漂移補償技術[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4 王亞莉;精密時頻系統(tǒng)中漂移率補償處理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5 白沖;基于DDS的銣原子鐘老化漂移的自動補償[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薛文祥;溫度對POP銣原子鐘性能的影響及其光學系統(tǒng)小型化[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國家授時中心);2012年
,本文編號:8666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866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