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徑主鏡位置的實時檢測
本文選題:望遠鏡 切入點:主鏡 出處:《光學精密工程》2016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由于望遠鏡主鏡位置的調整與主鏡位置的實時監(jiān)測相關,本文設計了基于位移傳感器的主鏡位置監(jiān)測系統(tǒng)。重點考慮鏡室重力變形的影響,利用解析幾何方法得到了解算主鏡位置的算法。以實驗室的1.2mSiC主鏡作為試驗鏡進行了主鏡位置實時監(jiān)測試驗。在主鏡繞支撐架做俯仰轉動時,通過布置在主鏡背部和側向的6個位移傳感器,實時采集測量數(shù)據(jù),并利用有限元方法計算鏡室的變形;最后將鏡室變形作為系統(tǒng)差和傳感器測量值代入解算算法,得到主鏡沿X、Y、Z三向平移、繞X、Y軸轉動角度及主鏡半徑隨溫度變化值。測試結果顯示:該試驗主鏡的支撐系統(tǒng)中的軸向支撐剛度遠大于側向支撐剛度。當鏡室轉動45°時,主鏡的Z向平移變化只有20μm,而X向平移和Y向平移分別為146μm和100μm。試驗結果驗證了提出的實時監(jiān)測方法和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準確性,為大口徑主鏡實時位置校正提供了依據(jù)。
[Abstract]:Because the adjustment of the primary mirror position of the telescope is related to the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he primary mirror position, a primary mirror position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displacement sensor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An algorithm for calculating the position of primary mirror is obtained by using analytic geometry method. The real time monitoring test of primary mirror's position is carried out using 1.2mSiC primary mirror of laboratory as test mirror. When the primary mirror rotates pitching around the support frame, Through six displacement sensors arranged on the back and side of the primary mirror, the measurement data are collected in real time, an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mirror chamber is calculat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Finally, the deformation of the mirror chamber is used as the system difference and the measurement value of the sensor to be substituted into the calculation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xial support stiffness of the primary mirror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lateral support system. When the mirror room rotates 45 擄, the axial support stiffness of the primary mirror system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lateral support system, when the mirror chamber rotates 45 擄,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axial support stiffness of the primary mirror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lateral support system. The Z direction translation of primary mirror is only 20 渭 m, while the X direction translation and Y direction translation are 146 渭 m and 100 渭 m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real-time monitoring method and monitoring system,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real time position correction of the large aperture primary mirror.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光電探測部;
【基金】: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重大創(chuàng)新項目專項基金資助項目(No.Y3C122E130)
【分類號】:TH74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俊峰;張林波;任戈;;1.3m主鏡的支承設計[J];光學精密工程;2007年10期
2 王洋;張景旭;;大口徑望遠鏡主鏡支撐優(yōu)化分析[J];光電工程;2009年01期
3 王相京;陳結祥;張毅;涂碧海;趙平建;劉建國;;空間主鏡制備方法[J];大氣與環(huán)境光學學報;2009年02期
4 周超;王志;趙勇志;王志臣;王槐;;地基望遠鏡主鏡支撐性能分析[J];光電工程;2011年09期
5 馬品仲;;大型望遠鏡主鏡方案設計[J];應用光學;1993年02期
6 趙鵬,吳清文,盧鍔,王家騏;航天相機主鏡熱特性研究[J];光學精密工程;1997年06期
7 馮樹龍,張新,翁志成,叢小杰;大口徑平背形主鏡支撐方式的選擇[J];光學技術;2004年06期
8 張俊;鮮浩;賀元興;饒長輝;;望遠鏡主鏡溫度場理論計算及主鏡視寧度分析[J];光學學報;2012年10期
9 薛向堯;高云國;;衛(wèi)星激光測距中主鏡柔性支撐結構設計及分析[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2013年08期
10 曾志革,,凌寧,饒學軍;能動薄主鏡技術模擬研究[J];強激光與粒子束;199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王濤;唐杰;宋立維;;金屬紅外主鏡的支撐和優(yōu)化設計[A];2011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大會論文集[C];2011年
2 董冰;俞信;張曉芳;王姍姍;;能動薄主鏡波前校正的功率譜密度評價方法[A];2004全國光學與光電子學學術研討會、2005全國光學與光電子學學術研討會、廣西光學學會成立20周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楊飛;張景旭;;大口徑望遠鏡主鏡中心定位機構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4 陳寶剛;董磊;林旭東;;傅里葉望遠鏡外場實驗系統(tǒng)拼接主鏡[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5 王富國;;溫度和支撐方式對1.2米SiC主鏡面形的影響分析[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6 董吉洪;李延春;王海萍;;空間遙感器中大口徑SiC主鏡的輕量化設計與優(yōu)化[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7 王洋;張景旭;楊飛;;大口徑望遠鏡主鏡支撐結構研究[A];2006年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會議文集(B 光學系統(tǒng)設計與制造技術專題)[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劉祥意;4mSiC輕量化主鏡的熱控系統(tǒng)設計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5年
2 范磊;2m級地基望遠鏡SiC主鏡輕量化設計及支撐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3年
3 陳夫林;620mm彎月形薄鏡主動支撐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4 張俊;蜂窩鏡溫度與鏡面視寧度控制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張東閣;1m主鏡及其支撐系統(tǒng)的設計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0年
2 劉博婷;大口徑望遠鏡主鏡位置檢測與控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5年
3 李成明;大口徑望遠鏡主鏡側支撐結構優(yōu)化[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0年
4 劉婷毓;1.23m SiC輕量化主鏡柔性支撐技術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5 曹尚;1.2m地基主反射鏡變方位支撐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15年
6 朱愛敏;全息校正望遠鏡主鏡像差的機理及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7 金平;位標器主鏡測試系統(tǒng)設計與調試[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8 王洪橋;基于主動支撐技術的薄主鏡低階面形誤差校正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4年
本文編號:16518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1651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