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梁的面內高g值加速度計設計
本文關鍵詞:基于微梁的面內高g值加速度計設計
更多相關文章: 面內加速度計 微梁 高靈敏度 高量程 MEMS
【摘要】:提出了一種基于微梁的面內高g值加速度計的設計方案。根據材料力學中懸臂梁的相關理論,建立了微梁檢測結構的等效模型,推導出了微梁應力和中間主梁應力的比值的表達式。通過改變結構的尺寸來調節(jié)比值,可以設計出更高量程和更高靈敏度的壓阻式傳感器。利用ANSYS軟件對微梁和中間主梁的最大應力及電阻區(qū)應力進行了仿真分析,驗證了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完成了一種量程可達15萬gn的面內雙軸高g值傳感器的設計。
【作者單位】: 中北大學儀器科學與動態(tài)測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北大學電子測試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
【基金】:“十二五”總裝備部預研項目
【分類號】:TH824.4
【正文快照】: 近二三十年來,壓阻式傳感器在國內外有很大的發(fā)展,被廣泛的應用在軍事工程、宇航工程、石化工業(yè)等領域的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測試系統(tǒng)中[1-3]。隨著三軸傳感器在軍事上各種彈丸侵徹硬目標以及大當量沖擊波場爆炸威力過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全世界范圍內的重視,它對于戰(zhàn)略武器的發(fā)展具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孟美玉;劉俊;石云波;;復合梁加速度計的設計[J];傳感技術學報;2008年03期
2 趙銳;石云波;唐軍;劉俊;;MEMS面內大量程加速度傳感器設計與分析[J];傳感技術學報;2011年08期
3 許高斌;汪祖民;陳興;;SOI特種高g值MEMS加速度計設計與分析[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2010年06期
4 周智君;石云波;唐軍;丁宇凱;;一種大量程加速度傳感器的性能測試[J];傳感技術學報;2013年06期
5 王鉆開,宗登剛,陸德仁;高量程加速度計的力學性能分析[J];機械強度;2002年04期
6 郭濤;林大為;向婷;;MEMS低量程微加速度計的設計[J];微電子學;2011年03期
7 ;Fabric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high-g MEMS accelerometer[J];儀器儀表學報;2008年07期
8 王華軍;王燕;李新娥;;基于Hopkinson桿的高g值加速度傳感器的動態(tài)特性分析[J];應用光學;2011年05期
9 董健;計時鳴;張立彬;;新型高量程沖擊硅微機械加速度傳感器的設計與制造[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銳;石云波;唐軍;劉俊;;MEMS面內大量程加速度傳感器設計與分析[J];傳感技術學報;2011年08期
2 張賀;石云波;唐軍;趙銳;劉俊;;高量程加速度傳感器在測試中的失效分析[J];傳感技術學報;2011年10期
3 唐軍;趙銳;石云波;劉俊;;高沖擊環(huán)境下MEMS大量程加速度傳感器結構的失效分析[J];傳感技術學報;2012年04期
4 王輝;吳燕紅;楊恒;;基于金硅原電池保護電容加速度計的制作[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12年01期
5 曹廣輝;黃英;張武;劉彩霞;;三維柔性觸覺傳感器模型仿真及試驗研究[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2011年02期
6 黃新龍;熊瑛;陳光焱;田揚超;劉剛;;UV-LIGA技術制作微型螺旋形加速度開關[J];光學精密工程;2010年05期
7 王曉倩;李鵬;孟祥然;徐鵬飛;馮薪霖;薛晨陽;閆樹斌;;高g光學微腔加速度計的結構設計[J];傳感技術學報;2012年08期
8 喬會敏;張嘉易;郝永平;王磊;;一種微機械陀螺儀誤差的高精度補償方法[J];國外電子測量技術;2012年08期
9 石云波;趙銳;唐軍;劉俊;李科杰;;單片三軸大量程加速度傳感器性能測試與分析[J];傳感技術學報;2012年09期
10 孫鳳鳴;傅星;朱振宇;高賽;張超;;基于MEMS的微位移傳感器及其應用研究[J];傳感技術學報;2013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黃新龍;若干微電子機械系統(tǒng)研制及相關LIGA工藝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2 張祖?zhèn)?基于聲光效應的MEMS加速度傳感器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盧云;鉸鏈式寬頻帶高量程微加速度傳感器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2 范克彬;AlN壓電薄膜制備及鉸鏈式高量程加速度計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2006年
3 王永剛;聚酰亞胺撓性加速度傳感器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4 王昱梟;懸臂梁式光纖光柵加速度傳感器的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5 張純;加速度傳感器自動標定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D];湖南大學;2012年
6 鄒春江;微電容式加速度計結構拓撲優(yōu)化設計研究[D];廣西工學院;2012年
7 馬英舜;基于異質雙周期結構光子晶體“介觀壓光”效應加速度計仿真設計[D];中北大學;2013年
8 馬淑敏;微加速度傳感器的結構特性與仿真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9 段寶明;單片集成CMOS-MEMS三軸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3年
10 曾昭賢;微加速度計結構多目標拓撲優(yōu)化設計研究[D];廣西科技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洪濤,楊擁軍,徐永青,吝海鋒;引信用高g加速度計研究[J];微納電子技術;2002年06期
2 聶萌,黃慶安,王建華,戎華,李偉華;靜電執(zhí)行的MEMS多層膜材料參數在線提取方法[J];半導體學報;2004年11期
3 屈新芬,蘇偉;侵徹武器用MEMS大g值加速度計[J];兵工自動化;2002年03期
4 李玉龍;郭偉國;賈德新;徐緋;;高g值加速度傳感器校準系統(tǒng)的研究[J];爆炸與沖擊;1997年01期
5 趙玉龍;趙立波;蔣莊德;;基于SOI技術梁膜結合高過載壓阻式加速度計研究[J];傳感技術學報;2006年05期
6 董培濤;周偉;李昕欣;張屯國;王躍林;封松林;李圣怡;;三梁-質量塊敏感結構高性能壓阻式碰撞加速度計[J];傳感技術學報;2007年08期
7 孟美玉;劉俊;石云波;;復合梁加速度計的設計[J];傳感技術學報;2008年03期
8 陳尚;薛晨陽;張文棟;張斌珍;王建;范波;;基于介觀壓阻效應的高g值加速度計設計[J];傳感技術學報;2008年03期
