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快速傾斜鏡系統(tǒng)的設計與應用
本文選題:激光大氣傳輸 + 快速傾斜鏡 ; 參考:《強激光與粒子束》2015年05期
【摘要】:激光在大氣中傳輸時,由于大氣湍流的存在,會導致光束漂移和能量集中度下降。校正傾斜像差,可以提高激光在大氣中傳輸?shù)馁|(zhì)量,而快速傾斜鏡正是傾斜像差校正的關(guān)鍵部件。設計了一個基于柔性軸結(jié)構(gòu)的二維壓電陶瓷型快速傾斜鏡,采用高壓運算放大器PA96制作其驅(qū)動電源,并選用TMS320F2812型DSP芯片作為傾斜鏡控制系統(tǒng)的核心處理器,經(jīng)實驗測試表明,該快速傾斜鏡的偏轉(zhuǎn)范圍達到1.8mrad,諧振頻率為432Hz,角分辨力約為0.5μrad。最后將此系統(tǒng)應用于激光大氣傳輸傾斜像差校正實驗中,實驗結(jié)果表明,該系統(tǒng)能夠有效提高光斑能量集中度并降低光斑漂移,可以應用于激光大氣傳輸中對傾斜像差的校正。
[Abstract]:When the laser propagates in the atmosphere, the beam drift and energy concentration decrease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The correction of tilt aberration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aser propagation in the atmosphere, and the fast tilt mirror is the key component of skew aberration correction.A two-dimensional piezoelectric ceramic fast tilting mirror based on flexible axis structure is designed, and its driving power supply is made by high voltage operational amplifier (PA96). The TMS320F2812 type DSP chip is chosen as the core processor of the tilting mirror control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 voltage operational amplifier (PA96) is used as the core processor of the tilting mirror control system.The deflection range of the fast tilt mirror is 1.8 mrad. the resonant frequency is 432 Hz and the angular resolution is about 0.5 渭 ra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nergy concentration of the spot and reduce the spot drift, and can be applied to the correction of the tilt aberration in laser atmospheric transmission.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氣成分與光學重點實驗室;
【基金】:脈沖功率激光技術(shù)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SKL2013KF01)
【分類號】:TH7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李新陽,姜文漢,王春紅,鮮浩,吳旭斌;激光大氣水平傳輸湍流畸變波前的功率譜分析I:波前整體傾斜與泰勒頻率[J];光學學報;2000年07期
2 譚逢富;陳修濤;姚佰棟;陸茜;侯再紅;吳毅;;激光大氣傳輸傾斜校正系統(tǒng)[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1年03期
3 周輝;楊明冬;賈建軍;王建宇;;壓電驅(qū)動FSM的動態(tài)性能分析[J];科學技術(shù)與工程;2013年18期
4 田福慶;李克玉;王玨;王洪劍;;壓電驅(qū)動快速反射鏡的自適應反演滑模控制[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4年01期
5 王倩;梅海平;肖樹妹;黃宏華;錢仙妹;朱文越;饒瑞中;;近地層大氣光學湍流的分形和間歇性特征分析[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4年02期
6 徐飛飛;紀明;趙創(chuàng)社;;快速偏轉(zhuǎn)反射鏡研究現(xiàn)狀及關(guān)鍵技術(shù)[J];應用光學;2010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新陽,姜文漢,王春紅,鮮浩,吳旭斌;激光實際大氣水平傳輸湍流畸變波前的功率譜分析II:波前相位與格林伍德頻率[J];光學學報;2000年08期
2 華志勵;李洪平;;基于隨機數(shù)據(jù)元擴張的大氣湍流相位屏數(shù)值模擬[J];光學學報;2012年05期
3 周子云;高云國;邵帥;薛向堯;;采用柔性鉸鏈的快速反射鏡設計[J];光學精密工程;2014年06期
4 趙欣;馬彩文;;基于混合H_2/H_∞控制的自適應光學系統(tǒng)設計與仿真[J];光子學報;2014年12期
5 楊明冬;賈建軍;張亮;王建宇;;DAC分辨率對ATP系統(tǒng)跟蹤精度影響的研究[J];光通信技術(shù);2015年01期
6 劉超;胡立發(fā);穆全全;曹召良;宣麗;;水平大氣通道的光波前傾斜功率譜的測量及其頻率分析[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1年02期
7 王浩攀;張?zhí)禧?蔣成保;;巨磁致伸縮快速轉(zhuǎn)向反射鏡及其諧振頻率[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2年11期
8 姚佰棟;時晶晶;侯再紅;譚逢富;吳毅;;基于超磁致伸縮材料的高速傾斜鏡的設計與應用[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3年01期
