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探針原子力顯微鏡測頭機電系統(tǒng)的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H74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群;原子力顯微鏡[J];上海計量測試;2002年05期
2 伍媛婷,王秀峰,程冰;原子力顯微鏡在材料研究中的應用[J];稀有金屬快報;2005年04期
3 馬榮駿;原子力顯微鏡及其應用[J];礦冶工程;2005年04期
4 楊金濤;徐文東;;針尖掃描原子力顯微鏡的光點跟蹤設計[J];中國激光;2006年01期
5 張峰;唐琳;徐洪杰;何建華;;一種高效、簡便原子力顯微鏡液體中原位實驗方法[J];現(xiàn)代儀器;2006年02期
6 劉歲林;田云飛;陳紅;吉曉江;;原子力顯微鏡原理與應用技術(shù)[J];現(xiàn)代儀器;2006年06期
7 唐卓;戴如春;廖二元;;原子力顯微鏡在骨微納觀結(jié)構(gòu)與功能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2008年06期
8 張濤;曹志軍;張利軍;張娟;;原子力顯微鏡在檢驗檢疫工作中的應用[J];檢驗檢疫科學;2008年06期
9 孫曉鳳;惠飛;何品剛;方禹之;;新型電化學原子力顯微鏡的研制[J];分析儀器;2010年01期
10 李艷青;智麗麗;;原子力顯微鏡的原理及其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J];昌吉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褚明福;肖灑;鄒樂西;仲敬榮;任清波;;金屬鈾氧化的拉曼光譜和原子力顯微鏡在線研究[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8年版)[C];2009年
2 孫全梅;陳佩佩;陳龍;吳承東;楊煥杰;韓東;;原子力顯微鏡在微循環(huán)研究中的應用[A];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會微循環(huán)2009學術(shù)大會會議指南及論文摘要[C];2009年
3 錢建強;李淵;華寶成;李英姿;;火星探測原子力顯微鏡幾個關(guān)鍵技術(shù)的研究[A];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shù)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暨863計劃“深空探測與空間實驗技術(shù)”重大項目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王曉東;紀小龍;;透過原子力顯微鏡觀察細胞看病理學科發(fā)展[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10年學術(shù)年會日程及論文匯編[C];2010年
5 楊金濤;徐文東;;原子力顯微鏡系統(tǒng)中的光點跟蹤設計[A];上海市激光學會2005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胡慶泉;陳立群;;原子力顯微鏡微懸臂梁非線性振動分析[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shù)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7 宋維旭;趙曉云;伍津津;朱堂友;楊桂紅;;應用原子力顯微鏡對不同類型膠原蛋白與細胞粘附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9年
8 丁海濤;;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和原子力顯微鏡聯(lián)用對活細胞的相關(guān)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9 紀星涉;魏煥萍;單云官;;原子力顯微鏡在病理診斷中的應用[A];第二屆全國解剖學技術(shù)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9年
10 黃水花;黎全;黃云;楊開勇;劉賤平;;原子力顯微鏡實驗教學方法探索[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及協(xié)作委員會2009年全體會議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創(chuàng)文;本原納米儀器公司承擔863課題[N];科技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思田;計量型原子力顯微鏡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2 周嫻瑋;原子力顯微鏡成像與納米操作控制的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3 竇建華;原子力顯微鏡針尖-表面相互作用分子動力學仿真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胡慶泉;原子力顯微鏡動力學行為分析[D];上海大學;2007年
5 董曉坤;高速原子力顯微鏡的成像方法研究[D];南開大學;2012年
6 楊春來;超聲振動原子力顯微鏡成像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3年
7 張冬仙;原子力顯微術(shù)的新方法研究及新型原子力顯微鏡系統(tǒng)研制[D];浙江大學;2004年
8 劉穎;細胞與亞細胞層面上對穩(wěn)恒磁場—抗癌藥物聯(lián)合效應的AFM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潘勇;原子力顯微鏡在人工磷脂雙分子層、膜蛋白和成纖維細胞的應用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10 王楠;利用原子力顯微鏡在納米尺度上研究蛋白質(zhì)的力電效應[D];重慶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曉鳳;電化學原子力顯微鏡的研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召洪;用原子力顯微鏡研究炭黑表面活性[D];四川理工學院;2015年
3 趙爽;濕度對原子力顯微鏡成像的影響[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4 王興亞;基于原子力顯微鏡及透射式掃描軟X射線顯微成像術(shù)的固液界面納米氣泡的研究[D];寧波大學;2015年
5 孫星星;超聲原子力顯微鏡的微觀力學性能仿真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5年
6 李欣;面向等離子體材料輻照缺陷的演化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4年
7 鄭志月;基于qPlus技術(shù)的原子力顯微鏡測頭及其校準方法的研究[D];中國計量學院;2015年
8 陳少奇;雙探針原子力顯微鏡測頭機電系統(tǒng)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6年
9 邱晗;基于原子力顯微鏡的納米梁諧振器振動特性的測試技術(shù)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10 原劍;大掃描范圍原子力顯微鏡的研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電工研究所);2006年
本文編號:27584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2758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