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環(huán)境型房間量熱計凝結水量測量設計
本文關鍵詞:平衡環(huán)境型房間量熱計凝結水量測量設計
【摘要】:量熱計法室內側制冷量計算公式,未考慮測量中小冷量空調器制冷量時空氣處理柜除濕造成的誤差。為排除此誤差對測試結果的影響,采用稱重法分別測量量熱計內、外室加濕水及被測機的凝結水。利用基于稱重法設計的量熱計測得5臺被測機的2組數(shù)據(jù)并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當空調器的額定制冷量低于測試室輸入功率時,空氣處理柜的除濕量會增大測量偏差,且隨著空調器制冷量的降低偏差增大。并對室內側制冷量計算公式進行修正,以提高計算精確度。
【作者單位】: 上海理工大學;
【關鍵詞】: 房間型量熱計 稱重法 凝結水測量 實驗驗證
【分類號】:TH81
【正文快照】: 家用空調器的性能檢測目前有兩種方法:房間型量熱計法和空氣焓值法。房間型量熱計法包括標定型和平衡環(huán)境型兩種形式[1]。目前,國內主要采用空氣焓值法實驗室對家用空調器進行性能測試,用于家用空調器的產(chǎn)品開發(fā)和出廠檢測。房間型量熱計法檢測家用空調器性能較空氣焓差法精度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壘;李瑛;王芳;王騰東;葉超;;平衡環(huán)境型房間量熱計試驗室的研制[J];低溫與超導;2011年07期
2 馬最良;陸亞俊;朱林;;房間熱平衡法多功能試驗臺的研究[J];通風除塵;1991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守信;張明杰;付裕;;R290作為家用空調制冷劑的研究[J];日用電器;2010年01期
2 袁志堅;;商用和工業(yè)用及類似用途熱泵熱水機性能制熱量試驗系統(tǒng)調試校準和計算方法[J];日用電器;2010年01期
3 袁志堅;;商用和工業(yè)用及類似用途熱泵熱水機性能制熱量試驗系統(tǒng)調試校準和計算方法[J];日用電器;2010年04期
4 熊立貴;;分體式空調外機風道系統(tǒng)優(yōu)化研究[J];日用電器;2011年09期
5 秦彪;李瑛;王芳;陳敏;;空調器性能測試試驗室的防爆設計[J];電氣防爆;2012年02期
6 蔣麥占;;再度評論與分析房間空調器的外部性能——究竟為什么要用變頻空調器[J];電氣工程應用;2009年03期
7 王志遠;徐志亮;;變頻空調器制冷劑最佳充灌量試驗研究[J];低溫與超導;2008年11期
8 劉寅;周光輝;李安桂;張超;;太陽能輔助空氣源熱泵空調低溫特性研究[J];低溫與超導;2009年10期
9 李振華;李征濤;劉扶崗;;空調器實驗室節(jié)能裝置[J];低溫與超導;2011年08期
10 江明旒;茅曉晨;余國瑞;;基于空氣焓差法空調制冷量的不確定度評定[J];低溫與超導;2011年1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軼光;內燃機熱泵獨立供能系統(tǒng)的理論模擬與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2 江明旒;多功能熱泵系統(tǒng)的智能控制及能效評價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3 劉寅;太陽能—空氣復合熱源熱泵系統(tǒng)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國龍;空調企業(yè)超保服務的經(jīng)營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2 石艷軍;基于虛擬儀器的自動能效檢測系統(tǒng)[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1年
3 謝慧峰;基于WCF的制冷空調試驗平臺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4 吳筱駿;板翅式換熱器氣體流動阻力特性試驗系統(tǒng)的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5 王興雙;空調器室外機流場數(shù)值模擬及其軸流風扇噪聲預估[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李衛(wèi)華;房間空調器節(jié)能潛力的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5年
7 鐘瑜;VB環(huán)境下焓差試驗臺數(shù)據(jù)采集監(jiān)控軟件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年
8 王碩淵;房間空調器用高效壓縮機開發(fā)[D];上海交通大學;2006年
9 呂超群;面向房間空調器的產(chǎn)品配置設計技術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7年
10 潘存華;房間空調器非設計工況下性能的實驗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韋波;李瑛;鄔志敏;;新型冷藏陳列柜測試室氣流組織模擬與試驗分析[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2 高曉麗,李紅旗,祁冰,楊超;平衡環(huán)境型房間量熱計過程控制分析[J];家電科技;2005年11期
3 崔海峰;李瑛;王芳;;空調器消聲實驗室的研制[J];流體機械;2009年11期
4 黃支美;薛國典;;全自動平衡環(huán)境型房間量熱計試驗室[J];暖通空調;1991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杰;;稱重法檢驗計數(shù)標注凈含量商品的不確定度評定[J];計量與測試技術;2007年01期
2 張目清;;透濕性測試稱重法的現(xiàn)狀分析以及發(fā)展趨勢[J];包裝工程;2008年06期
3 劉茂林;;傳感器法透濕性測試儀的檢測優(yōu)勢[J];電子測試;2007年01期
4 陳寶群;李曉寧;李艷花;;微型水面蒸發(fā)器原理與實驗設計[J];氣象水文海洋儀器;2010年01期
5 王家新,韓光亮;應用于晶體生長直徑控制的彈簧電子秤的機械設計及其穩(wěn)定性的研究[J];天津大學學報;1987年01期
