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IC和熱電偶實現(xiàn)高聚物力熱響應特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DIC和熱電偶實現(xiàn)高聚物力熱響應特性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固體力學 溫升速率 同步采集 數(shù)字圖像相關(DIC) 應變率效應
【摘要】:利用非接觸式、高精度和全場實時觀測的三維數(shù)字散斑動態(tài)變形測量分析方法,結合熱電偶實現(xiàn)高聚物材料在單軸準靜態(tài)實驗中變形和表面溫度變化的同步測量,并獲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和聚碳酸酯(PC)在準靜態(tài)實驗中的應變場和表面溫度場。實驗結果表明:高聚物表面在變形開始階段會出現(xiàn)短暫的降溫現(xiàn)象,或由于試件體積的膨脹,隨著變形增大,應變率增大,溫度升高,溫升速率也隨之增大,表面溫度在實驗結束后達到最大值,表現(xiàn)為大量放熱現(xiàn)象,最終溫度下降逐漸趨于穩(wěn)定;在準靜態(tài)實驗中UHMWPE和PC具有一定的應變率敏感性,彈性模量和拉伸強度隨應變率的增大而增大;且UHMWPE的壓縮性能明顯強于其拉伸性能。
【作者單位】: 西南科技大學制造過程測試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基金】:留學回國人員科技活動項目擇優(yōu)資助(14zd102) 西南科技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14ycx0119)
【分類號】:TB324;TH811
【正文快照】: 0引言高聚物作為近年來迅猛發(fā)展的一種新型高分子材料,許多金屬制品和部件已由它替代。越來越多的高聚物材料應用于機械、建筑乃至高新技術領域中,其力熱響應特性在諸多物理性能中尤為重要。而目安裝好試件開始實驗采集圖像標記計算區(qū)域散斑圖像匹配三維重建跟蹤記錄溫度變化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云禮寧;馬少鵬;李霞鎮(zhèn);任海青;;用數(shù)字散斑相關方法研究竹材在拉伸載荷下的斷裂行為[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2 鐘健;李鴻琦;崔小鵬;劉艷;鹿振友;申世杰;;數(shù)字散斑相關方法在木材指接中的應用[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3 張德海;梁晉;唐正宗;張曉強;郭成;;板料變形三維數(shù)字散斑應變測量分析系統(tǒng)研究[J];鍛壓技術;2010年04期
4 馬少鵬,潘一山,王來貴,趙永紅;數(shù)字散斑相關方法用于巖石結構破壞過程觀測[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5 趙燕茹;邢永明;黃建永;姜愛峰;;數(shù)字圖像相關方法在纖維混凝土拉拔試驗中的應用[J];工程力學;2010年06期
6 馬世虎,李鴻琦,邢冬梅,成國祥,佟景偉;數(shù)字散斑相關法在高聚物領域中的應用[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3年03期
7 畢博;高志敖;張以河;劉戰(zhàn)偉;謝惠民;;數(shù)字散斑相關方法測量聚酰亞胺無機納米雜化材料的熱膨脹系數(shù)[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6年01期
8 唐正宗;梁晉;肖振中;郭成;;用于三維變形測量的數(shù)字圖像相關系統(tǒng)[J];光學精密工程;2010年10期
9 蔣明;;基于圖像相關的鋼絞線最大力伸長率測試裝置研究[J];中國測試技術;2008年01期
10 馬少鵬,金觀昌,潘一山;白光DSCM方法用于巖石變形觀測的研究[J];實驗力學;2002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振輝;黃金亮;殷鏢;顧永軍;陳冠羽;;LED散熱鋁基板用導熱介質(zhì)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應用;2011年12期
2 陳俊達,馬少鵬,劉善軍,金觀昌;應用數(shù)字散斑相關方法實驗研究雁列斷層變形破壞過程[J];地球物理學報;2005年06期
3 解本銘;朱晨;崔大妍;;料倉壓力的理論分析和實驗研究[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4 賈永剛;張為華;劉東旭;張煒;;藥柱結構縮比發(fā)動機設計與驗證[J];固體火箭技術;2011年05期
5 葛動元;姚錫凡;向文江;;嵌入正交權值神經(jīng)網(wǎng)絡在攝像機內(nèi)外參數(shù)標定中的應用[J];光學精密工程;2011年11期
6 胡浩;梁晉;唐正宗;盧崗;;數(shù)字圖像相關法測量金屬薄板焊接的全場變形[J];光學精密工程;2012年07期
7 陳大慶,顧濟華,姜錦虎;斜光軸面內(nèi)位移測量的數(shù)字散斑相關法研究[J];光學學報;2005年07期
8 唐正宗;梁晉;郭成;;基于攝影測量校正的斜光軸數(shù)字圖像相關方法[J];光學學報;2011年11期
9 孫濤;梁晉;蔡勇;王伊卿;;用數(shù)字散斑法測量銅/鋁復層板拉伸變形[J];光學精密工程;2012年12期
10 王希軍;蘇少昌;;納米磁微粒的雙掃描干涉激光散斑實驗[J];光學精密工程;2012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岷;張堯禹;;3m長折轉(zhuǎn)光管光軸平行性檢驗新方法[A];第九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Ⅰ[C];2011年
