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鈦從銳鈦礦到金紅石的局域原子結構及其拉曼光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01 08:49
二氧化鈦廣泛應用于光催化和清潔能源領域,相比其他半導體,由于其具有無毒、穩(wěn)定性好等優(yōu)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自然界中,Ti02主要有金紅石和銳鈦礦兩種結構,其中銳鈦礦相常用于作催化劑,金紅石相則常用于化妝品和工業(yè)涂料等領域。在高溫下銳鈦礦結構將不可逆地轉變成金紅石結構。但其結構相變的發(fā)生沒有確定的轉變溫度,相變過程中原子的局域配位、重構等特征仍未明確,這是理解從銳鈦礦到金紅石的結構相變的微觀機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本文將以溶膠凝膠法制備的Ti02顆粒為研究對象,利用透射電子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激光拉曼光譜儀,并結合原子對分布函數(shù)技術系統(tǒng)研究了Ti02凝膠顆粒從銳鈦礦向金紅石轉變過程中的晶粒尺寸、相含量等晶體學參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拉曼光譜的變化特征,以及相變過程中Ti06八面體的局域原子配位特征。主要結果如下:(1)X射線衍射的定量分析表明,用溶膠-凝膠法制備的TiO2經6 h燒結后,銳鈦礦的臨界尺寸約為73 nm,其相變的起始轉變溫度為528℃,相變范圍為528-805℃。(2)電子衍射的原子對分布函數(shù)分析結果表明:①在200℃時凝膠顆粒中就已形成Ti06八面體,但這些八面體...
【文章來源】: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Ti02兩種晶型的結構示意圖(a)銳飫礦(b)金紅石??
啤5鄙戰(zhàn)崳露雀哂冢罰埃埃牎悖檬保?渚Я3嘰繚跡崳?為73?nm。燒結溫度高于500?°C時金紅石的相含量逐漸增加。根據(jù)Banfield測量臨界尺寸??的方法,樣品的臨界尺寸約為38nm(60(TC,?8.3%金紅石,圖3-lb中的Gribb法)。顯然,??該臨界值被嚴重高估了,因為A—R的初始轉變溫度在500-600°C范圍內,故由Gribb法得??到的臨界尺寸應小于38?nm。為了從有限的實驗數(shù)據(jù)點精確地確定銳鈦礦晶粒尺寸的臨界??大小,本文利用五參數(shù)logistic函數(shù)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該函數(shù)在生物學和醫(yī)學上都有??廣泛用。??yix)=A-+1^7^?(3"°??其中A—和A_是上下漸近點,Xe是y/2值的X,h是增長率,s是控制因子。假設X??射線衍射能探測到2%的金紅石,根據(jù)五參數(shù)logistic函數(shù)擬合結果,那么起始轉變溫度為??528°C對應的臨界尺寸為24?nm?(圖3-lb中的Fitting?method)。該值與熱力學分析得到的??圓柱形納米線(29nm)的臨界值接近,但與Gribb和Banfield的報道(13nm)有很大偏差。??而銳鈦礦的熱力學穩(wěn)定性主要取決于臨界尺寸,當其晶粒尺寸大于臨界值時,銳鈦礦就會??開始轉化為金紅石。因此,銳鈦礦的最大尺寸可能更適合描述這種熱力學穩(wěn)定性。而如果??樣品的結晶不均勻
Я5淖畬蟪嘰紓?舷陸ソ?叻直鷂?擔?福牐睿硨停崳?73nm。因此,本文認為溶膠凝膠法可用于制備小粒徑的銳鈦礦納米晶體。圖3-2a為200°C??樣品的TEM暗場像。其中,明亮的顆粒為銳鈦礦納米顆粒,約為5nm。圖3-2b為700°C??時的TEM明場像,銳鈦礦的晶粒尺寸小于73?nm。說明銳鈦礦晶粒尺寸可以穩(wěn)定到最大值??(圖3-lb中標記為“最大值”)。用五參數(shù)logistic擬合實驗數(shù)據(jù)能很好地確定銳鈦礦的??臨界尺寸,本文還建議用銳鈦礦的最大尺寸來描述其結構穩(wěn)定性。??3.3.2從銳鈦礦到金紅石轉變過程中的熔融狀態(tài)??XRD實驗表明,600°C(起始過渡樣品,8.3%金紅石)銳鈦礦的晶粒尺寸為38nm,而新??生金紅石試樣的晶粒尺寸大于100?nm。銳鈦礦和金紅石之間晶粒尺寸的巨大差異表明金紅??石的生長將是一個快速的過程|511。??圖3-3?SEM下TiO:顯微結構特征。⑶顆粒狀銳鈦礦晶粒(500?°C>;?(b)塊狀金紅石晶粒(10()()°C);紅??色箭頭處為大塊物體周圍出現(xiàn)的棱狀孔隙;(c-d)塊狀物體嵌入到小顆粒中(700?°C);?(e)類似熔融過程特??征的放大圖。??圖3-3a和b分別為銳鈦礦(500?°C)和金紅石(1000?°C)相的SEM形貌。銳鈦礦相為顆粒??狀的物體,尺寸約為60?nm;金紅石晶體為塊狀物體,晶粒尺寸約為25?pm?(銳鈦礦的幾十??倍)。700?°C時,金紅石的相含量可達42%,此時銳鈦礦和金紅石相都可以很容易地從SEM??中觀察到(圖3-3c-e)。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和變樣品有兩種典型特征:(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溫下Fe73Cu1.5Nd3Si13.5B9非晶合金結構演化的原位X射線研究[J]. 徐濤,李工,高云鵬,戚力,景勤,馬明臻,劉日平. 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2008(04)
[2]顆粒尺度對納米材料相變的影響[J]. 鄭茂盛,趙更申,周根樹.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1996(01)
本文編號:3376671
【文章來源】: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Ti02兩種晶型的結構示意圖(a)銳飫礦(b)金紅石??