9 徐新行;楊洪波;王兵;高云國;;快速反射鏡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J];激光與紅外;2013年10期
10 時晶晶;姚佰棟;魯加國;;高速傾斜鏡建模與傳遞函數(shù)辨識[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3年10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儲修祥;中繼鏡系統(tǒng)激光傳輸與變換的理論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9年
2 周子云;多波段激光發(fā)射方向直接監(jiān)測與校正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4年
3 于樹海;傅里葉望遠鏡成像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4年
4 史少龍;空間望遠鏡精密穩(wěn)像控制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技術(shù)物理研究所);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宏升;湍流對大氣中傳輸激光束的影響[D];長春理工大學;2002年
2 楊文波;基于哈特曼—夏克傳感器的大氣湍流參數(shù)測量方法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3 王衛(wèi)兵;光電跟蹤伺服系統(tǒng)控制策略理論與實驗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4 王雄;光纖激光相干合成傾斜波前控制技術(shù)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2年
5 史阿苗;激光束的指向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衛(wèi)紅,謝和平,李世平,趙鵬;分形節(jié)理的強度和變形研究[J];長春地質(zhì)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2 饒瑞中;大氣光傳播研究中的湍流譜與間歇性[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1999年04期
3 李昕 ,胡非 ,劉罡 ,洪鐘祥;大氣邊界層湍流多尺度分形特征的研究(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1年05期
4 梅海平;苑克娥;饒瑞中;;光纖傳感技術(shù)用于大氣光學湍流測量[J];大氣與環(huán)境光學學報;2007年01期
5 孫立寧,孫紹云,曲東升,蔡鶴皋;基于PZT的微驅(qū)動定位系統(tǒng)及控制方法的研究[J];光學精密工程;2004年01期
6 吳碧琳;饒長輝;張雨東;;應用閉環(huán)殘余傾斜數(shù)據(jù)分析自適應光學系統(tǒng)精跟蹤回路性能[J];光學學報;2006年04期
7 肖樹妹;梅海平;錢仙妹;饒瑞中;;大氣湍流隨機相位差的相關(guān)解調(diào)算法研究[J];光學學報;2011年02期
8 屈世顯,董連科;分形維數(shù)與熵間的關(guān)系[J];高壓物理學報;1993年02期
9 劉式達;;湍流的間歇性和多分維[J];大自然探索;1989年02期
10 馮曉光,趙萬生,栗巖,劉晉春,管淑娟;減小壓電陶瓷驅(qū)動電源紋波的一種有效方法[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1997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永輝;快速控制反射鏡結(jié)構(gòu)及其動態(tài)特性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04年
2 陳貴敏;振動環(huán)境下光束指向穩(wěn)定及其光機電一體化關(guān)鍵技術(shù)[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時晶晶;姚佰棟;魯加國;;高速傾斜鏡建模與傳遞函數(shù)辨識[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3年10期
2 范偉軍,蔣筱如,王海濤;傾斜鏡的性能檢測[J];桂林工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3 孫后環(huán),周必方,蔣筱如;恒星光干涉儀傾斜鏡系統(tǒng)的研制[J];分析測試技術(shù)與儀器;2000年03期
4 張麗敏;吳元昊;;45°傾斜鏡多自由度精調(diào)結(jié)構(gòu)設計研究[J];光子學報;2010年12期
5 汪紅熳,傅承毓;天文觀測中快速傾斜鏡控制系統(tǒng)的應用[J];光電工程;1998年S1期
6 張小軍,凌寧;高速壓電傾斜鏡動態(tài)特性分析[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3年10期
7 姚佰棟;時晶晶;侯再紅;譚逢富;吳毅;;基于超磁致伸縮材料的高速傾斜鏡的設計與應用[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3年01期
8 凌寧,陳東紅,官春林,,饒學軍,鄧建明;兩維高速壓電傾斜反射鏡[J];光電工程;1995年01期
9 莊須葉;汪為民;陶逢剛;姚軍;高福華;;非正交二維MEMS傾斜鏡的研制[J];光學精密工程;2011年08期
10 凌寧,陳東紅,于繼龍,饒學軍;大口徑大角位移的兩維高速壓電傾斜反射鏡[J];量子電子學報;1998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陳欣揚;;基于快速傾斜鏡的動態(tài)光束定向儀設計與測試[A];第十九屆測控、計量、儀器儀表學術(shù)年會(MCMI'2009)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東;模型參考算法在快速傾斜鏡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shù)研究所);2013年
本文編號:17618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176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