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密度測量裝置研究
本文關鍵詞:固體密度測量裝置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固體密度 玻意爾-馬略特定律 方案設計 誤差傳遞
【摘要】:基于特殊結構材料密度的非水法無損檢測技術需求,根據(jù)玻意爾-馬略特定律和密度的直接測量方法研究并提出了一種新的固體密度測量技術,理論分析了測量原理,初步設計了測量裝置和密度檢測流程,并根據(jù)各功能模塊調研信息和誤差傳遞理論估算了該測量裝置的技術指標。研究結果表明,該測量裝置自動化、信息化程度高,作業(yè)程序少,檢測耗時短,可應用于ρ≤2 550 kg/m3的易分解、潮解的固體密度的檢驗與測量,測量相對誤差小于0.1%。
【作者單位】: 寶雞高新技術研究所;荊楚理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關鍵詞】: 固體密度 玻意爾-馬略特定律 方案設計 誤差傳遞
【分類號】:TH715.2
【正文快照】: 0引言物質密度的測量方法,根據(jù)所測量與密度的關系可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前者是基于密度定義直接或間接測量物質的體積(質量)得到物質的密度數(shù)值,常用于性質穩(wěn)定的固體密度測量,如基于阿基米德定律的靜力稱量法、密度瓶法、浮力計法以及氣體密度天平法等,測量原理簡單,測量成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功慶,楊錦清,曾寄萍;炮彈體內炸藥密度的測定[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1999年03期
2 魏偉勝,趙志學,鮑曉軍;γ射線衰減法測量混相密度[J];過程工程學報;2003年06期
3 遲善武;一種實現(xiàn)小體積測量的精確方法[J];化工自動化及儀表;1996年02期
4 海國廷;柳玉洪;;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測量的一種方法[J];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04期
5 李正群,計欣華;非接觸體積測量實驗系統(tǒng)[J];物理實驗;2005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雪海;張偉斌;戴斌;田勇;楊存豐;;微焦點CT在含能材料密度測試中的應用研究[J];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09年04期
2 屈國普,趙修良,程品晶;一種適合于教學的放射性同位素密度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02年06期
3 顏祥富;汪李勝;劉其光;;利用γ射線技術檢測煉化分餾塔類設備運行故障[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2年02期
4 馬媛媛;張萬松;劉小成;魏耀東;;γ射線技術在測量旋風分離器內顆粒濃度分布上的應用[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2年02期
5 魏偉勝;徐建;鮑曉軍;;基于γ射線掃描的過程設備故障診斷[J];化工進展;2011年11期
6 許飛;劉曉;張國范;;牡蠣殼腔容積的兩種測量方法比較[J];海洋科學;2007年07期
7 張金波;李彩花;李寶成;;基于逆向工程技術的不規(guī)則幾何體體積測量方法研究[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8 海國廷,張海濤;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實驗方法[J];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02期
9 周飛;;探地雷達探測儲糧密度的模型試驗研究[J];信息通信;2013年09期
10 顏祥富;汪李勝;魏偉勝;;利用γ射線掃描技術檢測反應器催化劑床層損壞故障[J];石油化工設備;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雪海;張偉斌;戴斌;田勇;楊存豐;;微焦點CT在含能材料密度測試中的應用研究[A];全國射線數(shù)字成像與CT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周飛;倉外探測小麥密度及數(shù)量的反演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宋家旺;任意形狀工件體積及板件面積測量儀的研制[D];吉林大學;2004年
3 李慧;基于β射線木材單板密度無損檢測系統(tǒng)的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4 何莉莉;一種新型材料對γ射線的屏蔽性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紅亞;易溶于水的不規(guī)則固體密度的測定[J];物理實驗;1996年03期
2 胡毅,周平;浸潤性固體密度的測量[J];綏化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施昌彥;質量與相關量研究的重要進展和動向[J];計量學報;1982年04期
4 伊藤隆;蓑輪善藏;黃美超;;用密度梯度管進行密度測定[J];國外計量;1975年01期
5 康巖輝;邾繼貴;羅志勇;葉聲華;;高精度標準單晶硅球直徑測量系統(tǒng)的研究[J];傳感技術學報;2009年10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繼彥;楊家敏;楊國洪;丁耀南;汪艷;李軍;張文海;胡昕;于燕寧;于瑞珍;;輻射不透明度分解實驗[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3)[C];2003年
,本文編號:7360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736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