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搏動式全人工心臟驅動方案研究
【圖文】:
成功進行了臨床實驗,將其研制的 Jarvik-7 型全人工心臟移人工心臟如圖 1-2 所示。該型全人工心臟是世界上第一個被全人工心臟。在 1984 年,Jarvik-7 型全人工心臟共進行了五者都在較短時間內出現(xiàn)了血栓和二次感染,,限制了改型全人
心臟的搏動作用,而有較大的借鑒意義。在 2004 年,Jarvik改進型 SynCardia 全人工心臟問世[18],如圖 1-3 所示,并獲得床。SynCardia 全人工心臟的誕生,為無數(shù)等待心臟移植的患中最長的一位使用者在 SynCardia 全人工心臟的幫助下,成,并且最終等到了合適的心臟供體,完成了心臟移植[19]。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H7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曉菲;宋雪銀;徐貫杰;;心臟移植供心保存技術的研究進展[J];廣東醫(yī)學;2015年05期
2 韓建群;孫希波;;微循環(huán):人體的第二心臟[J];知識就是力量;2014年07期
3 談雪丹;尹成科;陳琛;馬云善;張亦柯;;人工心臟差分渦流位移傳感器的性能測試裝置[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12年05期
4 荊騰;徐紅霞;王顥;王芳群;錢坤喜;;心臟泵透皮能源傳輸系統(tǒng)的試驗[J];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5 郭龍輝;張杰民;趙龍;劉曉程;;一種植入式磁懸浮離心血泵的體外流體力學實驗研究[J];生物醫(yī)學工程研究;2011年02期
6 李暉;黃煥雷;肖學鈞;林秋雄;成安衡;;氣動左心輔助循環(huán)泵-羅葉泵內皮化的實驗研究[J];中國體外循環(huán)雜志;2011年02期
7 葛小麗;梁俊清;;血管外膜在血管病變中作用的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0年05期
8 張巖;胡盛壽;周建業(yè);孫寒松;唐躍;鄭哲;張浩;李國榮;朱曉東;;FW型軸流泵的體外溶血與動物實驗研究[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09年02期
9 武文芳;吳兵;;人工心臟的歷史及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學裝備;2008年03期
10 侯曉彤,孫衍慶,藺常燕,蔡克強,姜以嶺,李冰一;自制微型軸流血泵對缺血后心臟左心輔助的實驗研究[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2年1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徐在品;抑制血管內膜增生的血流動力學和血液流變學機理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陸懷初;成人血壓水平與死亡風險的前瞻性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2 秦倩麗;斑塊形態(tài)影響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的高頻超聲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3 陳亞寧;血壓變化對傷害性反應閾值的影響[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7010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270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