6 李杰;;以長度標注凈含量商品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J];計量與測試技術;2007年04期
7 吳建國;稱重法在計數(shù)收發(fā)中的妙用[J];中國計量;1998年03期
8 葉賢林,楊立新,聶冬梅,張紅;稱重法檢測全自動加樣儀RSP加樣精度的應用[J];臨床輸血與檢驗;2004年04期
9 戴惠勇;金福江;;基于稱重法的水暖流量測量系統(tǒng)[J];現(xiàn)代科學儀器;2010年04期
10 葉秋根;魏吉聲;沈光陸;;超微壓力測量裝置原理及其誤差分析[J];自動化儀表;1990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昌寧;程易;丁宇龍;魏飛;金涌;;應用于多相流快速檢測的X射線CT新方法[A];中國顆粒學會2006年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呂君江;徐溢;任峰;陳蓉;陸嘉莉;申紀偉;;計算機輔助氨基酸分析電泳芯片操作參數(shù)優(yōu)化及實驗驗證[A];第三屆全國微全分析系統(tǒng)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吳東波;張紹志;陳光明;;采用自動復疊制冷的低溫治療儀研究[A];第六屆全國低溫生物醫(yī)學及器械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4 王燕華;劉衛(wèi);王斌球;顧虎生;;梯姆肯試驗機試件的改進[A];摩擦學第四屆全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第二冊)[C];1987年
5 黃俊;張建輝;;“Y”錐組合流管無閥壓電泵的原理與實驗驗證[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icity,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C];2010年
6 陳慧敏;栗蘋;李家澤;;基于單片機的Cr,,Tm,Ho:YAG激光治療儀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A];2007'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二)[C];2007年
7 楊曉明;吳立平;甄永強;李志忠;滕琳;;鎳鈦合金支氣管封堵器的研制及其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呼吸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8 唐孝容;高寧;汪斌;譚多望;李劍峰;;基于F-P腔選頻特性的測量方法研究[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十一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高黨忠;;低能X射線吸收計數(shù)法測量泡沫密度[A];第八屆全國核靶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10 米德伶;路亞;魏彪;金煒;馮鵬;張偉;馬曉昕;;一種基于DSP的中子透射成像圖像小波去噪算法[A];2006年西南地區(qū)第九屆NDT學術年會暨2006年全國射線檢測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稱重法透濕性測試標準ASTM E 96概要(下)[N];中國包裝報;2005年
2 趙江;透濕性測試及發(fā)展[N];中國包裝報;2004年
3 ;稱重法透濕儀的突破[N];中國包裝報;2005年
4 ;稱重法透濕性測試標準ASTM E96概要(上)[N];中國包裝報;2005年
5 莫言 記者 朱文達 梁麗;山東煙臺國家蒸汽流量站完成重建[N];中國質量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孫雪楠;數(shù)值逼近在CT圖像重建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05年
2 李慶波;近紅外光譜分析中若干關鍵技術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3 田志松;大鍛件在線檢測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雷杰;移動式低溫治療儀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2 徐興芹;彈性發(fā)射加工中磨粒群運動特性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3 涂芬芬;小型義齒快速加工設備構建及其控制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3年
4 劉敘筆;缺陷測高儀控制系統(tǒng)的研發(fā)[D];武漢大學;2005年
5 李景輝;顯微立體視覺系統(tǒng)標定與微結構半遮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6 吳東波;低溫治療儀的改進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7 商良輝;無縫鋼管超聲渦流一體化自動檢測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D];浙江大學;2012年
8 張紅雨;自動內窺鏡清洗消毒系統(tǒng)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5年
9 王宏宇;高壓氬氣節(jié)流低溫治療儀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10 馮明輝;濁度儀計算機系統(tǒng)的研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0792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1079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