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赫—曾德爾干涉儀測量精度的理論研究
本文關鍵詞:馬赫—曾德爾干涉儀測量精度的理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Fisher信息 馬赫-曾德爾干涉儀 蒙特卡洛算法 矩估計 精確度
【摘要】:尋找更高精度的位相測量是一個永遠不會停止的研究問題。作為一種典型的干涉儀,馬赫-曾德爾(Mach-Zehnder, MZ)干涉儀在探索提高位相測量精度的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大幅提高測量精度不只是一個科學問題,還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因此,如何提高測量精度是目前量子干涉儀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基于MZ干涉儀及其Fisher信息,就一種與待測位相值無關的高精度測量方法進行了相關的研究探索。尋求不依賴于待測位相的位相測量方法是當前的一個研究熱點。由于通常的測量方法其精度與待測位相值存在依賴關系,這就造成具體測量過程中不得不對偏離最佳測量位相值的測量值進行位相補償,以求得到高的分辯率。本文中,主要對常用測量方法所得的位相與測量精度的關系進行了分析,特別研究了導致精度出現(xiàn)偏差的原因。首先,簡單介紹一些本文所涉及的概念和背景知識,主要是MZ干涉儀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一些相關的知識,特別是對Fisher信息的研究分析。其次,對依賴于待測位相值的精確度進行了理論分析,為尋找與待測位相值無關的高精度測量方法進行了一些理論準備。對輸入態(tài)為相干態(tài)和真空態(tài)的馬赫-曾德爾干涉儀的位相測量進行了理論研究。通過分析粒子數(shù)差的測量結果,驗證該測量方法所測得的位相值精度依賴于待測位相。通過對產(chǎn)生該誤差的原因進行理論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待測位相與測量結果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f-1的非線性導致位相的估計出現(xiàn)偏差。最后,針對找到的原因嘗試新的與待測位相無關的測量方法,并給出測量結果。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H744.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雯,沈妮,李天初;用多齒分度臺標定激光小角度干涉儀[J];計量學報;2004年04期
2 翁繼東,譚華,胡紹樓,馬云,王翔;一種新型全光纖速度干涉儀[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5年04期
3 蘇嘉;張寅超;雷麗巧;趙曰風;屈凱峰;劉曉勤;洪光烈;;全光纖多模速度干涉儀的研究[J];光學學報;2006年05期
4 馬軍;何煦;居波;韓冰;;泰曼-格林型靜態(tài)便攜式干涉儀的設計[J];光學精密工程;2008年12期
5 武旭華;陳磊;肖韶榮;;干涉儀準直系統(tǒng)波前質量檢測[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8年01期
6 李艷秋;劉克;;相移點衍射干涉儀的關鍵技術研究[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0年01期
7 舒樺;傅思祖;黃秀光;賈果;董佳欽;葉君建;顧援;;神光-Ⅱ裝置配套速度干涉儀[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0年07期
8 韓月濤;吳嗣亮;潘偉萍;楊帆;;干涉儀寬帶實時校準方法研究[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2011年08期
9 張建鋒;曹學東;景洪偉;吳時彬;陰旭;;基于旋轉法的干涉儀系統(tǒng)誤差標定[J];光電工程;2011年12期
10 許嘉俊;邢廷文;徐富超;;點衍射干涉儀系統(tǒng)誤差標定[J];光學學報;2013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鵬;伍凡;侯溪;;影響干涉儀精度的主要誤差分析[A];2009年先進光學技術及其應用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2 杜炎雄;顏輝;張丹偉;單傳家;朱詩亮;;暗態(tài)原子干涉儀[A];第十五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報告摘要集[C];2012年
3 許葉圣;沈麗萍;;激光多普勒干涉儀與A超測量硅油眼軸長的比較[A];2008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裴雅鵬;黃曉蓉;;用于一等量塊檢定的柯氏干涉儀改造[A];高精度幾何量光電測量與校準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梁鑄;;用激光掃描干涉儀測量超音速的流體速度[A];第一屆全國光散射會議會議指南[C];1981年
6 王麗萍;馬冬梅;;可見光移相點衍射干涉儀的測量誤差分析[A];第十三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7 杜國軍;王永梅;王英鑒;;多普勒干涉儀的光學系統(tǒng)設計[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九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6年
8 吳朔;沙定國;林家明;周桃庚;陳凌峰;聶亮;;光纖點衍射干涉儀測量凹球面面形[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九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武旭華;陳磊;;五棱鏡掃描法檢測干涉儀準直系統(tǒng)波前質量[A];第十一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10 曾理江;松本弘一;;用于測量空氣折射率的雙波長外差干涉儀[A];第九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聰聰;移相干涉儀中的振動探測及分析[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2 揭應平;干涉儀測試系統(tǒng)的改進及測量范圍擴展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2年
3 金霞;數(shù)字波面干涉儀及其標準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4 周宇軒;鍍膜小孔點衍射干涉儀的設計與調試[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5 季榮;中頻段干涉儀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4年
6 高建美;時頻干涉儀測向算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7 路建新;沖擊波實驗中測量自由面速度的光學記錄速度干涉儀的設計和建立[D];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2004年
8 陸旭明;干涉儀測量的光強控制與抗振技術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9 姬會東;移相干涉儀中主動抗振及電器集成控制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10 解曉龍;基于點衍射干涉儀的波前測試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2329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123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