啤5鄙戰(zhàn)崳露雀哂冢罰埃埃牎悖檬保?渚Я3嘰繚跡崳?為73?nm。燒結溫度高于500?°C時金紅石的相含量逐漸增加。根據(jù)Banfield測量臨界尺寸??的方法,樣品的臨界尺寸約為38nm(60(TC,?8.3%金紅石,圖3-lb中的Gribb法)。顯然,??該臨界值被嚴重高估了,因為A—R的初始轉變溫度在500-600°C范圍內,故由Gribb法得??到的臨界尺寸應小于38?nm。為了從有限的實驗數(shù)據(jù)點精確地確定銳鈦礦晶粒尺寸的臨界??大小,本文利用五參數(shù)logistic函數(shù)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該函數(shù)在生物學和醫(yī)學上都有??廣泛用。??yix)=A-+1^7^?(3"°??其中A—和A_是上下漸近點,Xe是y/2值的X,h是增長率,s是控制因子。假設X??射線衍射能探測到2%的金紅石,根據(jù)五參數(shù)logistic函數(shù)擬合結果,那么起始轉變溫度為??528°C對應的臨界尺寸為24?nm?(圖3-lb中的Fitting?method)。該值與熱力學分析得到的??圓柱形納米線(29nm)的臨界值接近,但與Gribb和Banfield的報道(13nm)有很大偏差。??而銳鈦礦的熱力學穩(wěn)定性主要取決于臨界尺寸,當其晶粒尺寸大于臨界值時,銳鈦礦就會??開始轉化為金紅石。因此,銳鈦礦的最大尺寸可能更適合描述這種熱力學穩(wěn)定性。而如果??樣品的結晶不均勻
Я5淖畬蟪嘰紓?舷陸ソ?叻直鷂?擔?福牐睿硨停崳?73nm。因此,本文認為溶膠凝膠法可用于制備小粒徑的銳鈦礦納米晶體。圖3-2a為200°C??樣品的TEM暗場像。其中,明亮的顆粒為銳鈦礦納米顆粒,約為5nm。圖3-2b為700°C??時的TEM明場像,銳鈦礦的晶粒尺寸小于73?nm。說明銳鈦礦晶粒尺寸可以穩(wěn)定到最大值??(圖3-lb中標記為“最大值”)。用五參數(shù)logistic擬合實驗數(shù)據(jù)能很好地確定銳鈦礦的??臨界尺寸,本文還建議用銳鈦礦的最大尺寸來描述其結構穩(wěn)定性。??3.3.2從銳鈦礦到金紅石轉變過程中的熔融狀態(tài)??XRD實驗表明,600°C(起始過渡樣品,8.3%金紅石)銳鈦礦的晶粒尺寸為38nm,而新??生金紅石試樣的晶粒尺寸大于100?nm。銳鈦礦和金紅石之間晶粒尺寸的巨大差異表明金紅??石的生長將是一個快速的過程|511。??圖3-3?SEM下TiO:顯微結構特征。⑶顆粒狀銳鈦礦晶粒(500?°C>;?(b)塊狀金紅石晶粒(10()()°C);紅??色箭頭處為大塊物體周圍出現(xiàn)的棱狀孔隙;(c-d)塊狀物體嵌入到小顆粒中(700?°C);?(e)類似熔融過程特??征的放大圖。??圖3-3a和b分別為銳鈦礦(500?°C)和金紅石(1000?°C)相的SEM形貌。銳鈦礦相為顆粒??狀的物體,尺寸約為60?nm;金紅石晶體為塊狀物體,晶粒尺寸約為25?pm?(銳鈦礦的幾十??倍)。700?°C時,金紅石的相含量可達42%,此時銳鈦礦和金紅石相都可以很容易地從SEM??中觀察到(圖3-3c-e)。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和變樣品有兩種典型特征:(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溫下Fe73Cu1.5Nd3Si13.5B9非晶合金結構演化的原位X射線研究[J]. 徐濤,李工,高云鵬,戚力,景勤,馬明臻,劉日平. 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2008(04)
[2]顆粒尺度對納米材料相變的影響[J]. 鄭茂盛,趙更申,周根樹.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1996(01)
本文編號:33766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33766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