2 李元海;彭輝;靖洪文;;數(shù)字照相量測在巖土工程中的應用新進展[A];第十屆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3 喬永樂;;數(shù)字圖像法在材料力學性能測試中的應用[A];第17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復合材料檢測與測試技術分論壇)論文集[C];2012年
4 Guang-yan Huang;Ming-ming Xu;Yang Bai;Shun-shan Feng;W.J.Stronge;G.J.MacShane;;Static andDynamic Behaviors of Extruded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and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A];第六屆全國強動載效應及防護學術會議暨2014年復雜介質(zhì)/結構的動態(tài)力學行為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鵬輝;基于圖像處理技術和小波方法的結構損傷識別[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劉燕;缺陷混凝土抗氯離子滲透性能及對結構可靠度影響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3 葉南;基于機器視覺的板料成形性能分析關鍵技術及系統(tǒng)實現(xiàn)[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4 孫艷玲;木材裂紋尖端區(qū)域應力場的數(shù)值分析和測試[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4年
5 王春華;截齒截割作用下煤體變形破壞規(guī)律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5年
6 周燦林;用于三維位移測量的投影柵和圖像相關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7 孟利波;數(shù)字散斑相關方法的研究和應用[D];清華大學;2005年
8 王鐵柱;生物可降解聚3-羥基丁酸酯的改性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9 王博;蜂窩結構多功能優(yōu)化設計[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10 陳俊達;數(shù)字散斑相關方法理論和應用研究[D];清華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平安;基于視頻圖像的結構振動監(jiān)測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2 申宇;基于雙目立體視覺的結構變形監(jiān)測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3 覃鑫;現(xiàn)代建筑栓焊鋼結構焊接應力和變形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4 唐鑫;巖石分區(qū)碎裂化現(xiàn)象的現(xiàn)場觀測數(shù)據(jù)分析、蠕變機理及模擬實驗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6年
5 楊勇;顯微數(shù)字散斑技術研究與應用[D];蘇州大學;2006年
6 代樹紅;城市隱伏活斷層破裂成災的模型試驗及DSCM方法的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6年
7 黃偉生;熱塑性聚氨酯及其鈦酸鋇復合彈性體的制備與性能[D];東南大學;2006年
8 叢羽奇;具電致伸縮性能聚氨酯彈性體的制備與性能[D];東南大學;2005年
9 范金坪;數(shù)字散斑及其在形變測量中的應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10 唐遂;數(shù)字散斑相關算法的比較及其在雙顯微系統(tǒng)中的應用[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向波;劉丕慶;孫仙奇;楊培忠;盧升安;彭懿紫;莫永生;;水稻莖稈節(jié)間彈性模量和拉伸強度極限的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7年18期
2 王建華;白鵬翔;胡大琳;;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用鋼絞線伸長量測試裝置研究[J];傳感技術學報;2006年04期
3 冼杏娟,冼定國;竹材的斷裂特性[J];材料科學進展;1991年04期
4 于文吉;余養(yǎng)倫;江澤慧;;竹材纖維增強材料的特性[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5 許正軍,陳瑞琪;應用圖像處理技術評定聚合物混合效果的研究[J];中國紡織大學學報;1998年01期
6 許樹勤;陳昊哲;姚敏敏;;鍛比、相對變形量與對數(shù)應變[J];鍛壓技術;2009年01期
7 武立波;宋若冰;張文孝;丁曉非;姜銀方;;基于應變路徑的拼焊板盒形件成形性能研究[J];鍛壓技術;2009年01期
8 李大成;梁晉;肖振中;劉建偉;;汽車模具泡沫實型的三維光學快速檢測研究[J];鍛壓技術;2009年03期
