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踝關節(jié)輔助康復裝置的運動建模分析
【圖文】:
滑塊6的運動壓縮彈簧7,在彈簧力的作用下,以下平臺1為支撐,帶動上平臺8沿背屈/跖屈方向運動偏斜一定的角度。當需要康復的腳關節(jié)扣定在上平臺8上,就可以實現(xiàn)腳部的背屈/跖屈運動;當背屈/跖屈的運動幅度較小時,僅需裝置中的電機Ⅰ驅動。而當運動幅度較大時,還需啟動內翻/外翻驅動電機Ⅱ,進行驅動。類似的,當需要進行踝關節(jié)的內翻/外翻輔助康復運動時,,通過控制系統(tǒng)給相應的電機通電,即可實現(xiàn)腳部的內翻/外翻輔助康復運動。當需要進行兩者的復合康復運動時,通過控制系統(tǒng)同時給兩個電機通電,實現(xiàn)其復合運動。圖1踝關節(jié)輔助康復裝置模型圖2裝置的運動模型記驅動背屈/跖屈運動的電機為電機Ⅰ,驅動內翻/外翻運動的電機為電機Ⅱ,則在運動過程中,存在5種情況:①電機Ⅰ轉動,電機Ⅱ不轉動;②電機Ⅰ不轉動,電機Ⅱ轉動;③電機Ⅰ先轉動,電機Ⅱ后轉動;④電機Ⅱ先轉動,電機Ⅰ后轉動;⑤電機Ⅰ和電機Ⅱ同時轉動。每一種情況又可以分為3種模式:①過渡模式(即電機驅動壓縮彈簧,但尚不能帶動上平臺運動);②剛柔組合驅動模式(電機驅動壓縮彈簧,并由彈簧帶動上平臺運動);③剛性驅動模式(電機驅動中彈簧被壓并,并由彈簧帶動上平臺運動)。在此以圖2的背屈/跖屈運動中,電機Ⅰ轉動,電機Ⅱ不轉動為例進行運動分析。2.1剛性驅動模式如圖2,B1、B2和B3為上平臺的初始位置,B1'、B2'和B3'為上平臺運動后的某個位置。在初始狀態(tài)下,記:A1B1=l1,A2B2=l2,OB3=l3,A1A3=B1B3=a,A2A3=B2B3=b。以中心球銷的回轉中心點O為原點建立固定坐標系X0Y0Z0,該坐標系固定在下平臺上。其中X0軸平行于A2A3
屯?2裝置的運動模型記驅動背屈/跖屈運動的電機為電機Ⅰ,驅動內翻/外翻運動的電機為電機Ⅱ,則在運動過程中,存在5種情況:①電機Ⅰ轉動,電機Ⅱ不轉動;②電機Ⅰ不轉動,電機Ⅱ轉動;③電機Ⅰ先轉動,電機Ⅱ后轉動;④電機Ⅱ先轉動,電機Ⅰ后轉動;⑤電機Ⅰ和電機Ⅱ同時轉動。每一種情況又可以分為3種模式:①過渡模式(即電機驅動壓縮彈簧,但尚不能帶動上平臺運動);②剛柔組合驅動模式(電機驅動壓縮彈簧,并由彈簧帶動上平臺運動);③剛性驅動模式(電機驅動中彈簧被壓并,并由彈簧帶動上平臺運動)。在此以圖2的背屈/跖屈運動中,電機Ⅰ轉動,電機Ⅱ不轉動為例進行運動分析。2.1剛性驅動模式如圖2,B1、B2和B3為上平臺的初始位置,B1'、B2'和B3'為上平臺運動后的某個位置。在初始狀態(tài)下,記:A1B1=l1,A2B2=l2,OB3=l3,A1A3=B1B3=a,A2A3=B2B3=b。以中心球銷的回轉中心點O為原點建立固定坐標系X0Y0Z0,該坐標系固定在下平臺上。其中X0軸平行于A2A3,Y0軸平行于A1A3,Z0軸與OA3重合。在X0Y0Z0中,下平臺各點的坐標為:0A1(0,a,-l4),0A2(b,0,-l4),0A3(0,0,-l4)。同時,以O點為原點建立動坐標系X1Y1Z1,該坐標系與上平臺相固定。其中X1軸平行于B2B3,Y1軸平行于B1B3,Z1軸與OA3重合。在X1Y1Z1中,上平臺各點的坐標為:1B1(0,a,l3),1B2(b,0,l3)和1B3(0,0,l3);由于上平臺采用對稱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鑫;王章野;王作省;彭群生;;人體運動建模的實時逆運動學算法[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09年06期
2 潘大雷;郭為忠;高峰;;動力模塊車組的運動建模與規(guī)劃[J];機械工程學報;2012年09期
3 彭秀艷;張文穎;何志勇;;基于譜估計方法的船舶縱向運動建模預報研究[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08年11期
4 白玉羚;勞奇成;;虛擬齒輪測量中心的運動建模研究[J];工具技術;2009年02期
5 馬國勤;;基于時域法的船舶運動建模仿真研究[J];大眾科技;2009年02期
6 王永超,孫健,陳新度,何漢武;虛擬環(huán)境中卸箱機的運動建模[J];中國機械工程;2003年08期
7 吳恭興;鄒勁;孫寒冰;田守東;;高速無人艇的運動建模及其視景仿真[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8 王茹;孟衛(wèi)鋒;;振動基座下的平臺漂移運動建模與仿真研究[J];彈箭與制導學報;2007年03期
9 張明濤;安錦文;;控制面故障下的飛機運動建模與重構控制能力分析及設計[J];信息與控制;2010年05期
10 張心光;鄒早建;;支持向量回歸機不敏感因子ε對運動建模的影響[J];中國造船;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龔光紅;馮勤;彭曉源;丁瑩;;具有真實感的人體運動建模與仿真[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宋薇;基于物理模型的人體運動建模與仿真[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穆小奇;仿生踝關節(jié)輔助康復裝置的構型研究與設計[D];鄭州輕工業(yè)學院;2015年
2 李濤;船舶在隨機冰作用下的運動建模及應用[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3 張曉磊;基于Virtools的救助船操縱運動建模和仿真[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4 于艷博;船舶橫搖運動建模與控制仿真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5734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2573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