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星導航仿真測試系統(tǒng)的數據仿真與處理
本文關鍵詞:衛(wèi)星導航仿真測試系統(tǒng)的數據仿真與處理
更多相關文章: 衛(wèi)星導航 仿真測試系統(tǒng) 軌跡仿真 導航信息數據處理
【摘要】:衛(wèi)星導航仿真測試系統(tǒng)是接收機進行仿真與測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為導航信號的分析、定位性能的提高等產生很大作用。不同場景下的接收機應用于不同載體上,仿真測試系統(tǒng)能夠模擬出不同載體在不同環(huán)境下接收機天線端接收到的信號。本文對衛(wèi)星導航仿真測試系統(tǒng)中的坐標、時間基本參照量進行了研究;分析了導航信號的誤差模型;對載體軌跡進行了仿真;對導航數據進行了處理。 首先,介紹了衛(wèi)星導航仿真測試系統(tǒng)的發(fā)展背景和國內外研究現狀。 然后,介紹了GPS衛(wèi)星導航信號的結構,建立仿真測試系統(tǒng)的導航信號生成模型;對仿真測試系統(tǒng)的時間、誤差等參數進行研究;并且建立了衛(wèi)星時鐘誤差、電離層誤差和對流層誤差模型,重點仿真與分析了電離層誤差對接收機定位的影響,經過誤差修正后,接收機的定位精度提高。 其次,研究了導航定位中常用的坐標系以及各種坐標系之間的轉換,對仿真測試系統(tǒng)中的汽車、飛機、艦船和導彈的相應運動狀態(tài)進行建模,并驗證該系統(tǒng)的軌跡與接收機得到的軌跡是否吻合。 最后,對接收機處于靜態(tài)時的位置進行測量,并根據已經建立的坐標轉換模型和時間轉換模型,,用MATLAB處理接收機接收到的導航數據,可以判斷出其定位結果與仿真測試系統(tǒng)發(fā)出的信號是否一致。提出用雙頻計算方法測偽距,接收機使用第二頻率測距,可以降低電離層引起的誤差。
【關鍵詞】:衛(wèi)星導航 仿真測試系統(tǒng) 軌跡仿真 導航信息數據處理
【學位授予單位】:中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96.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緒論10-18
- 1.1 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發(fā)展現狀10-13
- 1.2 衛(wèi)星導航仿真測試系統(tǒng)國內外研究現狀與發(fā)展動態(tài)13-16
- 1.2.1 架構及發(fā)展13-14
- 1.2.2 國內外相關研制情況14-15
- 1.2.3 發(fā)展趨勢15-16
- 1.3 本課題研究的意義16-17
- 1.4 本文的主要內容17-18
- 2 GPS 信號仿真測試系統(tǒng)的原理組成18-29
- 2.1 GPS 衛(wèi)星導航信號的結構18-19
- 2.1.1 GPS 衛(wèi)星信號的產生原理18-19
- 2.1.2 直接序列 PRN 碼的產生19
- 2.2 仿真測試系統(tǒng)導航信號生成19-27
- 2.2.1 一般信號模型19-22
- 2.2.2 信號生成原理22-27
- 2.3 電文結構27-28
- 2.4 小結28-29
- 3 主要時間系統(tǒng)與誤差模型29-41
- 3.1 常用時間系統(tǒng)29-30
- 3.2 時間系統(tǒng)轉換30-32
- 3.3 主要誤差模型32-39
- 3.3.1 衛(wèi)星時鐘誤差32-33
- 3.3.2 對流層誤差33-35
- 3.3.3 電離層誤差35-37
- 3.3.4 電離層誤差仿真37-39
- 3.4 小結39-41
- 4 載體運動軌跡仿真41-64
- 4.1 常用的坐標系以及坐標系間的轉換41-46
- 4.2 汽車運動軌跡仿真46-49
- 4.2.1 直線行駛仿真46-48
- 4.2.2 爬坡行駛仿真48-49
- 4.3 飛機飛行軌跡仿真49-58
- 4.3.1 水平勻速直線飛行仿真50-52
- 4.3.2 轉彎狀態(tài)仿真52-53
- 4.3.3 爬升/俯沖狀態(tài)仿真53-54
- 4.3.4 沿航路點飛行仿真54-56
- 4.3.5 轉彎爬升仿真56-58
- 4.4 艦船運動軌跡仿真58-60
- 4.5 導彈運動軌跡仿真60-63
- 4.6 小結63-64
- 5 導航信號數據處理64-77
- 5.1 接收機解算后導航數據處理64-73
- 5.1.1 NMEA0183 數據格式64-66
- 5.1.2 接收機定位實驗方案66-67
- 5.1.3 實驗數據處理67-70
- 5.1.4 經緯高轉化為 XYZ 坐標70-73
- 5.2 雙頻計算73-76
- 5.2.1 雙頻計算的流程73-75
- 5.2.2 雙頻計算的結果75-76
- 5.3 小結76-77
- 6 總結與展望77-78
- 參考文獻78-82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82-83
- 致謝83-8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保柱;張其善;楊東凱;;GPS衛(wèi)星信號模擬器中頻信號處理與實現[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6年07期
2 宋媛媛;曾大治;曾濤;;基于三階DDS的衛(wèi)星信號多普勒模擬方法[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10期
3 趙軍祥,張其善,常青,李建輝;高動態(tài)GPS衛(wèi)星信號模擬器關鍵技術分析及應用[J];電訊技術;2003年04期
4 侯博;謝杰;劉光斌;;衛(wèi)星信號模擬器的發(fā)展現狀與趨勢[J];電訊技術;2011年05期
5 馬中華;劉建仁;林立東;;二極管雙平衡混頻器的ADS仿真設計[J];甘肅科技;2008年06期
6 王偉偉;楊長龍;;GPS系統(tǒng)中偽碼P碼基于FPGA的擴展[J];電子設計工程;2013年24期
7 齊巍;常青;張其善;王策;;高動態(tài)信號模擬器中的多普勒模擬算法[J];航空學報;2008年05期
8 陳向東;高青;郭莉莉;;衛(wèi)星導航信號高精度模擬產生與控制技術[J];測繪科學技術學報;2010年03期
9 羅益鴻;王威;郗曉寧;;導航衛(wèi)星信號模擬器偽距生成實時仿真研究[J];計算機仿真;2009年07期
10 單慶曉;鐘小鵬;陳建云;楊俊;;基于FPGA的低成本GPS信號模擬器設計[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09年0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晶泊;GNSS軟件接收機高動態(tài)載波跟蹤環(huán)路關鍵技術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9537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953720.html