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計算全息的零位補償干涉檢測
發(fā)布時間:2021-08-29 18:43
光學面形的檢測精度直接影響成像系統(tǒng)的性能,對基于計算全息的補償干涉檢測技術進行了研究,針對共軸計算全息的衍射波面在成像中心區(qū)域發(fā)生重疊,形成測試盲區(qū)這一問題,采用離軸計算設計方案對非球面的面形進行測量,檢測方案采用分光路干涉結構,用離軸計算全息和會聚透鏡組構成聯(lián)合補償器對波面進行零位補償并分離衍射級次,完成非球面面形的干涉檢測.結果表明,該方案能夠消除測試盲區(qū),同時測得全口徑面形數(shù)據(jù),并保持了良好的精度.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47(04)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零位補償干涉測試示意圖
其中,r2=x2+y2,c=1/R0,R0=156.47 mm,k=0,A4=2.322 15×10-8,A6=2.541 66×10-12通過三點法計算可得該非球面的最佳擬合球面半徑為154.46 mm,法向最大偏離量為0.017 6 mm,非球面設計面形與最佳擬合球面之間的偏差如圖2所示,其中最大偏離位置約位于0.070環(huán)帶.
測試方案采用泰曼-格林分光路干涉結構,搭配離軸CGH完成相位補償,如圖3所示.在圖3中,激光器發(fā)出的光線首先進行擴束,然后由準直系統(tǒng)調制成平行光,經(jīng)過分光后光束形成反射光和透射光兩束出射光線,其中反射光垂直入射參考球面,反射后穿過分光鏡形成參考波面,另一束透射光穿過透鏡組,形成標準球面波并入射到非球面表面,反射回來穿過分光鏡形成測試波面,離軸CGH放在成相臂,位于成像透鏡組前方,對衍射波面進行濾波,選取參考光0級和測試光-1級作為工作級次,相遇后形成干涉圖,分析干涉圖即可獲得非球面與理想面形之間的數(shù)據(jù)偏差分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干涉法的非球面測量技術[J]. 郝群,寧妍,胡搖. 計測技術. 2018(01)
本文編號:3371181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47(04)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零位補償干涉測試示意圖
其中,r2=x2+y2,c=1/R0,R0=156.47 mm,k=0,A4=2.322 15×10-8,A6=2.541 66×10-12通過三點法計算可得該非球面的最佳擬合球面半徑為154.46 mm,法向最大偏離量為0.017 6 mm,非球面設計面形與最佳擬合球面之間的偏差如圖2所示,其中最大偏離位置約位于0.070環(huán)帶.
測試方案采用泰曼-格林分光路干涉結構,搭配離軸CGH完成相位補償,如圖3所示.在圖3中,激光器發(fā)出的光線首先進行擴束,然后由準直系統(tǒng)調制成平行光,經(jīng)過分光后光束形成反射光和透射光兩束出射光線,其中反射光垂直入射參考球面,反射后穿過分光鏡形成參考波面,另一束透射光穿過透鏡組,形成標準球面波并入射到非球面表面,反射回來穿過分光鏡形成測試波面,離軸CGH放在成相臂,位于成像透鏡組前方,對衍射波面進行濾波,選取參考光0級和測試光-1級作為工作級次,相遇后形成干涉圖,分析干涉圖即可獲得非球面與理想面形之間的數(shù)據(jù)偏差分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干涉法的非球面測量技術[J]. 郝群,寧妍,胡搖. 計測技術. 2018(01)
本文編號:33711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33711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