9 段傳人,王伯初,王憑青;水稻莖稈的結構及其性能的相關性[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11期
10 王安強,萬建松,茍文選,矯桂瓊,岳珠峰;單纖維界面強度光彈性實驗和理論研究[J];復合材料學報;2003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薛聯(lián)鳳;竹材細胞壁構造的形態(tài)分析[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殿國;;快速鉑銠熱電偶測量端焊接方法的探討[J];工業(yè)計量;2006年S2期
2 霍大勇;;工業(yè)用熱電偶運行維護口訣80句[J];工業(yè)爐;2010年05期
3 R.P.Benedict;R.J.Russo;張孫元;;接地熱電偶電路[J];儀表材料;1974年03期
4 張依偉;;熱電偶動態(tài)性的試驗研究(下)[J];鑄造技術;1990年04期
5 林德秋,章林,蔡東洙;熱電偶的選擇與維護[J];煉油化工自動化;1994年05期
6 廖興菊;熱電偶的正確使用[J];機械工人;1996年10期
7 楊育光;特殊熱電偶的安裝[J];化工施工技術;1998年05期
8 宗殿瑞;計算機系統(tǒng)熱電偶測量溫度的求根計算法[J];化工自動化及儀表;2002年02期
9 王魁漢,王楠,王柏忠;熱電偶的正確使用及測量誤差(上)[J];機械工人(熱加工);2003年04期
10 楊建軍;一等標準鉑銠_(10)-鉑熱電偶分度結果的不確定度分析[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5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智蘇朋;黃啟先;;金屬屏蔽熱電偶在強微波場中的測溫應用[A];“第十四屆全國微波能應用學術會議”暨“2009年微波創(chuàng)造美的生活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9年
2 吳穎;田金光;趙宇;;某重型燃機用排氣總溫熱電偶的設計與研究[A];2011航空試驗測試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3 張朝暉;袁建美;郝天昭;;提高熱電偶響應速度的補償算法[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五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4 周楊;何鳳梅;李恩;唐璞;;多路熱電偶同時測溫的誤差分析[A];2007'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二)[C];2007年
5 楊靜;;熱電偶在高線廠加熱爐的應用[A];2013年江蘇省計量測試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6 屈育物;張寧;趙興民;;濕度對音速熱電偶校正系數(shù)的影響[A];2008年航空試驗測試技術峰會論文集[C];2008年
7 劉希民;;一種基于熱電偶分度表的線性溫度變送裝置[A];第二十六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王曉明;;一種通用熱電偶數(shù)字變送器的設計方法[A];冶金軋制過程自動化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9 劉維;柏平;;薄膜熱電偶在炸藥切削試驗中的應用[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5)[C];2005年
10 唐建文;張勇;劉君華;;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熱電偶非線性校正[A];第三屆全國虛擬儀器大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勇;熱電偶自動檢定系統(tǒng)[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2 熊倩;熱電偶用于火焰測溫及其煙黑沉積過程的模擬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3 唐兆廷;航天器用熱電偶測溫儀的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4 王大振;多通道熱電偶和雙色紅外測溫系統(tǒng)的研制及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5 李全育;連鑄結晶器銅板熱電偶安裝狀態(tài)的檢測與評價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6 宋云峰;基于單片機的恒溫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年
7 王浩;計量檢測用管式電阻爐溫度場均勻性的研究[D];東北大學;2010年
8 張茹開;爆炸瞬態(tài)溫度測試方法研究[D];中北大學;2013年
9 余成影;溫控扁桃體炎治療儀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10 王海燕;爐膛內(nèi)空間溫度場檢測與顯示系統(tǒng)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2599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125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