9 趙銳;石云波;唐軍;劉俊;;MEMS面內大量程加速度傳感器設計與分析[J];傳感技術學報;2011年08期
10 張精華,田雷,遲曉珠,王偉,侯占民,吳亞林;壓阻式硅微加速度計的研制[J];傳感器技術;2003年1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李浩;小量程懸臂梁微機械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研究[D];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1年
2 黃全平;高量程微機械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2002年
3 陳魯疆;復合量程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陣列的研究[D];中北大學;2006年
4 祁曉瑾;MEMS高g值加速度傳感器研究[D];中北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顧英,趙連元;微硅加速度計技術綜述[J];飛航導彈;2002年09期
2 于治會;關于加速度計參數的選定[J];航空兵器;2002年06期
3 馬欣龍,王永梁;梳齒式微機械力平衡加速度計[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02年03期
4 姜復興,任順清;加速度計指北技術研究[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02年05期
5 劉宗林,吳學忠,李圣怡;叉指式微硅加速度計的參數化設計[J];微納電子技術;2003年Z1期
6 曾昭君,石進杰;一種抗大過載微型加速度計研究[J];微納電子技術;2003年Z1期
7 于治會;關于加速度計參數的選定[J];電氣傳動自動化;2003年03期
8 侯美麗,楊建輝,第五興樂;確認姿態(tài)的雙向微型加速度計[J];中國測試技術;2003年05期
9 蔣玉齊,程迎軍,許薇,張鯤,李昕欣,羅樂;高量程MEMS加速度計封裝工藝研究[J];傳感器技術;2005年02期
10 趙巖;翟百臣;武克用;陳濤;;加速度計在非陀螺尋北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J];兵工學報;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曹慧丹;沈昱明;賴際舟;;微硅加速度計標定及試驗研究[A];第六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2)[C];2008年
2 索智群;喬東海;;力平衡模擬反饋電容加速度計的研究[A];2010’中國西部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3 劉惠蘭;林恒;李莉;張春熹;;光學加速度計的技術及發(fā)展[A];慣性技術發(fā)展動能發(fā)展方向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劉惠蘭;林恒;李莉;張春熹;;光學加速度計的技術研究與發(fā)展[A];2004全國光學與光電子學學術研討會、2005全國光學與光電子學學術研討會、廣西光學學會成立20周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錢朋安;;一體化多維加速度計研究的若干問題分析[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九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宋長福;嚴小軍;韓豐田;郭曉芳;馬高印;;硅微靜電懸浮加速度計關鍵技術研究[A];微機電慣性技術的發(fā)展現狀與趨勢——慣性技術發(fā)展動態(tài)發(fā)展方向研討會文集[C];2011年
7 李建飛;薛兵;張俊峰;朱小毅;王曉蕾;;應用于MEMS加速度計的小型恒溫系統(tǒng)的實現[A];中國地震學會第14次學術大會專題[C];2012年
8 周澤兵;祝竺;;靜電懸浮加速度計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六專題論文集[C];2013年
9 薛旭;李丹東;劉國文;萬蔡辛;張承亮;;MEMS加速度計工程樣機的研制[A];慣性技術發(fā)展動態(tài)發(fā)展方向研討會文集——新世紀慣性技術在國民經濟中的應用[C];2012年
10 張亮;陸秋海;;靜電懸浮式電容差分加速度計測量原理與動特性設計[A];第九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黃忠魁 付秀娟 本報記者 徐建華;“敏感精靈”助力嫦娥探月[N];中國質量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蔣玉齊;高量程MEMS加速度計封裝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2004年
2 楊杰;無陀螺捷聯慣導系統(tǒng)加速度計構型研究與誤差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3 張習文;微小型加速度計的精密裝配及影響性能的因素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4 劉志平;無陀螺捷聯慣導系統(tǒng)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李博;基于共振隧穿結構介觀壓阻效應的納機電加速度計研究[D];中北大學;2008年
6 劉力;慣性傳感器扭擺測試中地面振動和放電金絲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紅革;硅撓性伺服加速度計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02年
2 李園晴;懸絲支承加速度計溫度誤差建模及補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3 王巍;高精度加速度計測量系統(tǒng)的分析與設計[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4 游俠飛;MEMS加速度計溫度場及殘余應力模型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5 陸陽;高精度加速度計采集單元的設計及關鍵器件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6 席晉;加速度計數據采集與溫度補償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7 解啟瞻;捷聯慣導系統(tǒng)中石英加速度計溫漂補償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8 莊瑞芬;硅微諧振式加速度計結構設計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9 李發(fā)明;光學加速度計方案的初步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10 韓小菊;聲表面波加速度計的溫度誤差及補償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1604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1160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